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正学堂与贡桑诺尔布的教育观
本文关键词:崇正学堂与贡桑诺尔布的教育观
【摘要】:在清末民初内蒙古赤峰喀喇沁右旗兴办的崇正学堂是百年老校,其体现了清末民初蒙古族的革新家贡桑诺尔布启发民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担任多年校长的邢致祥先生身体力行,积极实践了贡桑诺尔布的教育思想。崇正学堂为蒙古族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材,在蒙古族近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为近代东部蒙古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作出了贡献。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关键词】: 崇正学堂 贡桑诺尔布 教育观
【分类号】:G529
【正文快照】: 崇正学堂位于内蒙古赤峰市王爷府镇,是现在的王爷府中学的前身。崇正学堂是一座有着一百年历史的老校,是内蒙近代文化发源地之一。在蒙古族的近代史和蒙古族的教育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崇正学堂的创建与蒙古族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贡桑诺尔布的倡导和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平;;从草原亲王府看草原文化的历史传承和旅游价值[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11期
2 晋隆冈;梁卫东;;近三十年来国内内蒙古近代史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陈亚洲;论喀喇沁亲王贡桑诺尔布[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乌云陶丽;贡桑诺尔布与民族学校音乐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5 李玉伟;北洋政府的民族政策与内蒙古的民族问题[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4年02期
6 周靖程;贡桑诺尔布民族意识的困惑与沉浮[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7 白润生;蒙古族新闻出版业简介[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4年05期
8 佟佳江;宾图王棍楚克苏隆卒年得年考[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3年02期
9 白拉都格其;僧格林沁等蒙古王公的出生日期问题——兼谈忌讳生日的蒙古族旧俗[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10 白拉都格其;贡桑诺尔布生卒日期考[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建军;;清末资政院时代的蒙古议员及其活动——以《大公报》所载史料为中心的考察[A];蒙古史研究(第十辑)[C];2010年
2 张汉君;吴汉勤;;喀喇沁王府历史与建筑规制探析——兼议清代封爵制度与京师王府实例之比照[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下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杨建国;乌力吉;;论贡桑诺尔布的思想源流及其在近代蒙古史中的影响[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下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白拉都格其;;近代内蒙古史史料的突出特点——以著名王公贡桑诺尔布的史料为例[A];少数民族史及史料研究(三)——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5 卢明辉;;辛亥革命与蒙古地区的“民族运动”[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C];1981年
6 卢明辉;;辛亥革命与蒙古地区的“民族运动”[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1)[C];1981年
7 ;未收入本《选集》的论文目录[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1)[C];1981年
8 讷古单夫;;特睦格图——蒙文铅印的开创者[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0)[C];198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孙伟 王慧翔;王爷府中学三张“名片”扮靓百年老校[N];赤峰日报;2010年
2 通讯员 孙伟 王慧翔;王爷府中学三张“名片”扮靓百年老校[N];赤峰日报;2010年
3 通讯员 孙伟 王慧翔;王爷府中学三张“名片”扮靓百年老校[N];赤峰日报;2010年
4 通讯员 孙伟 王慧翔;王爷府中学三张“名片”扮靓百年老校[N];赤峰日报;2010年
5 通讯员 孙伟 王慧翔;王爷府中学三张“名片”扮靓百年老校[N];赤峰日报;2010年
6 通讯员 孙伟 王慧翔;王爷府中学三张“名片”扮靓百年老校[N];赤峰日报;2010年
7 通讯员 孙伟 王慧翔;王爷府中学三张“名片”扮靓百年老校[N];赤峰日报;2010年
8 通讯员 孙伟 王慧翔;王爷府中学三张“名片”扮靓百年老校[N];赤峰日报;2010年
9 通讯员 孙伟 王慧翔;王爷府中学三张“名片”扮靓百年老校[N];赤峰日报;2010年
10 通讯员 孙伟 王慧翔;王爷府中学三张“名片”扮靓百年老校[N];赤峰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白南定;民国初期东蒙古局势[D];内蒙古大学;2010年
2 塔鸽塔;关于二十世纪前半期日本留学的蒙古学生的考察[D];内蒙古大学;2010年
3 张艳华;论贡桑诺尔布教育活动的特点[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044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104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