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识别:基于潜在剖面分析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识别:基于潜在剖面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潜在剖面分析(LPA) 大学生人格问卷UPI 心理行为问题识别 大学生
【摘要】:为探索潜在剖面分析(latent profile analysis,LPA)在心理行为问题识别上的应用,对12718名大学生进行心理普查,并对644名学生由心理咨询师、辅导员和兼职班主任对其心理状况进行评定,采用评定结果和阳性症状检出率作为"黄金标准"分析了诊断的敏感度与特异度。结果发现:(1)潜在剖面分析发现本研究大学生样本的心理行为问题可划分为三个亚群体:风险组、困扰组和健康组,分别占比9.86%、19.15%和70.99%;(2)风险组表现为突出的精神症状(Z≥2.6SD),有61.21%的被试出现阳性症状,远高于困扰组的38.28%和健康组的8.36%;此外,困扰组以认知与情绪症状为主;(3)潜在剖面分析方法比传统划界分数方法在敏感度上能提高8.93%~35.26%,更为科学有效。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咨询研究中心;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应用研究中心;深圳大学;
【关键词】: 潜在剖面分析(LPA) 大学生人格问卷UPI 心理行为问题识别 大学生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个体心理危机的实时监测干预系统的建构”(14ZDB159) 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2013JK045)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1引言1.1问题的提出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和精神疾病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发现可能存在心理行为问题的高危人群,并对之进行预防性的干预,从而减少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是高校开展心理健康工作的普遍做法和重要内容。大学生人格问卷(University Per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雪燕;辛涛;;特质焦虑的潜类别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2 吴鹏;刘华山;谢亚静;王卉;;攻击性初中生的类别:一个潜在类别模型的应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4年01期
3 李献斌,李阿特;农业院校本科新生心理健康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年03期
4 黄艳苹;李玲;;高校心理普查危机因子检测系统的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24期
5 赵丽;张瑛;靳娟;杜琳;秦鹏哲;张岩波;郜艳晖;;潜在类别模型在健康行为研究中的应用[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3年07期
6 张明亮;朱晓文;;1087例大学新生UPI人格健康评价效应[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年07期
7 郑林科;王建利;;万名大学生心理普查检测与心理障碍因子分析——以2005年西安石油大学全校学生心理普查结果为例[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李晶,王学春,李波,刘根义,宋煜炜;UPI与SCL-90在新生中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校医;2003年01期
9 杨金辉;汪耀;程红梅;罗艳;张道立;程敏;;SCL90和EPQ及UPI 3个量表关系研究[J];中国校医;2008年03期
10 张洁婷;焦璨;张敏强;;潜在类别分析技术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佳;何军;;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教育对策——以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刘秀芬,付云,孙建功,全建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3 肖力玮;;独立学院新生常见心理问题调查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09年10期
4 肖辉;鲍春燕;孟德明;;透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构建新型教育模式——实证调查研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年01期
5 滕海英;张罗漫;孙庆文;孟虹;宋茂海;;给定灵敏度和特异度下混合样本方法对提高总体率点估计精度的作用[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6 张茂运,朱文昌;首届卫生士官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2004年01期
7 吴清兰;周桂兰;;广州地区高职高专2004-2007级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分析[J];高教论坛;2009年04期
8 翟宏,陈新,严由伟;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9 翟宏,林增学,孟庆茂;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结构的实证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10 王晓跃,刘民;UPI测试筛选275名医学生心理咨询分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昌凯;桑志芹;谈文娟;费俊峰;徐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追踪研究[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2 王建中;吴瑞林;;高校心理健康测评的现状与发展趋势[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3 姚树桥;;心理评估研究进展:量表的潜类别分析[A];第七届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4年
4 Jun Liu;Weihui Li;Li Zhang;Shunke Zhou;Yan Zhang;Yebin Jiang;Chunhong Zhang;Lingjiang Li;;Cerebral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et game addiction with task-state Fmri[A];全国第十三次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福建省第八次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阳少辉;情志致病源流探讨及情志因素与妇科疾病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2 王琪;缺血性中风病重复测量设计定性数据变化规律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3年
3 王孟成;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测量与潜结构[D];中南大学;2013年
4 陈巧珍;基于PET分子影像的注意功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5 尹霞云;儿童与父亲的关系:影响因素及儿童的心理适应[D];中南大学;2012年
6 陈宁;教师的情绪预测准确性及其影响因素[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7 黎志华;大学生希望感的发展轨迹、影响因素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中南大学;2013年
8 张弘;关于用户强迫性使用社交网站的行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桦;电针结合心理康复治疗对IAD患者临床症状及认知电位的影响[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张苹平;大学生神经质问卷的编制及其与身心健康的关系[D];西南大学;2011年
