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体育教学中的价值及实施策略
本文关键词:翻转课堂在体育教学中的价值及实施策略
【摘要】:基于教育学研究方法,在全面认识翻转课堂的内涵和实施流程的基础上,针对我国传统体育教学中存在的指导思想混乱、工具性与人文性失衡、个性与人本化的缺失、评价结果失真等典型问题,探讨了翻转课堂应用于我国体育教学的核心价值:实现了体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有助于精讲多练、实现了体育教学要素的优化组合、有助于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学生体育知识与技能的深度内化。最后提出了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的策略:注重在线虚拟教学平台的建设、创新评价机制、注重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养、避免将翻转课堂异化。
【作者单位】: 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
【关键词】: 翻转课堂 体育教学 价值探析 实施策略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10BTY029)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807.4;G434
【正文快照】: 源于美国林地公园高中的翻转课堂已经成为堂就是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过程的颠倒,从全球教育界的研究热点,2011年引入我国,随即在而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并对课堂时间地使教育界得到高度关注,部分学科对翻转课堂的探讨用进行重新规划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也被称为课如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叶波;;翻转课堂颠覆了什么——论翻转课堂的价值与限度[J];课程.教材.教法;2014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郎与;;基于翻转课堂模式下的中国文化教学改革研究——以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为例[J];才智;2015年30期
2 张小勇;李翠芹;;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审视[J];科教导刊(下旬);2015年05期
3 傅红英;;《出纳实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2015年21期
4 刘海军;;高校体育教学“翻转课堂”模式构建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5 任一丹;武亚男;尹航;;翻转课堂的实践研究及反思[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年12期
6 彭婷;;中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教学与管理;2015年24期
7 凌宏艺;;在《管理学原理》课程中推进“翻转课堂”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5年56期
8 郭文良;;翻转课堂:热点探因、价值分析与观念更新[J];江苏教育研究;2015年25期
9 王晨艳;李奎刚;;“翻转课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应用的价值与挑战[J];中国轻工教育;2015年04期
10 杨玲;;“翻转课堂”的有效组织[J];生物学教学;2015年1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卢强;;翻转课堂的冷思考:实证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08期
2 郭华;;新课改与“穿新鞋走老路”[J];课程.教材.教法;2010年01期
3 黎世法;;异步教学法研究与实践30年[J];课程.教材.教法;2013年09期
4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年04期
5 涂诗万;;内在超越:杜威教育思想独特的民主维度[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年03期
6 张跃国;李敬川;;“三四五六”:翻转课堂的操作实务[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立;体育教学模式群结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2 毛振明;关于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3 李树文;论体育教学的创新[J];吉林教育科学;2000年05期
4 林海鹏;关于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育评论;2000年01期
5 赵士元,丁素琴;中专体育教学的对比实验研究[J];教育探索;2000年11期
6 贺春翔;试论体育教学中精讲的几个特性[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7 方月胜,马力,郭伟;素质体育教学对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等的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8 高学民,侯盛明;体育教学难点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9 梁定邦,王文清,马成亮,薛孝恩;体育教学中实施健身教育的实验研究方案(四)[J];体育学刊;2000年02期
10 杨建平,贾丽芹;对我校体育教学改革10年的回顾与发展[J];体育学刊;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斌;;“尝试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A];2010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张淑芬;;冰上体育教学提问策略的探讨[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3 顾圣益;;对体育教学多结构系统和反馈模型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4 杜芸芸;;多媒体计算机辅助体育教学的几点思考[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5 彭小伟;;体育教学中层理论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6 方秀宠;孙东辉;卢景波;何伟;句伟;;当前体育教学改革存在的误区及其对策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7年
7 李云豪;;浅谈体育教学的创新[A];2014年9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8 肖亚玲;田静;;进一步深化我校航海体育教学改革[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9 韩有才;;和谐教育法运用于体育教学初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10 王玫;;学校体育教学与终身体育[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山东省济宁市永丰街中心小学 顾东方;体育教学优秀课的“十大特征”[N];中国体育报;2007年
2 山东省滕州市南沙河镇中学 张敏;体育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N];中国体育报;2008年
3 吴纪军 毕英杰;关于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N];莱芜日报;2009年
4 泰州市大冯初级中学 沈红芳;浅析体育教学中“配合意识”的培养[N];江苏教育报;2013年
5 贵州省兴义市第八中学 杨永秀;体育教学中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途径初探[N];经济信息时报;2014年
6 青化砭中学 刘开锋;体育教学初探[N];延安日报;2014年
7 汉滨区瀛湖中学 陈建涛;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的预防[N];安康日报;2006年
8 姜堰市白米中学 刘国霞;体育教学中学生交往能力培养初探[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9 周玉庄;体育教学创新四法[N];中国教师报;2007年
10 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 邵荣;体育教学安全“十要”[N];中国体育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羽;体育教学世界的生命回归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姜志明;中国体育教学的文化反思[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3 胡永红;有效体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可兴;生成性体育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邵桂华;体育教学的自组织观[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陈家起;体育教学的生命解读[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骆秉全;美与和谐[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曲新艺;学校体育教学问题的教育生态学诊断[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9 杨小明;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冯红静;对美国学校体育教学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宝龙;体育教学模式建构之理论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军;甘肃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现状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3 冷显志;体育教学原则体系重构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兴洪;体育教学有效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5 袁若薇;合肥市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2014年
6 刘晓冬;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对体育教学安全的影响分析与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7 蔡冬冬;对闽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若干问题比较研究[D];集美大学;2015年
8 周艳宇;成功体育教学基本特征的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9 王建涛;北京市211工程高校“三自主”体育教学模式实施效果及影响因素[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10 李闻宇;体育教学与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635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863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