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前教育论文 >

混龄班与同龄班幼儿同伴交往特点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8 21:32

  本文关键词:混龄班与同龄班幼儿同伴交往特点的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前我国的幼儿园主要以同龄编班的形式存在,混龄编班的模式也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提起混龄班,最先想到的就是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而同伴交往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起着成人无法取代的作用。因此,本研究在以往混龄教育及同伴交往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杭州市某幼儿园的3个混龄班和3个同龄班中179名幼儿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在自由游戏情境中对每个幼儿拍摄录像10分钟;此外访谈了这6个班级的12名教师及部分小朋友,且综合现场观察记录案例及幼儿的同伴提名,对收集到的数据从定量、定性两个维度进行比较,探索混龄班与同龄班幼儿同伴交往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主要运用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从幼儿的交往时间、次数、主动性等维度对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案例解读了混龄班与同龄班幼儿交往特点差异,结果发现:混龄班与同龄班幼儿同伴交往既存在共性也存在差异。首先,在共性上,混龄班与同龄班幼儿都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交往时间延长、次数变多,交往对象增多,且更加积极主动;两种班级中都是女孩的交往能力优于男孩,并且支配性更强。这主要与幼儿的认知水平、社会交往经验及性别角色认同等因素相关。其次,在差异上,混龄班幼儿的交往策略运用能力超过同龄班,同时混龄班幼儿交往次数、时间都多于同龄班幼儿,在交往中表现得更加积极主动;两种班级中的群体结构有差异,在角色定位上混龄班中“年龄”是角色定位的主要因素,在同龄班中则是在“能力”基础上进行公平竞争。这主要与幼儿园的班级组织形式、教师管理方式及幼儿个体差异有关。最后,本研究从完善幼儿园交往环境和创设丰富的家庭交往环境两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意在能使两种模式优势互补,让教师和家长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教育与指导,从而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幼儿 同伴 同伴交往 混龄班 同龄班
【学位授予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10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9
  • 1.1 研究综述9-16
  • 1.1.1 国内混龄教育的相关研究9-12
  • 1.1.2 国内幼儿同伴交往的研究12-13
  • 1.1.3 国外混龄教育的相关研究13-15
  • 1.1.4 国外幼儿同伴交往的研究15-16
  • 1.2 研究问题16-19
  • 1.2.1 问题来源16-17
  • 1.2.2 研究目的与意义17-19
  • 2.研究设计19-22
  • 2.1 研究对象19
  • 2.2 研究方法19-20
  • 2.2.1 观察法19-20
  • 2.2.2 访谈法20
  • 2.2.3 同伴提名法20
  • 2.3 研究假设20-21
  • 2.4 研究思路21-22
  • 3. 研究结果22-48
  • 3.1 混龄班与同龄班幼儿同伴交往特点的量化分析22-39
  • 3.1.1 交往总次数、总时间的比较22-25
  • 3.1.2 不同游戏情境中交往总时间、总次数的比较25-27
  • 3.1.3 交往对象的比较27-29
  • 3.1.4 交往主动性的比较29-31
  • 3.1.5 交往方式的比较31-33
  • 3.1.6 交往性质的比较33-36
  • 3.1.7 交往控制性的比较36-39
  • 3.2 混龄班与同龄班幼儿同伴交往特点的质性分析39-48
  • 3.2.1 同伴群体结构的比较39-40
  • 3.2.2 同伴间角色定位的比较40-41
  • 3.2.3 同伴交往策略的比较41-44
  • 3.2.4 问题解决方式的比较44-46
  • 3.2.5 同伴交往互动过程的比较46-48
  • 4. 讨论与分析48-57
  • 4.1 混龄班和同龄班幼儿同伴交往的共性48-50
  • 4.1.1 两组幼儿在同伴交往上的共性48
  • 4.1.2 共性产生的原因48-50
  • 4.2 混龄班和同龄班幼儿同伴交往的差异50-57
  • 4.2.1 两组幼儿在同伴交往上的差异50-51
  • 4.2.2 差异产生的原因51-57
  • 5. 结论与建议57-62
  • 5.1 研究结论57
  • 5.2 相关建议57-62
  • 5.2.1 挖掘幼儿园潜在交往资源58-60
  • 5.2.2 提供多样的家庭交往环境60-62
  • 6. 思考与展望62-63
  • 参考文献63-66
  • 致谢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牛玉柏;李占星;胡瑛;;混龄教育和同龄教育幼儿分享行为的对比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年01期

2 张霞,吕向宇;通过大带小活动培养幼儿的责任感[J];学前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3 武建芬;;幼儿同伴交往对其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J];学前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本文关键词:混龄班与同龄班幼儿同伴交往特点的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37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qianjy/2937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a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