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本文关键词:合肥市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心理健康问题 归因风格 生活事件 社会支持 高中生
【摘要】:目的:了解高中生焦虑、抑郁和强迫心理症状的流行状况及特征,探讨高中生焦虑抑郁强迫症状共存与归因方式、生活事件及社会支持水平等因素的关系,为进一步开展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干预研究提供依据。 方法:以合肥市某所重点高中的5151名在校高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普查的方式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评定。采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焦虑自评量表(SAS)和Maudsley强迫症状问卷(MOCI)分别对高中生的抑郁症状、焦虑症状和强迫症状进行调查。采用1:2匹配的病例对照设计方法,从合肥市某重点高中选取60名抑郁焦虑强迫症状共存的高中生为病例,按照1:2匹配设计选择同性别、同班级的无抑郁焦虑强迫症状的120名高中生作为对照。采用儿童归因风格问卷(CASQ)、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幸福定位问卷(OHQ)及自编问卷分别对高中生的归因风格、生活事件频度、社会支持水平及幸福方式等对抑郁焦虑强迫症状共存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 结果: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为33.9%(1729/5103),其中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7.1%,焦虑症状检出率为7.7%,强迫症状检出率为10.5%,以及抑郁焦虑症状共存检出率为6.3%,抑郁强迫症状共存检出率为4.7%,焦虑强迫症状共存检出率为2.0%,焦虑抑郁强迫三种心理症状共存检出率为1.6%;在性别比较上,抑郁、焦虑和强迫症状检出率均表现为女生高于男生,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学习成绩比较上,成绩排名落后的学生在抑郁、焦虑和强迫症状检出率上均高于成绩排名较前的学生,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年级比较上,抑郁和焦虑症状检出率均表现为高三年级最高,与高一、二年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父母文化程度比较上,父母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的学生在抑郁症状检出率上高于父母文化程度为中学或中专、大专及以上的学生,而在强迫症状检出率上父母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的学生高于父母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中学或中专的学生,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1:2配对的Logistic回归单因素分析显示,学习成绩中下等及后5名的高中生有抑郁焦虑强迫症状共存的危险性分别是前五名高中生的11.312倍和21.997倍;PmB与PvB评分每增加1~2分出现抑郁焦虑强迫症状共存的危险性分别增加2.729倍和9.899倍;生活事件评分四分位等级每增加1等级出现抑郁焦虑强迫症状共存的危险性增加4.678倍;社会支持评分四分位等级每减少1等级出现抑郁焦虑强迫症状共存的危险性增加2.288倍;在“追求意义”方面,“投入较少”组高中生出现抑郁焦虑强迫症状共存的危险性是“投入较多”的13.889倍,而在“胜利导向”方面,“投入较多”组高中生出现抑郁焦虑强迫症状共存的危险性是“投入较少”的5.769倍。1:2配对的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表明,PmB、PvB、生活事件及社会支持与高中生抑郁焦虑强迫症状共存相关联。 结论: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广泛存在,探讨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应关注不同高中生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特征;负性生活事件可能促进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积极培养学生乐观的归因风格以及提高其社会支持水平,有助于降低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关键词】:心理健康问题 归因风格 生活事件 社会支持 高中生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844.2
【目录】:
- 中文摘要7-9
- 英文摘要9-11
- 研究背景11-16
- 参考文献13-16
- 研究之一 某校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横断面调查16-32
- 中文摘要16-17
- 英文摘要17-18
- 前言18
- 对象与方法18-20
- 结果20-29
- 讨论29-30
- 结论30
- 参考文献30-32
- 研究之二 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32-48
- 中文摘要32-33
- 英文摘要33-34
- 前言34
- 对象与方法34-38
- 结果38-44
- 讨论44-45
- 结论45
- 参考文献45-48
- 个人简介48-50
- 致谢50-51
- 综述51-60
- 参考文献55-60
- 附录1:横断面研究调查表60-64
- 附录2:病例对照研究调查表64-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雍珂;;安顺市民族中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徐延春;打造高中生的语文情结[J];语文学刊;2002年04期
3 高雄;;成长的感悟[J];翠苑;2002年Z1期
4 黄祥祥,杨翠娥;湘西自治州苗族高中生人格特征的调查研究[J];民族论坛;2005年04期
5 孙录,赵静波,梁军林,张玉娟;高中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通径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年02期
6 周樟钰;;一生有你[J];野草;2005年06期
7 雷泉;易文涛;;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6年23期
8 陈作松;季浏;;不同锻炼情境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的实验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9 张玮;;泡泡情结[J];美文(少年散文);2007年01期
10 童巧平;洪志忠;;TARGET模式:激发高中生英语学习动机[J];现代教育科学;2007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冼远方;;高中生化学学习兴趣影响因素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张焕;尤扬;;高中生英语自我效能感与英语成绩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安蕾;;武汉市高中生亲子沟通特点及其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刘萍;;职业刻板印象、职业兴趣和性度对高中生职业选择的影响[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竺航;;对奉化市高中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分析[A];浙江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6 章荣华;陈卫平;祝一虹;楼晓明;刘立群;丁钢强;;浙江省高中生网络成瘾的心理社会因素研究[A];2007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高峰论坛资料汇编[C];2007年
7 杨颖;刁俊荣;吕锋;;高中生抑郁情绪与述情障碍的相关性分析[A];二零零四年度全国精神病专业第八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8 尧国靖;;高中生A型人格与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张晖;沃建中;刘彩梅;;高中生人格量表常模的制定[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杨国顺;;高中生体质与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柯冬林 通讯员 陈军 魏洁群;劲牌公司再向灾区施善举[N];湖北日报;2008年
2 邹兰 张彩霞;高中生也同居?[N];中国妇女报;2004年
3 上海市延安中学 孙丹青;高中生喜欢什么音乐?[N];音乐周报;2000年
4 本报驻京记者 王乐;我们的孩子可能表现更糟[N];文汇报;2009年
5 记者 郭小伟 实习生 杨清媛;我市1800多贫困学生圆了求学梦[N];重庆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王柏玲;“以柔克刚”型校长受青睐[N];文汇报;2009年
7 记者 郑晋鸣;南京高中生有了博士生导师[N];光明日报;2010年
8 记者 胡德荣;中国高中生自我评价较高[N];健康报;2011年
9 记者 益西加措;去年八十名大学生一百名高中生受到资助[N];西藏日报;2004年
10 南京田家炳高级中学 耿若蕾;让每一位高中生都爱上物理[N];江苏教育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桢;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中的表征与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陈君;高中生自杀意念的易感性—应激模型:多时段追踪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严文法;高中生科学本质观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郭蕊;高中、中专生非法药物滥用特征及CMER干预模式的短期效果评价[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苏煜;运用自我决定理论对高中生体育学习缺乏动机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蔡泳;学校为基础的沿海城市高中生预防艾滋病同伴干预效果及ROCCIPI策略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杨俊敏;维汉大、中学生体育目标定向、身体自尊、社会性体格焦虑、主观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丁村成;台湾高中课程机率统计教与学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田宝;高中生考试焦虑影响考试成绩的模式和对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10 苏雪云;超常高中生自我意识及其对情绪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洁;合肥市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2 马宏伟;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吕红群;高中生外语学习观念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4 郑春花;高中生化学信息迁移题的表征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5 陈家文;高中英语阅读策略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6 蔡良;高中书册阅读教学形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黄定超;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8 凌霞;贫困县高中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陈莉;浅论高中文言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10 郭敬莉;培养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775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077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