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频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微视频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摘要 通过对于文献的研究,师生的访谈和教学的观摩,笔者发现了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学生的不重视和兴趣的缺乏,教师的教学资源不足等。本论文主要描述了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微视频设计制作,研究如何根据教学设计的需要来使用合适的方法制作微视频,以及在学生被试中的应用分析。笔者以在四川大学附属高级中学实习时的经历来完成此次研究内容,教学内容为主要根据《信息技术基础》中的部分内容,比如关于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应用,计算机的历史等。以川大附中的三个班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通过实验研究来摸索如何制作学生易于接受的微视频教程,以及微视频如何在教学中应用。笔者在本研究的主要工作如下:1 对川大附中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及应用微视频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 笔者研究微视频的定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并提出了《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为微视频的研究生长点。3 微视频的设计与定位:站在理论的基础上,对《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部分内容进行需求分析,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在教学设计中微视频所扮演的角色,决定了每个匹配的微视频设计风格不同。4 个案验证:通过实例对研究结果进行反馈,认识问题,进行修正,再次优化设计过程。5 论文最后的总结及研究成果、局限和不足,以及进一步的工作展望。
【关键词】:微视频 应用研究 微型学习 实验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434;G633.6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6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9-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3
- 1.2.1 国内微视频在教育领域的研究现状11-12
- 1.2.2 国外微视频在教育领域的研究现状12-13
- 1.3 研究的目标13
- 1.4 研究的内容13-14
- 1.5 研究所采用的方法14
- 1.6 研究的过程14-16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以及理论基础16-19
- 2.1 微视频相关概念16
- 2.2 微学习理论16-18
- 2.3 混合学习理论18-19
- 第三章 微视频教学资源前端分析19-24
- 3.1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简介19
- 3.2 高中信息技术实验课程内容介绍19-20
- 3.3 学习者的需求分析20-21
- 3.4 学习者的特征分析21-24
- 第四章 微视频设计和制作24-37
- 4.1 录屏微视频案例——以Excel操作为例24-31
- 4.1.1 操作性软件教学微视频设计24-26
- 4.1.1.1 操作性软件教学微视频制作软件24-25
- 4.1.1.2 操作性软件教学微视频设计目的25
- 4.1.1.3 操作性软件教学微视频的设计原则25-26
- 4.1.2 教学资源的开发环境以及开发工具26-28
- 4.1.2.1 微视频开发环境描述26
- 4.1.2.2 Captivate概述26-27
- 4.1.2.3 Captivate在微视频教学资源开发中的应用优势27-28
- 4.1.3 操作性软件教学微视频的开发流程28-31
- 4.2 数字故事案例——以“计算机的发展史”为例31-34
- 4.2.1 数字故事的设计原则31-32
- 4.2.1.1 知识的实用性31
- 4.2.1.2 表达的趣味性31
- 4.2.1.3 画面的简明性31-32
- 4.2.2 “计算机的产生”微课程的微教案32
- 4.2.3 “计算机的产生”微课程的动画播放部分效果图32-34
- 4.3 教师形象片案例34-37
- 4.3.1 教师形象片的设计原则34
- 4.3.2 教师形象片的制作软件34-35
- 4.3.3 教师形象片分镜头粗本35-37
- 第五章 基于微视频的教学应用研究37-51
- 5.1 实验目的与实验材料37
- 5.2 实验实施的方法37-38
- 5.2.1 研究被试37-38
- 5.2.2 研究工具38
- 5.3 实验实施的的过程38-39
- 5.3.1 实验实施的过程38-39
- 5.3.2 实验数据收集与整理39
- 5.4 实验实施的结果统计39-51
- 5.4.1 测试题结果分析39-45
- 5.4.1.1 第一组被试学生成绩分析39-41
- 5.4.1.2 第二组被试学生成绩分析41-43
- 5.4.1.3 第三组(对照组)被试学生成绩分析43-44
- 5.4.1.4 被试学生成绩综合分析44-45
- 5.4.2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45-51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51-53
- 参考文献53-56
- 附录:测试题56-57
- 致谢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太平;;对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05期
2 廖媛媛,丁慧;乌鲁木齐市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现状调查报告[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3 许才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初探[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周小梅;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应考的措施与建议[J];基础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5 吴毅;;浅析高中信息技术教学[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6年00期
6 王爱胜;;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06期
7 解月光;;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阶段的教师课程认同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01期
8 白云;;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软件导刊;2007年02期
9 赵瑞;赵健;;案例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7年36期
10 瞿娟;;从信息技术考试反思高中信息技术教学[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骆丽璇;;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中“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兰乾霞;;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与思考[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六卷)[C];2013年
3 刘佳;;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反思[A];2014年5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4 张乐;;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解决策略[A];2014年6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5 谈笑;;浅谈自主协作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6 刘青云;;关于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几点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7 刘佳;;新课程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探究[A];2014年3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8 王景风;;新课程理念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和探索[A];2014年8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9 李武学;;高中信息技术课任务驱动教学法初探[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10 周龙;;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开放式教学模式初探[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平民族中学 吴克成;高中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法实践经验再谈[N];贵州民族报;2014年
2 郸城县第二高级中学 马素平;浅谈新课程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N];周口日报;2009年
3 山东省滕州市第二中学 郭长虹;谈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N];学知报;2011年
4 董玉琦 黄松爱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研制组共同负责人;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副教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亟待改进[N];中国教育报;2009年
5 山东省邹平县第一中学 郭凤广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刘美凤;教育信息化“先行者”需注重专业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4年
6 山东高密市第一中学信息技术教研室 程友;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冷点问题浅析[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7 董玉琦 山东省青州市第一中学 王爱胜;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追求与实施[N];中国教育报;2006年
8 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 何丹;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育价值[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8年
9 山东菏泽第一中学 付琳 山东菏泽学院附中 郑秀娟;高中信息技术课新理念[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10 山东省平度市第二中学 代晓黎;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 感受高中信息技术教育魅力[N];消费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效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刘W歴
本文编号:3893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389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