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母亲教养方式特征和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本文关键词:贫困大学生母亲教养方式特征和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摘要】:贫困大学生母亲教养方式特征与心理健康具有密切的关系。以贵州贫困大学生为被试的研究发现:不同性别、来源地、文理科、母亲文化程度及是否独生子女、兼职的贫困大学生在母亲教养方式各因子的得分差异没有达到统计学意义。不同年级贫困大学生的因子得分差异达到统计学意义。心理健康因子和母亲教养方式中的多数因子相关达到统计学意义。母亲教养方式中的惩罚冷漠、过分干涉、偏爱被试、严厉粗暴和理解尊重因子对心理健康各因子(除其它因子外)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作者单位】: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吉林大学;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母亲教养方式 心理健康
【基金】:2014年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项目批准号:2014B175)成果 2014年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成果
【分类号】:G78;G444
【正文快照】: 一、前言母亲教养方式是指母亲在抚养子女过程中表现出的一贯教养态度和行为方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大量研究发现,母亲的教养方式影响到子女的心理健康[1-3]、同伴关系、社会行为[4]、失言理解[5]、自我接纳[6]、人际信任[7]、自信水平[8]、自杀意念[9]、危险行为[10]、自尊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平,孟昭兰;依恋研究的新进展[J];心理学动态;2000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爱民;近十年亲子关系与儿童行为关系研究综述[J];滨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2 王冬梅;;家庭背景下儿童安全型依恋的影响因素及策略探析[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3 张鹏;;从依恋理论看幼儿分离焦虑及其消除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年03期
4 孟群;静进;;九江市城区2~6岁儿童气质特征和依恋的关系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年10期
5 陈静;;关于亲子关系及其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影响的研究[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钟鑫琪,刘建安,李秀红;婴儿与母亲的交往及依恋[J];华南预防医学;2004年01期
7 公培涛;张艳琼;;成人依恋研究综述[J];经营管理者;2013年13期
8 武青慧;;关于爱情维度和形成机制的理论综述[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3年03期
9 姚海芳;;小班幼儿入园哭闹情绪的策略探究[J];读书文摘;2015年16期
10 蒋京川;依恋研究及其新进展[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德斌;艾滋病/性病影响因素及社区与临床干预规程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5年
2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3 王美萍;亲子关系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联系:遗传与环境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浏妗;服装品牌依恋驱动因素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2 张丹如;4-5岁幼儿的社会退缩行为与其自我知觉及亲子依恋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1年
3 林安琦;中学生自我概念与同伴关系、亲子依恋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正堂;大学生成人依恋与社会支持和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徐慧;全职母亲的依恋类型与教养方式的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6 魏思媛;依恋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人际关系及其干预[D];黑龙江大学;2011年
7 陈超;欺负卷入儿童的自我展示策略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学容;离异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辅导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张敏;儿童欺负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个性特征和人际关系因素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田瑞琪;大学生成人依恋的测量及相关人格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放,,邹泓;儿童依恋行为分类卡片中文版的修订[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牟生调;陈泊蓉;;父母的成人依恋、应对方式与教养方式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04期
2 刘畅;陈旭;;教养方式对儿童攻击行为的影响研究综述[J];基础教育研究;2012年14期
3 王倩;张晗;;教养方式研究的现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年09期
4 李冬;田峰溶;;职高学生母亲教养方式、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社会心理科学;2012年08期
5 周鹏生;魏芸梅;杨奎;;中学生教养方式、学习投入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4年09期
6 郭建华,赵伟光,吕勇,王启坤;教养方式对儿童智力和社会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0年02期
7 刘剑虹;孙芳萍;;民营企业家子女的心理问题与教育对策[J];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8 张辉;陈珑;王景芝;;警察院校学员攻击性与父亲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邹晓燕;章慧平;;努力控制、母亲教养方式对3岁儿童外显问题行为的影响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10 陈铁成;鄂菊芬;;教师如何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J];中小学教师培训;1999年X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滕秋玲;杨心德;;父亲的教养方式与子女焦虑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刘文庆;戴春林;;子女对父亲攻击型教养方式的感知与自身攻击性关系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高彬;;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心理成长的影响与解决方案[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永梅;刘聪慧;张耀华;;小学高年级儿童的共情及其与教养方式、依恋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张杰;王美芳;;学前儿童焦虑与母亲教养方式的追踪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杨晓伟;李丹;;母亲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情绪:儿童气质的调节作用[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王伟;陈生;马俊;郭彩琴;;大一新生学习适应与人格、教养方式的关系[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肖婕婷;张卫;;教养方式、气质与儿童对说谎的道德评价及其说谎行为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魏星;张莹莹;于凤杰;汪姣;张文新;;童年晚期的同伴侵害及家庭相关因素: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季晓芹;刘俊升;;夫妻冲突对儿童心理适应的影响:教养方式的中介效应[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大学生父亲教养方式的结构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D];河南大学;2009年
2 赵玉奇;高中生父亲教养方式与自尊、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3 安丽娜;高中生母亲教养方式、宽恕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刘文庆;儿童对父母攻击型教养方式知觉问卷的编制及应用[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5 Palesa Ramonate(伊莉);教养方式与青少年意向性自我调节发展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郝星;师范类大学生父亲教养方式、自我和谐与学业倦怠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7 胡宝翠;农村母亲依恋和教养方式对3-5岁学前儿童延迟满足能力及策略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栾程程;父亲教养方式对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宽恕的中介作用及干预[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9 王增凤;初中生母亲教养方式、自立人格与学校适应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10 宋晓燕;流动儿童家庭环境、自尊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816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781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