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生活、生存视域下的孝道教育研究
本文关键词:生命、生活、生存视域下的孝道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孝道是中国人特有的文化现象,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个人的立德之本与修身要道。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这也是孝道经受时代考验和重塑的关键时期,如何继承和弘扬孝道的优良传统,使之焕发出新的活力,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成为教育和社会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育部制定《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同时决定在全国高校开展“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体现了国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发展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学校肩负着继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职责,要重视孝道教育,挖掘孝道中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资源,实现孝道教育的内涵创新。因此,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平台的孝道教育一方面是个人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孝道适应时代转型的必然诉求。那么,孝道有什么样的内容取舍?孝道的生命、生活、生存意蕴如何体现?孝道教育如何融入学校教育?我们又该采取什么途径来发展孝道教育?这些都是本论文研究的重要问题。本研究试从生命、生活、生存视域理解孝道,赋予孝道新的内涵,体现孝道教育的时代特征,为学校孝道教育开展提供新的思路。通过调查研究和案例分析发现,目前学校孝道教育的现状表现主要有:(1)传统文化受到学校重视,孝道教育在各地学校有不同程度的开展;(2)孝道教育形式多样,但不排除一些学校存在的形式主义弊端;(3)长期以来,孝道教育侧重“孝亲”教育,孝道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作用尚未充分发挥;(4)有些学校开始探索孝道教育的新发展,综合多种道德品质,利用孝道教育促进学生发展。本研究立足我国孝道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发展,在学校孝道教育的现状基础上,结合生命、生活、生存视域下的孝道理解,针对学校孝道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从孝道教育目标设置、内容选择和环境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了推进学校孝道教育建设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生命 生活 生存 孝道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8
- 1.1 研究缘起9-10
- 1.1.1 研究背景9-10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0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0-13
- 1.2.1 研究思路10-11
- 1.2.2 主要研究方法11-13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13-18
- 1.3.1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13-17
- 1.3.2 对国内外已有研究的总结评价17-18
- 第2章 孝道的形成与内涵18-29
- 2.1 孝道的历史演进18-23
- 2.1.1 孝和孝道的形成19-22
- 2.1.2 对孝道的辩证分析22-23
- 2.2 时代发展对孝道的要求23-29
- 2.2.1 孝道的内涵23-27
- 2.2.2 从时代要求把握孝道内涵27-29
- 第3章 从“三生”视域理解孝道29-44
- 3.1 对“三生”的理解29-31
- 3.1.1 生命、生活、生存29-31
- 3.1.2 生命、生活、生存的相互关系31
- 3.2 从“三生”视域理解孝道内涵31-44
- 3.2.1 事亲之孝——对生命源头的敬畏31-35
- 3.2.2 事君之孝——对生活品质的培养35-38
- 3.2.3 立身之孝——对生存境界的提升38-44
- 第4章 孝道教育的传承与转化44-67
- 4.1 传统孝道教育的主要特征及意义44-49
- 4.1.1 传统孝道教育的主要特征44-47
- 4.1.2 传统孝道教育的意义47-49
- 4.2 当前学校实施孝道教育的原因及存在问题49-54
- 4.2.1 学校实施孝道教育的原因49-52
- 4.2.2 学校实施孝道教育存在的问题52-54
- 4.3 实现学校孝道教育的创新——基于两所学校孝道教育案例54-63
- 4.3.1 浙江省金华市Z小学的孝道教育54-58
- 4.3.2 浙江省金华市P中学的孝道教育58-63
- 4.4 对两所学校孝道教育的评析63-67
- 4.4.1 用孝道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品质63-65
- 4.4.2 孝道教育过程中的欠缺65-67
- 第5章 推进学校孝道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67-77
- 5.1 重构孝道教育目标67-70
- 5.1.1 加强学生爱惜生命的意识67-68
- 5.1.2 培养学生的生活品质68-69
- 5.1.3 塑造学生的精神世界69-70
- 5.2 整合孝道教育内容70-73
- 5.2.1 孝道教育与学校课程的融合70-72
- 5.2.2 孝道教育与学生活动的融合72-73
- 5.3 优化孝道教育环境73-77
- 5.3.1 发挥家庭在孝道教育中的基础作用,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74-75
- 5.3.2 倡导学校在孝道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75-76
- 5.3.3 重视社会在孝道教育中的引领作用,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76-77
- 参考文献77-80
- 附录1 关于孝道教育认知的问卷调查80-82
- 附录2 关于学校孝道教育的教师访谈提纲82-83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83-84
- 致谢8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中英;;自杀问题的教育哲学省思[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刘韵清;梁蓉蓉;;孝文化视野下的青少年道德教育[J];船山学刊;2010年03期
3 李祖扬;现代文明与孝伦理[J];道德与文明;2001年06期
4 刘光义;杨剑;;教育哲学中人性观的思考[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5 郑扬波;;从儒家孝道思想解读大学生自杀现象[J];现代教育科学;2009年05期
6 陈乃林;人本教育观论要[J];江苏高教;2005年01期
7 陈楚玉;黄炜添;;弘扬传统美德 开展孝道教育[J];教育导刊;2007年11期
8 舒志定;;教育面向生活世界的理论旨趣[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11期
9 鲁洁;关系中的人:当代道德教育的一种人学探寻[J];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10 舒志定;文化传统与教师专业化的实现[J];教育研究;2002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洋;生命视域下的传统道德与高校德育变革[D];西南大学;2009年
2 卢明霞;中国孝德教育的历史与变革[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黄艳;孔子生命教育思想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马志勇;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当代审视[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2 杨结秀;孔子的生命观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启示[D];广西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生命、生活、生存视域下的孝道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91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389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