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道德知识的情感意蕴及其实现路径

发布时间:2021-11-29 01:57
  道德知识是个体道德信念形成以及学校道德教育实施之基础,当前道德教育中的单向灌输问题,并非道德知识的固有缺陷,而是教学过程对其认识不足,甚至扭曲化的结果。道德知识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从形成上看,其遵循的是内生型路径,植根于人的生活方式和情感体验之中;从性质上看,道德知识是一种情感驱动的情境性知识和情感卷入的主体性知识;从结构层次上看,抽象的道德规范和准则仅构成了其最为表层的符号世界,道德知识还包含着丰富的因果世界和价值世界。这些都表明道德知识蕴含着情感要素,是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的统一体。提升道德教育的效度和温度无须另辟蹊径,关键在于打开道德知识宝库的大门,如通过创设丰富的情境,增强道德判断的主体性以及提升教学语言建构的感染力等方式,凸显凝结在道德知识中的情感力量,引领学生走向道德知识的深处,获得深刻而真切的理解。 

【文章来源】:教育学术月刊. 2018,(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道德知识:一项备受争议的内容
二、情感:道德知识的应有内涵
    (一) 道德知识的形成及其情感内涵
    (二) 道德知识的性质及其情感内涵
    (三) 道德知识的结构及其情感内涵
三、道德知识情感之维的强化策略
    (一) 以情境还原道德知识的丰富内涵
    (二) 提升道德判断与评价的主体相关性
    (三) 增加教师教学言语建构的感情色彩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道德知识的生产方式及其对道德教育的影响[J]. 余维武.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4(06)
[2]再论德育中的“知识”与“生活”——基于义务教育品德课程改革的反思[J]. 钟晓琳,朱小蔓.  课程.教材.教法. 2014(06)
[3]知识亲和力的教学话语建构[J]. 闻人行,庞继贤.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6)
[4]道德教育有效性的反思及重塑[J]. 邱杰.  教育与现代化. 2010(03)
[5]知识的性质、结构与深度教学[J]. 郭元祥.  课程.教材.教法. 2009(11)
[6]论道德学习的情境支撑[J]. 孙美玲.  教育探索. 2008(02)
[7]学校德育的知识基础与德育课程变革[J]. 易连云,邓达.  教育研究. 2007(02)
[8]知识与道德教育[J]. 周晓静,朱小蔓.  全球教育展望. 2006(06)
[9]生活德育简论[J]. 高德胜.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2(03)
[10]重叙美德的故事[J]. 万俊人.  读书. 2001(06)

博士论文
[1]知识论域下的高校德育课程[D]. 邓达.西南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NLP语言运作对德育课教学的借鉴意义[D]. 陈清.华中科技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256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35256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c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