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与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现实价值
本文关键词:研究与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现实价值
【摘要】:被宋庆龄誉为"万世师表"的陶行知先生,其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体现在三个方面: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是我国现代教育的宝贵遗产。在21世纪民族复兴、教育振兴的中国,它仍熠熠生辉。对于工作在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第一线的广大教育工作者,认真学习、切实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即研究与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是时代的呼唤和历史的使命。
【作者单位】: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
【关键词】: 研究 实践 陶行知教育思想
【分类号】:G40-092
【正文快照】: 上世纪初,中华民族于危亡多事之秋造就了一大批民族精英。其中有一批从海外学成归来的知识分子,怀着“教育救国”的理想,奋力开创中国现代教育事业。陶行知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他把“知行合一”观念引进我国现代教育思想,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活教育、大众教育理论和实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祥奔;;语文教学因多媒体的运用而精彩[J];快乐阅读;2011年12期
2 孙晓菊;;合作学习的基本理论与实践[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08期
3 陈岩;;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4期
4 黄文锋;;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7期
5 李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常见的误区与对策之我见[J];青年文学家;2011年14期
6 蔡中华;;爱国主义教育及其机制研究[J];实事求是;2011年04期
7 高淑霞;;自主化班级管理的尝试[J];新课程(教研);2011年07期
8 张育人;;当代教育价值的选择:教育回归生活世界[J];神州;2011年17期
9 王合生;;对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的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10 杜晓洋;刘青;;智能教学系统现状及相关技术的研究[J];华章;2011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光富;张宏菊;;赠地学院对美国农业的贡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0)——外国教师教育史、职业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续润华;;滕大春论外国教育史研究——纪念滕大春先生逝世五周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张大均;;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模式及其实施策略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方晓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的思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5 孙爱东;;浅析安全管理积分制考核的创新与实践[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刘和润;;《发挥网络技术优势,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实验中期报告[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刘淑萍;;大学生和职业青年的人格特征的比较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曲铁华;马艳芬;;论丁文江的科学教育思想与实践[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李云;;让人文精神在素质教育中闪光[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10 胡松妹;;自主探究式心理健康教学初探[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田源;《教育:实践与方略》序[N];青海日报;2000年
2 杨武;“四会”并举实践领先[N];光明日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鲍东明;观念虽新 更需实践[N];中国教育报;2002年
4 诸暨中学校长 潘国权;德育教育: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实践[N];浙江日报;2000年
5 记者 夏斐 通讯员 吴长亮;创新素质实践行:武汉素质教育新“抓手”[N];光明日报;2002年
6 ;我对教育的理解与实践[N];深圳商报;2002年
7 谭永生 陶丽 蒋瑜;“三下乡”要有的放矢[N];中国教育报;2000年
8 赵世超 刘惊铎(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学校德育改革的实践着力点[N];中国教育报;2000年
9 记者 唐景莉;教育决策和实践迫切需要理论指导[N];中国教育报;2000年
10 马雪青 赵粉梅;“减负”与“创新”[N];人民政协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树德;当代课程改革成功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颖夫;晏阳初“平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王卫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刘向荣;科南特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5 邓涛;教师专业合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丁林兴;“营造书香校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7 李海英;协商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杨;信息技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古吉慧;初中心理素质训练课教学策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肖谦;株洲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4 洪宇平;福建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5 翁静;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6 褚慧;榜样教育有效性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7 黄溅华;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肖丽群;江泽民教育思想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雨生;詹姆斯·华特士生命教育理论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10 鲁春华;班主任权力失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744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074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