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支架支持的批判性思维培养模型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学习支架支持的批判性思维培养模型应用研究
【摘要】:笔者前期曾构建的技术支持的批判性思维培养模型,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意识到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需要不断利用支架给予引导和支持,因此重新构建了学习支架支持的批判性思维培养模型。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依托"培训项目的设计与实现"课程,通过三次教学实践活动和支架的设计、实施、分析和反思,对重构的批判性思维培养模型进行了效果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学习支架在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过程中所能发挥的作用。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西安广播电视大学;
【关键词】: 批判性思维 学习支架 培养模型
【基金】: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面向1:1数字化学习的电子教材设计与开发研究”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是人们大脑活动的内在程式,是对信息进行的评价,其主要目标是知识能力的增加和真实合理决策的判断。它对人们的理性判断和正确言行起着决定性作用,影响着人们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和方法,由于这样的思维与语言、文化、个人情绪等关系密不可分,如何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炯;郭雨涵;;技术支持的批判性思维培养模型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年07期
2 闫寒冰;;信息化教学的学习支架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商蕾杰;网络课程的学习支架设计[D];河北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元招;傅友福;王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主体性”教学模式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7期
2 王松;;连接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桥梁——基于“自我教育”的后进生转化模式探析[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周芹芹;;支架式理论在商务交际英语网络课程设计中的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11期
4 高轶妹;;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支架理论运用研究[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5 王爱支;;试论网络环境下的英语阅读教学[J];鄂州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6 胡丽萍;李亮;;基于概念图的学习支架在协作知识建构中的应用[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7 邓利萍;;高校学科馆员应如何为读者提供“有援”的学习环境——以“支架式服务”为例[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6年05期
8 李荣华;;支架理论在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9 曲小毅;吕亚非;;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职旅游教学中的应用——以导游业务的课程教学为例[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10 马玉慧;高鹏;;构建未来教育技术发展的基础——第22届国际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述评[J];电化教育研究;2015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蓁;基于活动的《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设计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英;基于视频案例的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在线支持平台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王变章;学习支架在高中数学探究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焦金金;常态教学中微项目的设计与应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孔祥艳;基于问题学习的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6 李利;文化视野中的信息技术课程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7 丁国蓉;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学习环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胡春娟;建构主义与高职物理教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孔得伟;基于支架式教学的网络课程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胡节;远程异步交互教学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炯;张程程;;协作学习在研究生教育中应用状况的调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2 刘儒德;论批判性思维的意义和内涵[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年01期
3 罗清旭;批判性思维的结构、培养模式及存在的问题[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4 罗仕国;;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紧迫性和途径[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5 武宏志;论批判性思维[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11期
6 张锐;冯文全;;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思考[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年03期
7 钟启泉;“批判性思维”及其教学[J];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01期
8 罗治钢;叶平;;网络探究学习的支架式教学设计[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6年11期
9 赵南;幼儿教师应如何理解和实施支架教学[J];学前教育研究;2003年12期
10 鲁志鲲;脚手架理论对学前儿童教学的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04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黄炜;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课程的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郭传省;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妍;建构主义视野下基于问题式学习的学习网站设计[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孔得伟;基于支架式教学的网络课程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崔春梅;学习支架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任锐;基于概念图的学习支架设计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郭炯;郭雨涵;;技术支持的批判性思维培养模型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年07期
2 余春艳;叶东毅;;计算机学科科学与工程复合人才培养模型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3年16期
3 高鸾;黄翠红;;探究导向培养反思的实践者——教师教育实践能力培养模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年07期
4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爱国;夏涛;袁晶;陈学敏;Andreas K.Nuessler;;三种细胞培养模型的质量研究[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闫征斌;田卫东;刘磊;陈希哲;李志勇;;一种新的牙胚体内培养模型的构建[A];2004年中国口腔颌面修复重建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3 刘青;邓漪平;;研究细胞间相互作用的内皮——平滑肌体外联合培养模型[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五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2年
4 魏国峰;李向东;张维疆;曲鹏;;体外构建胚胎干细胞生长分化的三维培养模型[A];中华医学会第11次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贾赤宇;杨银辉;Margqaret H.A.;Cherry G.W.;;间歇性红外线加热对人成纤维细胞三维立体培养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六届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6 唐璐;裴月红;张楠;邓敏;樊东升;张俊;;反应性活性氧在星型胶质细胞与运动神经元细胞共培养模型中改变[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7 张红叶;王飞;;HPV体内外培养模型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周树克;微生物连续培养模型的定性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2 刘婧;微生物连续培养模型的定性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3 范梓晰;构建牛角膜基质细胞pellet体外三维培养模型的实验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4 魏会妙;大鼠多器官原代细胞共培养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4年
5 孙艳;具无限时滞微生物连续培养模型的定性分析[D];长春工业大学;2011年
6 吴正思;Ang1、Ang2和Tie2在血管内皮细胞和体外三维培养血管样结构中的表达及意义[D];福建医科大学;2008年
7 高艺;新的丙型肝炎病毒细胞培养模型建立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8 郭晓斌;在细胞三维立体培养模型中观察VEGF对H460细胞MMP-2表达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0年
9 连涵生;带有时滞的微生物连续培养模型的分析与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783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778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