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关于精致教育的再思考

发布时间:2017-09-16 11:18

  本文关键词:关于精致教育的再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精致教育 教育改革 教育质量


【摘要】:美国"追求卓越"运动拉开了世界教育改革的大幕,台湾地区受其影响而创设出精致教育的理念。精致教育本质上是既往教育理想的承续,却发展出了自我界定的四大特征,即卓越性、绩效性、科技性和创新性。对精致教育的诉求、重点、抓手和意义方面的再思考,为我们全面了解精致教育提供了有益补充。
【作者单位】: 福建中医药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
【关键词】精致教育 教育改革 教育质量
【基金】:福建省教育厅A类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计划“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专项”(JA12629S)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精致教育”这一概念,近些年在大中小学校的教育实践和研究中不断被借用和演绎。然而,综合国内期刊的文献来看,大多对精致教育之源起与内涵语焉不详,为免后来者盲人摸象之苦,有必要就精致教育的全貌作以概述。一、精致教育之由精致教育(Betterness Education)滥觞于台湾地区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德龙,王志洁;多元文化时代学校进行品格教育的策略[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丁增辉;;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5期

3 宋英杰;吕璀璀;;中美教育之差异及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启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6期

4 牛道生;论21世纪初国际课程与教学改革新动向[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S1期

5 张东娇;美国教育标准实施中的几个问题[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6 朱家存;从限制到鼓励:国外择校政策透视[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12期

7 杨明全;;择校对中小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国外实证研究的视角[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10期

8 励骅;白华;;国外薄弱学校改进的有效举措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9 叶赋桂;;中国的美国教育研究三十年[J];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07期

10 许洪堪;目前地方师专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保山师专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立君;美国公立高中能力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史大胜;美国儿童早期阅读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6 周晓波;中美德育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祝志芬;中国义务教育福利制度的发展及其完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陈德云;美国优秀教师专业教学标准及其认证:开发、实施及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欣;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多维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六生;省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庆锋;杨立新;;在教育改革中教师要注重自身的发展[J];新职教;2000年06期

2 E.M.金,初雪;论著提要 评估教育改革: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四项案例[J];国外社会科学;2000年06期

3 张曙光;教育改革与意义世界的重建[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4 李涛,毛巍蓉;教育改革的历史与现实透视[J];教育探索;2000年06期

5 姚建忠;抓住教育改革的主渠道[J];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07期

6 余秀兰;教育改革的代价[J];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10期

7 刘德恩;创业教育: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课题[J];外国教育资料;2000年04期

8 唐亚林;分散化管理:中国教育改革之路[J];中国行政管理;2000年04期

9 魏晓笛,于明礼;“五四”时期中国教育改革的启示[J];昌潍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10 崔铉燮;教育改革与教育市民运动的方向[J];当代韩国;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伯璋;;台湾教育改革的另类省思[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变革时代的教育改革与教育研究:责任与未来”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2 蒋伯军;;浅谈素质与素质教育[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一)[C];2005年

3 黄家驹;;教育改革若干问题思考[A];第四届“老教授科教兴国贡献奖”、“老教授事业贡献奖”颁奖暨老教授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论文集[C];2008年

4 陈宇;;我国教育改革出现新曙光[A];2010年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内容汇编[C];2010年

5 谭玉华;毕业才;;深化教育改革,加强素质教育[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6 张艳;;试论教育对科技的作用——兼谈教育改革[A];第五届全国药理学教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7 李传义;;知识经济与教育改革[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1年

8 马国芳;;地方政府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如何发挥主导作用探讨——云南省突出重点扩大试点推进云南教育改革发展工作[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田汉族;;中国教育改革深化阶段面临的问题及其化解——基于成本分析视角[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几位专家对教育改革的看法[A];2006年中国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内容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轩教;不断深化政治教育改革 进一步抓好忠诚卫士教育[N];人民武警报;2000年

2 储朝晖;教育改革:让人民更幸福[N];光明日报;2011年

3 李南沉;教育改革要抓住本质[N];中国教师报;2011年

4 记者 达娃;保质保量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工作[N];拉萨晚报;2012年

5 记者 张东;中国教育改革发展丛书首发[N];中国教育报;2012年

6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马维娜;谁影响了中国教育改革中的利益博弈[N];中国教育报;2012年

7 西安市教育局局长 李颖科;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教育改革成果[N];中国教育报;2012年

8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巡视员 刘自成;综合改革 教育改革的新方向新路径[N];中国教育报;2013年

9 耿银平;“不适应”给教育改革添动力[N];光明日报;2013年

10 本报驻曼谷记者 吴建友;泰国探讨教育改革[N];光明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朱丽;教育改革代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彭慧艳;舆论视野下的教育改革[D];安徽大学;2013年

3 李雅君;俄罗斯教育改革模式的历史文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霞;基于课程标准的教育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戴一中;台湾师资培育变革与当时社会背景之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6 段素菊;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美国公共基础教育改革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庞超;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瑞典基础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8 张永祥;知识观视野下的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妹芝;促进平等,,追求卓越[D];河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官明娟;九十年代美国克林顿的教育改革[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施晓林;评析现代美国第二次教育改革[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戴林;新世纪日本的教育改革[D];湖南大学;2008年

4 段伯升;成长电影中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对中国学校教育改革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菲;现代化进程中的教育改革[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6 李康;政府引导民众参与教育改革的机制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7 汤月荣;家庭在中美教育改革中作用和地位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8 高燕;论美国20世纪50、60年代的教育改革[D];内蒙古大学;2008年

9 李瑶;《学部官报》连载的《选译东西方各国书报》与清末教育改革[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10 单玉梅;洋务运动教育改革与明治维新教育改革之比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8627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8627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2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