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论教学中的动态生成

发布时间:2020-06-01 09:22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各个领域的改革带来的思想观念上的发展与进步,为人们评判和反思教育问题不断地提供新的视角,当代复杂和生成的思维方式就给了教学过程以新的启示。建立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观就是要突破“特殊认识论”长期以来在教学过程观上的局限性,重视教学中的人、以及人与人的互动,从根本上解释课堂教学的复杂性和动态生成性,解决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也将促进教学论的理论反思与重建。论文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问题的提出。论文认为教学改革中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其一是教学设计的预期与教学过程中“非预期事件”的矛盾,其二,目前的教学中出现了“无目的”的学生中心倾向、过于注重“求异”、新的程序化等新的倾向。究起原由,对教学过程认识不足是课堂教学失控的主要原因,特殊认识论过于偏重认知和对教学的静态层面的分析,而忽视了其动态和复杂的一面;线性的和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是教学无法真正走向自由的深层限制。改革也没有从以往单一和静态的模式化思维中解放出来。基于以上分析,论文提出要以一种复杂和多元的思维看待教学过程,建立动态生成的教学机制。 第二部分是建立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观,主要分析教学过程的机制和特征。教学依赖并仅仅依赖于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等基本成分的存在以及相互间的多种复杂联系,也正是因此,教学从开放的导入开始,,不断地激活着资源的、目标的和过程的“生成”,不断地在平衡与不平衡、有序与无序的交替循环中上升、发展。这个过程具有重视自主创造反对机械预设,倡导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互动,提倡教学方式方法综合性,关注关系状态以及提倡多元和个性等特征。 第三部分主要从教学思维方式改革、教学设计以及课常教学评价三个方面论述了过程观重建带来的对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 最后论文还谈到了它的教学论意义,指出教学论研究应该深入到教学过程之中,关注教育情境中的教育事件和教学问题,关注教学中人的存在。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G42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国芝;;问题引领 自主学习——略谈以问题为纽带的课堂教学[J];教学月刊(小学版);2011年03期

2 彭钢;整体研究视野下教学论的主要问题[J];教育评论;2000年01期

3 钱震;;读懂学生,让音乐教学更有效[J];祖国;2017年21期

4 王鉴;;近十年来我国教学论研究的新进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10期

5 李清臣;;走进课堂:教学论研究者的社会责任[J];南都学坛;2008年04期

6 李怡明;;教学论研究问题的方法论审视[J];课程·教材·教法;2011年10期

7 卿成;;论当前教学论研究所应追求的目标——兼评唐文中主编的《教学论》[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1年04期

8 潘洪建;;统摄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彰显课程与教学论新进展——评徐继存教授主编的《课程与教学概论》一书[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06期

9 张有龙;赵爱荣;;生活世界观及对现代教学论研究的启示[J];教书育人;2007年18期

10 辛继湘;;教学论研究:理论自觉与实践情怀[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2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景隆;;现代教学论研究对象——四体矛盾运动浅说[A];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教育理论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摘要[C];1987年

2 李鹏举;;初探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A];新教育时代(2015年10月 总第2辑)[C];2015年

3 付建华;李露霞;;目前在使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亟待改进的一些问题[A];中国生理学会第八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4 关美华;;论教学过程中的“吸引”与“吸收”[A];第二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5 崔艳;;怎样优化课堂提问[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二卷)[C];2012年

6 张辉;;营造语文教学艺术氛围 激发学生强烈求知欲望[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 下卷(一)[C];2006年

7 肖建华;;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 妙用课堂生成性资源[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年

8 尚珍;杨三妹;杨民;吴小金;;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课堂生成性策略与途径研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六卷)[C];2017年

9 刘新;;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状态[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十三卷)[C];2017年

10 曹培军;;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A];2015年第九届杂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 汪明 张睦楚;教学论研究的新命题[N];中国教育报;2016年

2 安徽省广德中学 吴亮奎;教学论研究请关注“中国”的课堂[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高华程 桓公;教学论研究应直面现实[N];中国教育报;2002年

4 平凯;新视野 新起点[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5 田慧生;凸显时代精神的教学论研究[N];中国教育报;2001年

6 龙感湖中心小学 李慧娟;课堂教学应实现四个转变[N];黄冈日报;2011年

7 艾燕;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N];黔西南日报;2010年

8 任庆洁;提问的质量如何提高数学课堂[N];榆林日报;2010年

9 山西省长治市城区紫坊小学 原艳玲;如何使课堂教学更有效[N];发展导报;2017年

10 聂红玻 山东省肥城市安驾庄镇初级中学;课堂教学需要“对症下药”[N];中国教师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荷花;学习的教学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2 娜斯佳(Zheldak Anastasiia);近20年俄罗斯教学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改革[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3 陆明玉;教学论发展的方法论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4 谷力;冲突与和谐: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邱红松;初中几何课堂教学过程重构与视频案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祝新宇;中学多样化课堂教学诊断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唐炎;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社会学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8 董涛;课堂教学中的PCK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魏薇;教师课堂教学决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忠厚;从混沌走向协同:课堂教学系统自组织境域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秀玲;论教学中的动态生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董平;运用史料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教学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18年

3 肖瑜;“导学讲练”教学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7年

4 周曦远;新东方模式对我国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D];贵州师范大学;2014年

5 蒋菲;试论我国20世纪90年代元教学论研究的成就、问题、价值[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常亚慧;教学认识方式考察[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7 郭德红;论教学论学派[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8 宋曙光;小学书法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7年

9 田振华;我国教学论学科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发展空间的拓展[D];西北师范大学;2014年

10 彭礼;改革开放以来大陆教学过程研究的理性反思[D];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912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6912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5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