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电子书包环境下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7-08-04 23:12

  本文关键词:电子书包环境下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更多相关文章: 电子书包 教学模式 语文阅读 教学分析法


【摘要】:自2009年起,国内教育研究领域对电子书包的关注开始逐步提升,从最初关注电子书包的概念内涵、组成要素,近年来国内研究者逐步深化到关注技术与教学的结合,关注教学实践应用方式和实施效果。本篇论文依托于上海市阂行区电子书包项目开展研究。截止到2014年9月,闵行区电子书包实验学校数量达到65所,实验学生8000余名,实验阶段涵盖小学、初中、高中,实验学科也由主要科目拓展到其他学科。目前为止,在中国各地的数字化学习实践项目中,闵行区已成为试点规模最大的实验区域。本研究着重关注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实践研究,以语文学科为例,关注电子书包环境下语文阅读课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研究与实践验证。本研究中根据不同研究阶段需求,分别使用了文献研究法、调查法、教学分析法。在电子书包及语文学科相关文献、调查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上,探究教学模式的内涵、组成要素、构建方法。以语文学科阅读课为例,利用教学分析法分析35节电子书包语文阅读课教学课例视频,探索理论化阅读课堂教学模式模型,梳理出3类电子书包环境下语文阅读课教学模式:基于多媒体资源的对话式阅读教学模式、基于学习工具的探究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基于读写结合教学路径阅读教学模式,模式提出后结合常态化教学实践进行验证。最后对研究过程及结果进行总结与反思,并提出后续可持续研究的方案。
【关键词】:电子书包 教学模式 语文阅读 教学分析法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434;G633.33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图目录11-13
  • 表目录13-14
  • 第1章 绪论14-21
  • 1.1 研究背景14-16
  • 1.1.1 新媒体与技术兴起14
  • 1.1.2 教育信息化发展要求14-15
  • 1.1.3 语文学科课程未来发展要求15-16
  • 1.2 研究问题16-17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7-18
  • 1.4 研究内容18
  • 1.5 研究方法18-19
  • 1.6 研究过程19-20
  • 1.7 研究意义20-21
  • 第2章 理论基础研究21-37
  • 2.1 电子书包21-28
  • 2.1.1 电子书包的概念21-23
  • 2.1.2 电子书包环境系统构成23-24
  • 2.1.3 电子书包应用于教学的特性24-25
  • 2.1.4 电子书包环境下教学困境与障碍25-27
  • 2.1.5 电子书包的教育应用实践27-28
  • 2.2 教学模式28-31
  • 2.2.1 教学模式的内涵28-30
  • 2.2.2 信息化教学模式30-31
  • 2.2.3 教学模式建构方法31
  • 2.3 电子书包环境下语文阅读模式研究关键点31-37
  • 2.3.1 语文阅读的内涵31-32
  • 2.3.2 语文阅读教学原则32
  • 2.3.3 语文阅读教学路径32-33
  • 2.3.4 语文阅读教学存在问题分析33-34
  • 2.3.5 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研究关键点34-37
  • 第3章 电子书包环境下阅读课教学课例分析37-62
  • 3.1 教学课例说明37-38
  • 3.2 课例分析框架设计38-47
  • 3.2.1 课例分析框架维度39-45
  • 3.2.2 分析框架编码记录体系45-47
  • 3.3 课例数据分析47-62
  • 3.3.1 教学环节分析48-50
  • 3.3.2 教学环节关联分析50-56
  • 3.3.3 教学关联路径聚合分析56-57
  • 3.3.4 实施条件分析57-59
  • 3.3.5 教学评价分析59-60
  • 3.3.6 教学组织形式分析60
  • 3.3.7 教学时间分析60-62
  • 第4章 电子书包环境下语文阅读教学模式62-77
  • 4.1 基于多媒体资源的对话式阅读教学62-66
  • 4.1.1 多媒体教学理论与对话式阅读62
  • 4.1.2 教学目标62-63
  • 4.1.3 教学环节63-64
  • 4.1.4 技术支持64
  • 4.1.5 教学评价64-65
  • 4.1.6 《皮皮鲁总动员》教学案例65-66
  • 4.2 基于学习工具的探究体验式阅读教学66-71
  • 4.2.1 探究式学习理论66-67
  • 4.2.2 教学目标67
  • 4.2.3 教学环节67-68
  • 4.2.4 技术支持68-69
  • 4.2.5 教学评价69
  • 4.2.6 《律师林肯》教学案例69-71
  • 4.3 基于读写结合教学路径阅读教学71-77
  • 4.3.1 读写结合教学路径71
  • 4.3.2 教学目标71
  • 4.3.3 教学环节71-73
  • 4.3.4 技术支持73-74
  • 4.3.5 教学评价74
  • 4.3.6 《将相和》教学案例74-77
  • 第5章 教学模式实践验证77-82
  • 5.1 教学视频数据分析77-79
  • 5.2 《威尼斯小艇》教学案例79-82
  • 第6章 总结与讨论82-85
  • 6.1 电子书包教学模式建构82-83
  • 6.1.1 教学模式建构方法82
  • 6.1.2 教学模式建构模型82-83
  • 6.2 电子书包教学模式实践83
  • 6.3 不足与反思83-85
  • 附件85-99
  • 附件一:教师使用电子书包教学应用调研问卷85-91
  • 附件二:语文学科专家访谈文字记录91-92
  • 附件三:35节课例分析数据统计表92-99
  • 参考文献99-102
  • 后记10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行焱;;“生活化阅读课堂”的思想及构建策略探微[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年10期

2 陈丽华;;读中质疑,读出高效、精彩的阅读课堂[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4年04期

3 彭缺;;把阅读课堂交给学生[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年06期

4 高秋芬;;让阅读课堂更加灵动——《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与反思[J];新课程(教研);2011年09期

5 周玉娥;;打造魅力四射的阅读课堂[J];小学语文教学;2011年17期

6 王文芳;;寻找对话契合点 建构生态阅读课堂[J];江西教育;2011年32期

7 王祥连;;教出每篇课文独特的“这一个”——阅读课堂的突破之道[J];新教育;2012年Z1期

8 吴洪英;;把阅读课堂还给学生[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2年14期

9 虞巍萍;;让阅读课堂因练笔而精彩[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2年10期

10 潘建华;;提高阅读课堂实效的做法与思考[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2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存红;;例谈新课标背景下的阅读课堂设计[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2 储亚琴;;是谁丢失了语文的“课堂”?——有感于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改革[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宝塔区桥沟镇中心小学 雷丽;浅析阅读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作用[N];延安日报;2011年

2 临朐县杨善初中 陈海顺 临朐县龙泉中学 衣同琴;加强朗读指导 打造优质阅读课堂[N];学知报;2011年

3 苏州国际外语学校 韩华;让句读标点唱响阅读课堂[N];山西青年报;2014年

4 江苏省响水中学 陈为民;谈如何让语文阅读课堂真正的“活”起来[N];学知报;2010年

5 陈刚;给学生一把开启思维的钥匙——质疑[N];黔西南日报;2010年

6 肥城市泰西中学 刘红星;我的阅读课堂[N];学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王定翔;个性化打造:让教师充满创造激情[N];平顶山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慧;“生本教育”理念下阅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2 孙美英;高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优化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3 李如意;电子书包环境下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4 杨婷;“童心”语文阅读课堂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芳;合作学习在职业院校英语阅读课堂中的应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6 谢晓晨;学习策略及其在阅读课堂中的训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7 吕婷婷;阅读课堂中主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221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6221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a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