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力量的图案——当代教育建筑的结构表现力

发布时间:2021-11-18 01:35
  建筑承重结构形成的图案有强烈的表现力,通过研究近年来不同国家的小学、中学及大学建筑实例,分析了结构表现力应用于教育建筑领域所呈现出的4方面主要特征,即"偏离"结构理性的特征、技术的复合特征、塑造场所认同、公众美育,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结构表现力在教育建筑领域的复合社会角色与社会价值。 

【文章来源】:城市住宅. 2018,25(12)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力量的图案——当代教育建筑的结构表现力


英国马洛威中学

拉辛,体育馆,法国


体的时候,就体现了建筑综合文化的一部分。”教育建筑的主要使用者和观察者为小学生、中学生甚至大学生,因其处于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故感知力、判断力和价值观都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除寒暑假外,学生们在学校里长久停留、耳濡目染,教育从业者和建筑设计者营造的物质环境会对其成长产生显著影响。结构构件形成的图案在教育建筑中实现着复合的社会角色和社会价值,故我国的教育从业人员、建筑师和结构设计师任重道远,可从中汲取宝贵的实践经验让未来的教育建筑更具社会吸引力。图3英国马洛威中学图2日本东川町小学图4法国雷吉斯·拉辛体育馆参考文献:[1]张艳颖.当代教育新理念下的中学建筑教育空间模式与设计探讨[D].杭州:浙江大学,2015.[2]斋藤公男.空间结构的发展与展望[M].季小莲,徐华,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诺伯舒兹.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施植明,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4]约翰·杜威.艺术即经验[M].高建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5]侯毓,赵耀.中小学建筑设计适应城市发展的策略研究[J].城市住宅,2017,24(6):76-79.[6]高鹤鹏.沈阳市中小学设施分布现状的空间公平性研究[J].城市住宅,2017,24(1):76-78.[7]DETAIL杂志社.施莱希—贝格曼及合伙人工程设计事务所[M].李群,译.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陈珊,北京特种工程设计研究院副研究员杨鹏,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小学建筑设计适应城市发展的策略研究[J]. 侯毓,赵耀.  城市住宅. 2017(06)
[2]沈阳市中小学设施分布现状的空间公平性研究[J]. 高鹤鹏.  城市住宅. 2017(01)

硕士论文
[1]当代教育新理念下的中学建筑教育空间模式与设计探讨[D]. 张艳颖.浙江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5019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35019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9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