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教育等级性与收入差距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7 21:32

  本文关键词:教育等级性与收入差距相关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等级性 收入差距 相关性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日新月异,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伴随着人均收入不断提高的同时,贫富差距逐渐被拉大的现状也越来越明显,同时也越来越棘手。这一点可以从我国近些年的基尼系数中得到证实。而且贫富差距已在社会的不同阶层中、社会各行业间以及地域之间普遍存在。如此这些已然成为当今社会各个阶层最为关注的热点中的热点。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收入分配制度中存在不合道理的方面。若这一问题继续恶化,必然会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健康发展,连带出很多对我国发展不利的问题。 面对这样一个影响社会稳定且影响我们国家积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的问题的出现,我们必须从实际情况入手,看清问题的本质并对症下药,从根源上来解决问题。换而言之就是从收入分配角度入手,解决日益扩大的收入差距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有很多,学术界中也已经针对收入分配问题有了非常全面的理论基础。本人认为教育的等级性是影响收入分配各因素中的最为重要的一个,同时教育又是人力资本存量产生的最主要来源。当代中国的经济体制结构中,知识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最根本因素,其他各因素均由知识所创造以及衍生过来。知识我们又可以理解成为教育资本,是形成人力资本的最重要途径。因此,影响收入分配的最根本因素可以看成是劳动者所受教育的多少以及受教育的程度的多少。一般情况下,教育划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研究接受不同等级的教育的劳动者其收入分配状况的不同。通过研究发现,劳动者所受教育的等级性高低决定劳动者收入水平的高低。所以改变劳动者受教育的年限及程度便是改善收入分配不均的最根本之所在。 根据上述原因,本文引入教育等级性这一概念,根据受教育者所受教育的年限以及受教育的程度,计算出受教育这所承载的创造社会财富能力的多少,以此来衡量受教育者在收入分配问题上所占有的分量的多少。本文从教育等级性的角度入手,深入分析教育等级性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力求从根源上解决教育公平的问题,积极构建和谐社会下的教育公平,从而改善收入差距的进一步被拉大,促进社会主义公平。
【关键词】:教育等级性 收入差距 相关性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520;F124.7;F22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9
  • 1.1 论文写作背景、目的及意义10-12
  • 1.1.1 论文写作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5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2-14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4-15
  • 1.2.3 国内外现状评述15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写作思路15-17
  • 1.3.1 主要内容15-17
  • 1.3.2 研究思路17
  • 1.4 创新之处17-19
  • 第2章 我国教育等级性与收入差距现状分析19-37
  • 2.1 相关概念19-24
  • 2.1.1 教育与教育等级性19-21
  • 2.1.2 收入与收入差距21-24
  • 2.2 我国居民受教育程度现状分析24-25
  • 2.3 我国收入分配不均的现状25-29
  • 2.4 我国教育等级性与收入分配之间的相互关系29-36
  • 2.4.1 教育等级性影响收入状况的理论依据29-31
  • 2.4.2 教育与收入之间的关系31-33
  • 2.4.3 教育等级性差异对收入分配的影响33-36
  • 2.5 本章小结36-37
  • 第3章 教育等级性与收入差距两者关系模型推导37-48
  • 3.1 基于生产函数模型的收入与教育等级关系分析38-40
  • 3.2 收入分配差距的相对平衡状态分析40-43
  • 3.2.1 借贷状况的相对平衡状态40
  • 3.2.2 个人选择的最佳状态40-43
  • 3.3 代际间财富状况的分布变化对教育和收入的影响43-46
  • 3.4 本章小结46-48
  • 第4章 黑龙江省教育等级性与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48-59
  • 4.1 方法选取49-50
  • 4.2 数据的选取及相关检验50-52
  • 4.2.1 数据的选取50-51
  • 4.2.2 单位根检验51-52
  • 4.2.3 协整检验52
  • 4.3 教育等级性对收入差距协整性分析52-57
  • 4.3.1 教育等级性对收入差距的影响52-55
  • 4.3.2 义务教育对收入分配的影响55-57
  • 4.4 本章小结57-59
  • 第5章 基于教育等级性的均衡收入分配对策建议59-64
  • 5.1 政府继续扩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59-60
  • 5.2 对现有的政策,制度进行进一步的合理化调整60-61
  • 5.3 对教育体制本身的合理化改革61
  • 5.4 中等教育,中职教育需要进一步的公共化,普及化61-62
  • 5.5 调整高等教育投资比例62-63
  • 5.6 本章小结63-64
  • 结论64-66
  • 参考文献66-6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69-70
  • 致谢70-71
  • 附录171-72
  • 附录2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建华;;我国收入分配不平衡问题探析[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低工资人群和最低工资政策[J];上海经济;2011年08期

3 ;声音[J];温州人;2011年11期

4 靳全胜;;建立企业职工收入正常增长机制探析[J];新疆社科论坛;2011年03期

5 李永刚;;中国碳税风险与碳税设计[J];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04期

6 王芳瑜;;从税收公平原则解读我国《个人所得税法》中以工薪阶层为主要纳税主体的不足[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7期

7 魏浩;刘吟;;对外贸易与国内收入差距:基于全球125个国家的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11年08期

8 李小胜;;中国城乡居民代际收入流动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1年09期

9 易培强;;增长动力·消费需求·收入分配——三论扩大消费需求的关键:调整分配格局[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应枢廷;黄应绘;;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探析——以重庆为例[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秀玲;柳杨;;政府行为外部性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化研究[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福建师范大学代表论文集[C];2006年

2 扈兵;;收入分配的新理念:初次分配也要注重公平[A];湖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陈永志;任力;;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与居民收入差距问题探讨[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4 谢小贵;高永;;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控[A];科学发展观与劳动保障问题研究[C];2005年

5 梅翠;;我国各地区居民收入差距及其对消费的制约[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韩翠翠;;基于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我国收入差距问题研究[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延安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杨爽;;从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看行业间收入分配的不公平[A];《资本论》与贫困问题研究——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张勇格;;试论就业对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积极作用[A];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李实;;中国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及协调发展[A];政府转型与统筹协调发展——2004中国改革论坛论文集[C];2004年

10 朱芳漪;;基于马克思的消费理论浅析我国消费需求不足问题[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第2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卫志民;“收入新政”不应回避收入差距根源[N];经理日报;2010年

2 李实 罗楚亮 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与贫困研究中心;我国公共政策对收入分配影响评价[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余闻;改革收入分配是一个系统工程[N];学习时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游,

本文编号:11053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1053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3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