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背景下福建省农村流动儿童生存与发展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本文关键词:城镇化背景下福建省农村流动儿童生存与发展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摘要】:文章运用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考察等实证研究方法,在深入基层搜集第一手事实资料的基础上,论述城镇化背景下福建省农村流动儿童生存与发展的现状,探寻农村流动儿童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活、学习、心理和品行等方面的问题,并基于问题成因的分析,着重从教育和管理的角度提出解决农村流动儿童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村流动儿童 教育管理
【基金】:福建省妇联2014年重点课题“城镇化背景下福建省农村流动儿童问题调查研究”(编号HI0451)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往城市迁徙。在这股人口流动的浪潮中,有很多是以“家庭化”的形式流动到城市,从而催生出一个新的群体,即农村流动儿童。农村流动儿童特指来自农村但跟随父母或父母中的一方来到城市生活、学习的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许兴华;;城市小学生“托管”问题研究[J];内江科技;2011年01期
2 陈婷婷;陈伙平;;论社区融入视角下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性[J];理论观察;2012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玲玲;流动儿童受教育权现状与保护对策[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2 杨素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肖玲;小学流动人口子女学习习惯养成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彭小红;徐颖;吴悠;;对民办小学生托管机构的有效运行机制的研究——以系统论视域下的社会动员为研究基点[J];法制博览;2015年10期
2 周国华;翁启文;;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文献研究述评[J];人口与发展;2011年05期
3 邹燕舞;;法国儿童托管教育:课外活动中心运作模式及其启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4 熊晓颜;;我国课后辅导之初探[J];青春岁月;2013年14期
5 顾丹霞;;关于社区儿童托管模式构建的探索[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焕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翁国新;农村公办学校流动儿童社会支持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杨静;城市化进程中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杜丽;重庆市流动幼儿教育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陈婷;城市中农村流动青少年的情感社会化状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王秀梅;进城农民工子女课余生活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7 卢啸虎;苏州初中校流动人口子女思想道德现状调查[D];苏州大学;2011年
8 何瑞菲;安徽省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06年
9 曹瑾静;对上海市浦东新区民工子弟小学体育教学开展现状的调查及其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尹晨燕;上海公办中小学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成荣;北京流动人口面临的困难与对策[J];北京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2 李长泰;当代中国农民流动的文化价值分析[J];船山学刊;2004年01期
3 张拉拉;外来工子女徘徊在城市教育边缘[J];开放潮;2003年04期
4 李雯;张立群;;试论流动儿童少年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问题[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曾守锤;;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追踪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明庆华,刘亚玲;浅谈流动人口的子女教育问题[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7 汪明;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的发展与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年01期
8 吴义太;邓有莲;;进城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的法律保障[J];继续教育研究;2009年09期
9 刘淑云;;浅谈进城务工经商人员子女思想品德现状及教育问题[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年07期
10 王映;给流动人口子女以真正的教育平等[J];基础教育参考;2004年Z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记者 施维 李海涛;[N];农民日报;2009年
2 南都公益基金会秘书长 徐永光;[N];人民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德纯;社会分层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受教育权不平等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朱永国;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及其保障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健俊;我国教育管理发展趋向分析[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2000年02期
2 苏红;教育管理呼唤创新[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3 夏祖瑞;加强教育管理 推进教育创新——2000年湖北省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小学分会学术年会召开[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0年05期
4 张振改;试论教育管理观的转变[J];教学与管理;2000年05期
5 文兴忠;论教育管理创新[J];教育探索;2001年03期
6 高滨;洋为中用 通古达今──《外国中小学教育管理发展史论》评价[J];教育科学研究;2001年05期
7 王红英;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搞好教育管理[J];新闻出版交流;2001年06期
8 叶汉林;试论跨世纪思想教育管理的发展趋势[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1年Z1期
9 石长林;刍议教育管理的经济方法[J];教学与管理;2001年21期
10 周争卉;浅谈21世纪我国教育管理的国际化发展趋势[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法琨;;教育管理与人道主义——论教育的历史与现实之沟通[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2 张玲;;浅谈对中职学生的教育管理[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3 陈如平;;美国“教育管理合作计划”的回顾与反思[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4 张伟;;谈优等生的教育管理[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5 杨孝其;;传承文化瑰宝,创教育管理新局面[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C];2013年
6 刘增安;;创建教育管理学分制,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A];高等职业教育的春天——2006年“高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专家论坛文集[C];2006年
7 贾志毅;;完善教育管理长效机制 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A];“创新领导科学 增强执政能力”座谈会论文集[C];2004年
8 曾福清;;论信息时代资源数据库对教育管理的意义——基于建立辅导员工作资料数据库的视角[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顾国梁;;适应独生子女特点 做好学生公寓教育管理工作[A];研究与交流——北京高校后勤学生公寓工作研究论文集[C];2003年
10 彭德文;;学校教育管理之我见[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2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永强;康乐扎实开展加强基础教育管理工作[N];民族日报;2008年
2 陈爱华;因势利导地开展对党员的教育管理[N];山西经济日报;2000年
3 记者 宗河;加强对孩子教育管理 严防溺水事故发生[N];中国教育报;2013年
4 通讯员 地宣部;我区切实加强学生假期教育管理工作[N];喀什日报(汉);2013年
5 李青松 彭红旗;军区着力抓好领导同志身边工作人员教育管理[N];战士报;2013年
6 吕诺;我国四方面入手加强教育管理[N];东方城乡报;2007年
7 黄海林邋记者 吴剑;宜丰加强初定兵员教育管理工作[N];宜春日报;2007年
8 沈阳师范大学教科院副教授 马焕灵邋上海商学院计算机与电子工程学院讲师 樊丹丹;教育管理效率化的四个悖论[N];中国教育报;2008年
9 崇阳县铜钟乡教育干事 程守礼;教育管理者应倡导五种精神[N];咸宁日报;2008年
10 记者 严晶晶;宁波着力培养教育管理名家[N];中国教育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金保华;论教育管理的伦理基础[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孙玉丽;教育管理审美价值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杨明宏;教育管理的人性逻辑[D];西南大学;2011年
4 陈如平;效率与民主[D];北京师范大学;199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万志;教育管理创新的哲学视界[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吴景松;权力与对话:教育管理观的转变[D];苏州大学;2004年
3 何伟强;关于教育管理人性理论的反思与建构[D];浙江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菲;当代教育管理学术话语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5 罗建河;教育管理公平初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楚旋;西方自然连贯主义教育管理观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07年
7 幸娟;关于教育管理中隐喻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汤岭球;湖南省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共享系统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9 何志伟;30余年教育管理学科的研究取向[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10 林有楠;福建基层理论教育管理的实践与创新[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821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782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