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建筑空间的融合探讨——北川羌族自治县永昌第一小学方案设计
发布时间:2021-08-25 04:29
以北川地震灾后重建校园的建筑设计为例,对该地区在特殊历史及自然背景下的校园建筑设计进行探索与实践,综合考虑羌族文化特色与现代校园建筑空间、校园功能的合理利用与抗震安全、传统建筑材料与现代建筑建设的融合,通过实践探索一种新型的校园建筑设计策略。
【文章来源】:城市住宅. 2018,25(12)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总平面
80学校次级入口学校主入口入口空间区阶梯教室区行政办公区后勤服务区后勤服务入口运动区教学区N3)学校入口入口开放空间明确,通过雕楼及柱廊形成特色的入口空间及形象(见图4)。3总体布局在震后重建项目中,如何通过建筑设计为使用者提供安全性的合理布局并营造安全的心理感受,是本次设计的出发点。本次设计采取的总体布局策略为:用地范围内尽量减少建筑层数,为师生提供更多与地面衔接的路径;将建筑层数控制在3层以内,宿舍局部4层,利用不同层高的屋顶平台、连廊与体育场看台连接,提供更多疏散路径(见图5);底层围合的庭院空间与室外环境结合所营造的生活场景给学生提供了安全的心理感受;外廊均设置结构柱,提高了房屋建筑的抗震等级。4屋顶平台如图6所示,地面层、教学楼屋顶层及各功能之间的联系平台共同营造出一个丰富的立体校园空间,为小学生的生活成长与学习营造活跃、亲切的场景氛围,同时此种空间氛围与羌族聚落常利用屋顶平台形成的层叠错落意象,达成空间内涵上的一致。5羌族风韵从传统羌寨聚落的建筑形态和空间形态中提炼建筑元素,通过现代建筑语言表达,充分反映羌族民族传统特色风貌,传统民居中的坡屋顶、雕楼、过街楼、干栏式连廊、花窗、石片墙、白石崇拜、特色空间等在设计中均有体现。建筑材料与建筑色彩力求朴素、简洁,并体现当地羌族文化。学校整体选择深灰色片岩,营造建筑的厚重感和安全感;图3功能分区图1鸟瞰效果图2总平面学校入口广场学校主入口阶梯教室升旗礼台教学区食堂宿舍预留发展用地后勤服务入口学校次级入口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双修视角下的大学校园更新规划策略探讨——以东北大学南湖校区总体规划为例[J]. 刘福星,周慧. 城市住宅. 2017(12)
[2]党校建筑设计中的“重”与“轻”——以泰安市委党校新校区建设项目为例[J]. 李维纳,马丽娜,白皓. 城市住宅. 2016(07)
本文编号:3361399
【文章来源】:城市住宅. 2018,25(12)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总平面
80学校次级入口学校主入口入口空间区阶梯教室区行政办公区后勤服务区后勤服务入口运动区教学区N3)学校入口入口开放空间明确,通过雕楼及柱廊形成特色的入口空间及形象(见图4)。3总体布局在震后重建项目中,如何通过建筑设计为使用者提供安全性的合理布局并营造安全的心理感受,是本次设计的出发点。本次设计采取的总体布局策略为:用地范围内尽量减少建筑层数,为师生提供更多与地面衔接的路径;将建筑层数控制在3层以内,宿舍局部4层,利用不同层高的屋顶平台、连廊与体育场看台连接,提供更多疏散路径(见图5);底层围合的庭院空间与室外环境结合所营造的生活场景给学生提供了安全的心理感受;外廊均设置结构柱,提高了房屋建筑的抗震等级。4屋顶平台如图6所示,地面层、教学楼屋顶层及各功能之间的联系平台共同营造出一个丰富的立体校园空间,为小学生的生活成长与学习营造活跃、亲切的场景氛围,同时此种空间氛围与羌族聚落常利用屋顶平台形成的层叠错落意象,达成空间内涵上的一致。5羌族风韵从传统羌寨聚落的建筑形态和空间形态中提炼建筑元素,通过现代建筑语言表达,充分反映羌族民族传统特色风貌,传统民居中的坡屋顶、雕楼、过街楼、干栏式连廊、花窗、石片墙、白石崇拜、特色空间等在设计中均有体现。建筑材料与建筑色彩力求朴素、简洁,并体现当地羌族文化。学校整体选择深灰色片岩,营造建筑的厚重感和安全感;图3功能分区图1鸟瞰效果图2总平面学校入口广场学校主入口阶梯教室升旗礼台教学区食堂宿舍预留发展用地后勤服务入口学校次级入口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双修视角下的大学校园更新规划策略探讨——以东北大学南湖校区总体规划为例[J]. 刘福星,周慧. 城市住宅. 2017(12)
[2]党校建筑设计中的“重”与“轻”——以泰安市委党校新校区建设项目为例[J]. 李维纳,马丽娜,白皓. 城市住宅. 2016(07)
本文编号:33613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3361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