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前教育论文 >

幼儿园集体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评价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6 07:22

  本文关键词:幼儿园集体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评价行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幼儿教师评价行为既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组成部分,又是师幼互动和师幼关系的重要形式,更是影响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有效性,启发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手段。本研究聚焦幼儿集体音乐教学活动情境下的教师评价行为研究,幼儿园音乐活动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的组成部分,属于美育范畴,对幼儿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鉴于音乐教学的特质,此方面的研究一直没有受到幼儿园教育研究的重视。本研究主要采用观察法和访谈法对幼儿园集体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评价行为进行了量和质的研究,讨论和分析了幼儿园教师音乐教学行为的特征,研究结果归纳如下:一、幼儿园集体音乐教学活动中的教师评价行为主要以肯定评价为主,否定评价为辅,以具体评价为主,简单评价为辅,采用教师主导,幼儿跟随的传统评价模式。二、幼儿园集体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个别评价与集体评价行为未达到显著性差异。三、幼儿园集体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言语评价和非言语评价达到显著性相关。四、不同教龄教师在非言语评价行为间有显著差异。五、言语评价是音乐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评价的主要形式,非言语评价行为主要作为言语评价行为的补充,强化言语评价行为效果。六、根据非言语评价行为的表现形式,非言语评价行为进一步分为表情评价、态度评价以及动作评价三个维度。七、在语料整理的基础上,概括出22种评价方法的指向类型。同时出现两种或以上评价形式复合运用的情况时有发生,多见于具体评价中。研究最后就实证研究的结论,结合对幼儿教师访谈内容的分析,总结幼儿园集体音乐活动中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特征并对当前评价现状、问题进行讨论和建议。
【关键词】:音乐活动 幼儿园集体音乐教学 教师评价行为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13.5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1
  • 第一章 绪论11-32
  • 1.1 问题提出11-13
  • 1.1.1 课程改革发展趋势的精神要求11
  • 1.1.2 幼儿园音乐教育实践发展的需要11-12
  • 1.1.3 教师评价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12
  • 1.1.4 个人兴趣12-13
  • 1.2 研究综述13-23
  • 1.2.1 幼儿的心理理论研究13-16
  • 1.2.2 教师评价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16
  • 1.2.3 教师评价行为类型及其划分标准16-18
  • 1.2.4 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问题研究18-19
  • 1.2.5 教师评价行为的策略研究19-20
  • 1.2.6 艺术领域下的教师评价行为研究20-22
  • 1.2.7 小结22-23
  • 1.3 核心概念界定23-25
  • 1.3.1 幼儿园集体音乐教学活动23-24
  • 1.3.2 教师评价行为及其相关概念24-25
  • 1.4.研究意义25-26
  • 1.4.1 理论意义25
  • 1.4.2 实践意义25-26
  • 1.5 研究假设26
  • 1.6 研究方案26-32
  • 1.6.1 研究方法26-27
  • 1.6.2 研究思路27-28
  • 1.6.3 研究设计28-29
  • 1.6.4 研究工具29
  • 1.6.5 资料的整理和分析29-31
  • 1.6.6 研究的伦理问题31-32
  • 第二章 结果与分析32-53
  • 2.1 幼儿园集体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评价行为的基本类型32-42
  • 2.1.1 个别评价与集体评价行为分析32-35
  • 2.1.2 言语评价与非言语评价行为分析35-42
  • 2.2 集体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评价行为的应用分析42-53
  • 2.2.1 教师评价方式的指向类型42-44
  • 2.2.2 教师评价方式的分布情况44-46
  • 2.2.3 教师复合评价行为46-47
  • 2.2.4 新手型教师与熟手型教师评价行为的比较47-53
  • 第三章 讨论与建议53-61
  • 3.1 幼儿园集体音乐教学活动的基本情况53
  • 3.2 集体音乐教学活动教师评价现状与问题53-56
  • 3.2.1 评价模式化,,评价标准多样,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兼顾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53-54
  • 3.2.2 评价主体单一,评价层次较低,指向模糊54-56
  • 3.3 教师评价行为的层次分析56-57
  • 3.4 注重评价种类的多元化及评价方式的多样化57-58
  • 3.5 关注幼儿教师评价行为的艺术性58
  • 3.6 教师评价行为差异的探讨——教师角色冲突与角色定位58-61
  • 第四章 结论与不足61-63
  • 4.1 研究主要结论61
  • 4.2 研究过程的不足61-63
  • 4.2.1 研究样本量过小61-62
  • 4.2.2 研究资料的真实性62
  • 4.2.3 研究结果的深入性62-63
  • 参考文献63-67
  • 中文部分63-66
  • 外文部分66-67
  • 附录一67-68
  • 附录二68-69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69-70
  • 致谢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任玉媛;;另一种评价——对一种信息技术课堂评价行为的反思[J];江苏教育研究;2009年14期

2 杨婷;;提高课堂言语评价行为的有效性研究[J];新课程(下);2011年02期

3 赵希斌;中小学生对教师评价行为知觉构成的研究[J];教育学报;2005年03期

4 高翔;杨远萍;;当前教师评价行为目标缺失及改进策略——分层次管理、差异性评价行为模式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08期

5 赵希斌;不同学段、年级学生对教师评价行为知觉的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04期

6 赵希斌;;中小学生对教师评价行为知觉特点的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07期

7 龚姬靓;;新课改下教师评价行为中的态度误区[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年06期

8 韩春红;;教师评价行为影响幼儿自我概念的形成[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7年03期

9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v泇

本文编号:3103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qianjy/3103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b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