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生命历程视角下乡村教师家庭教育观念的变迁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2 11:05
  当下,乡村教师群体逐渐分化为民办教师转正的教师群体、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就读中等师范学校的中师生教师群体和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新生代乡村教师群体。通过对这三个年龄群体乡村教师的童年生活、核心家庭结构和受教育机会等阶段生命历程的考察,可以看到中国社会的剧烈变迁对乡村教师的生命轨迹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在社会结构与现代性价值观念的共同影响下,乡村教师在家庭教育观念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民办教师群体秉承着朴素的家庭教育观念,省吃俭用为子女履行文化义务;中师教师在家国同构中助力子女和学生"鱼跃农门";新生代教师在公共教育观念方面逐渐式微,且开始形成精致的陪伴教育和城市趋向的育儿观。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社会结构的烙印:乡村教师生命轨迹的变迁
    (一) 童年生活:从“物质贫瘠”到“相对富裕”
    (二) 核心家庭构成:从“依家而居”到“亲子分离”
    (三) 受教育机会:从“因贫辍学”到“人人有书读”
二、乡村教师家庭教育观念的群体差异
    (一) 民办教师:朴素的教育观念, 省吃俭用履行文化义务
        1. 棍棒之下出人才:对子女和学生一视同仁的“蹩脚”教育
        2. 农民身份:为子孙履行文化义务
    (二) 中师教师:家国同构, 助力农村学生“鱼跃农门”
        1. 傲梅唯有自赏:荣耀过后的不甘
        2. 家国同构:为子孙后代负责, 鞭策农村学生学习
    (三) 新生代教师:城市趋向育儿观的形成
        1. 从集体到个人:公共教育精神的式微
        2. 精致的陪伴教育与城市趋向的育儿观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改革开放40年青年教育发展状况[J]. 王成龙,刘淞月.  青年探索. 2018(01)
[2]共和国五代乡村教师代际特征研究[J]. 郑新蓉.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3]我国新生代乡村教师城市化特征研究[J]. 郑新蓉,王成龙,佟彤.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03)
[4]教育的公共性:基于儿童的保护和全面发展[J]. 郑新蓉.  基础教育论坛. 2012(21)
[5]中师生——一代教师的梦想与忧伤[J]. 魏智渊.  江苏教育研究. 2009(02)
[6]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变迁——从“操心”说起[J]. 贺雪峰.  古今农业. 2007(04)
[7]中国青年人口:基本状况和特点[J]. 邵涡阳.  青年研究. 1995(01)



本文编号:35640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35640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3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