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视角下的高中生学习倦怠研究
本文关键词:教育管理视角下的高中生学习倦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研究主要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对石河子A高中一年级至三年级学生的学习倦怠情况以及各级需要的情况进行测量以便描述出石河子A高中学生的学习倦怠与需要情况的概况及其特点。并通过计算被试在测需要的问卷的高分组与低分组在学习倦怠总分及各维度上的差异是否显著来确定高中生的对各层次的需要情况与学习倦怠的关系。本研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约有30.7%的学生在高中生学习倦怠问卷上的得分高于中等水平。不同性别的学生在高中生学习倦怠问卷上的总分上未见差异,但是在情绪耗竭和学习低效能感两个维度上得分有显著差异。不同年级的学生在高中生倦怠问卷的总分以及在学习低效能感,师生疏离,生理耗竭这三个维度上的得分均见显著差异。此外,学习倦怠总分与部分维度得分在学生的健康感受、安全感受、有优势学科与否、监护人的管理态度以及如何处理负面情绪等方面有着显著差异。在关于各层次需要的调查中,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学生在需要程度上有显著差异。学生总体需要情况以及不同层次的需要情况均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倦怠的总体以及全部或部分不同维度的水平。本研究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访谈法和观察法总结出,高中生群体产生学习倦怠的原因既有各自的差异性也有共同特点。不恰当的学习动机是最基本的原因,而由此引发的缺乏学习上的自我效能感则是核心原因。此外,改善学生的健康感受、安全感受,帮助学生形成至少一门以上的优势学科和良好的疏解负面情绪的能力,监护人采用松紧适度的管理态度都将有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倦怠水平。本研究还认为不同层面的教育管理者对于高中学生的学习倦怠的预防和改善都应更加注意。本研究从不同层面的教育管理者各自的角度和可动用的资源出发为改善高中生的学习和生活条件,通过帮助高中生树立适合自己的学习动机,来帮助高中生群体获得更强的学习动力,改善学习效果降低倦怠水平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学习倦怠 高中生 学习动机
【学位授予单位】:石河子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44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绪论9-18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9-11
- (一)研究背景9-10
- (二)研究意义10-11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11-16
- (一)国外研究现状11-12
- (二)国内研究现状12-16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16-17
- (一)研究思路16
- (二)研究方法16-17
- 四、研究的重难点17-18
- 第二章 学习倦怠的概念界定以及相关理论18-23
- 一、核心概念界定18
- 二、理论基础18-23
- (一)马斯洛与需要层次理论18-19
- (二)班杜拉与自我效能感19
- (三)学习倦怠与需要层次理论19-21
- (四)学习倦怠与自我效能感21-23
- 第三章 A高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实证分析23-30
- 一、课堂观察结果总结23
- 二、教师和学生访谈结果总结23-24
- (一)教师的访谈结果总结23
- (二)学生访谈结果总结23-24
- 三、问卷调研简介24-25
- (一)样本的选择24
- (二)问卷的选择24
- (三)施测过程24
- (四)统计分析方法24-25
- 四、A高中学生学习倦怠分析25-30
- (一)A高中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分析25
- (二)A高中学生学习倦怠差异性分析25-30
- 第四章 A高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剖析30-40
- 一、基于需要层次理论分析学习倦怠的原因30-36
- (一)A高中学生需要现状及其对学习倦怠的影响分析30-33
- (二)A高中学生各层次需要满足情况讨论33-34
- (三)高中生各层次需要的满足情况对学生的学习倦怠情况的影响分析34-35
- (四)高中生的学习动机35-36
- 二、基于被访谈的教师与学生的观点分析学习倦怠的原因36-38
- (一)基于被访谈的教师的观点36-37
- (二)基于被访谈学生的观点37-38
- 三、小结38-40
- 第五章 高中生学习倦怠的对策研究40-48
- 一、教育管理者可采用的对策40-43
- (一)班主任应避免师生疏离,,帮助学习低效能感的学生恢复信心40-41
- (二)学校管理者应有针对性的关注不同成绩水平的学生41-42
- (三)国家教育部门领导可从宏观层面为学生提供更多样化的教育机会与内容42-43
- 二、学生家长可采用的对策43-44
- (一)应在早期即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43
- (二)应关注学生各层次需要的满足程度43-44
- (三)用实践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效能感44
- (四)为学生提供成长导师44
- 三、学生群体可自助采用的对策44-46
- (一)确保自己的基本需要的满足44-45
- (二)为自己设定可行的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45
- (三)正视学习倦怠,避免因此自卑45
- (四)积极发掘自己的优点,兴趣和能力倾向45-46
- 四、一例学生成功改变学习倦怠情况的案例46-48
- 第六章 结论48-49
- 参考文献49-53
- 附录一53-54
- 附录二54-57
- 附录三57-59
- 致谢59-60
- 作者简介60-61
- 导师评阅表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代金航;;高中生睡眠质量与学习倦怠关系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3年12期
2 何晓艳;;“学困生”学习倦怠心理转变的策略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3年32期
3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J];求是;2013年22期
4 黄俊官;;论学生学习倦怠的消解[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3年21期
5 邹维兴;谢玲平;韦瑶;;班级环境对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3年01期
6 倪嘉波;;试析普通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年12期
7 邢强;陈丹丹;;中学生大五人格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J];教育导刊;2012年09期
8 李承宗;刘玉琳;韩仁生;;中学生领悟社会支持、考试归因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2年21期
9 陈丹丹;邢强;;中学生学习倦怠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J];健康研究;2012年02期
10 王鹏军;张仕超;;初中生生活事件、心理韧性与学习倦怠的关系[J];社会心理科学;2011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乔东;管理思想哲学基础反思[D];清华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增娟;中学生学习倦怠与学习压力、心理弹性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夏妍;中学生学习倦怠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及对策[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3 魏翻平;中学教师职业倦怠与教师评价方式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吴丽妍;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初级中等学校教育中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5 王骞;用核心自我评价矫正自考生学习倦怠的干预研究[D];漳州师范学院;2011年
6 陈妍;高中生考试失败归因、应对方式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明艳;中学生学习压力源、学习倦怠与睡眠质量的关系及其模型建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钟山;需要理论在高中课堂管理中应用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陈晓蕾;高二学生考试焦虑与学业成败归因、元担忧之间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秦佳;高中学生亲子沟通与学习倦怠的特点及相关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教育管理视角下的高中生学习倦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95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79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