3 徐娜;基于广义Thurstone模型的排序数据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周琳;沈阳体育学院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沈阳体育学院;2010年
5 罗娟;大学生心理档案指标体系的建构与管理[D];天津大学;2010年
6 胡丽华;高等农业院校本科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陈丹;大学生抑郁情绪的预测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张麒;上海大学生价值观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石阶瑶;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干预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10 赵秋;项目反应理论的发展综述及其在教育测量学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继亮,彭华茂;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陈颖,林洪铿,江伟梅,林海娟,涂东晋;几种常用HBsAg ELISA试剂的灵敏度比较[J];中国输血杂志;2005年02期
3 李雪燕;辛涛;;特质焦虑的潜类别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4 冯建国;学生身心健康调查(UPI)报告[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5 郭田生;李小玲;骆晓林;;心理疾病专家诊断系统的研发——系统软件的研发[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3年02期
6 张大均;我国高校心理咨询亟待解决的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1996年01期
7 邓韶英;谭爱军;李玉荣;李德云;潘杨;林小佳;龚鉴;谈嗣彦;;珠海市15~69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1年07期
8 李有华,段虹 ,郭玉宾;大学新生MMPI结果与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1期
9 熊燕;彭萍;胡一秋;;大学生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6期
10 林静;;大学生人格问卷与症状自评量表相结合用于大学新生心理普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玉;中国儿童在平衡秤任务上规则使用的潜类别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梦希;刘朝莹;方晓义;胡伟;唐芹;陈海德;;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与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父母知晓的中介作用[J];心理科学;2014年01期
2 莫源秋;;换个角度看孩子心理行为问题[J];启蒙(0-7岁);2003年02期
3 莫源秋;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与心理需要[J];教学与管理;2001年01期
4 杨兴海;;当代老年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其应对措施[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年05期
5 方凤;余旬;王亚莉;陈国军;汪隽瑛;;五年育儿网小儿心理行为问题咨询趋势分析[J];医学信息;2006年03期
6 王长虹;李晏;苏林雁;;青春期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对策[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年12期
7 饶术成;;酷似“老实”的儿童退缩心理[J];家庭(育儿);2006年05期
8 姚杨;;如何培养小学生健康的心理[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27期
9 卫文;;上海人心理问题多[J];家庭医学;2011年01期
10 鱼春霞;;职业院校学生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分析及对策[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建丛;栗克清;赵素银;杜波;张香云;徐涛;李紫帅;严保平;孙秀丽;;河北省保定市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发生情况调查[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张淑琴;;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心理特点及形成原因[A];全国首届服刑人员子女心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江琴;刘玲玲;;中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高网;;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调查分析[A];2006年度全国第九次精神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党云皓;;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现状调查[A];经济策论(上)[C];2011年
6 邹茜;;高校心理辅导机构建立与管理的初探[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7 金东贤;;婚姻关系、亲子关系对3~6岁幼儿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王素芬;;调整心理偏离 健康促进发展[A];浙江省推广发展健康促进学校项目论文集[C];2005年
9 姚荣华;;家庭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探究[A];浙江省推广发展健康促进学校项目论文集[C];2005年
10 胡号应;梅芳;林晓鸣;李洁;周端华;;广州市妇幼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对产后心理行为问题的识别情况[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孙刚 通讯员 宋国梵;五分之一市民曾有心理行为问题[N];解放日报;2010年
2 李桂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拒绝的“心理效应”[N];大众科技报;2004年
3 ;天津三分之一儿童有心理行为问题[N];浙江日报;2000年
4 记者 陈青;每8个市民中1人有心理行为问题[N];文汇报;2010年
5 耿建扩;石家庄三级心理维护网络呵护未成年人心理健康[N];光明日报;2007年
6 记者 顾晓萍 实习生 甘璐璐;心理社区走进27中[N];石家庄日报;2007年
7 早报记者 陈斯斯;上海1/8人群有心理行为问题[N];东方早报;2012年
8 顾晓萍;27中班级心理委员模式受到中央文明办肯定[N];石家庄日报;2007年
9 记者 魏萍;3000万青少年受情绪和行为问题困扰[N];健康报;2008年
10 辛晓;缺乏母爱的男孩易产生攻击性[N];人民公安报;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娟;湖北省部分地区中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杨俊;苏州市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发展趋势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3 杨楹;初中生心理行为问题相关因素分析及干预效果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4 栾天抒;学龄儿童心理行为影响因素的双生子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年
5 凤尔翠;受体罚儿童的心理行为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6045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604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