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应对幽默和社交焦虑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应对幽默和社交焦虑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摘要】:探讨大学生应对幽默、社交焦虑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选用应对幽默量表、社交焦虑量表和SCL-90问卷,对6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是应对幽默与大学生社交焦虑呈负相关,即应对幽默水平有助于减轻社交焦虑;社交焦虑水平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相关,社交焦虑水平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差。因此,应对幽默水平作为一种应对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正面影响。
【作者单位】: 常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关键词】: 大学生 幽默感 心理健康 社交焦虑
【基金】:常州大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会课题(09LLSJ-09)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一、引言幽默的语言使人心情舒畅,心灵渝悦,使个体的身体和心理达到一种放松的状态,有助于身心健康。具有较强幽默感的个体比那些较低幽默感的个体报告出明显更好的健康!”。在快节奏的当代,各方面的压力扑面而来,,如何合理、高效地化解这些压力对个体身心健康的影响,就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国海,Rod A.Martin;应对幽默量表在354名中国大学生中的初步测试[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国海;Rod A.Martin;;大学生幽默风格与精神健康关系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7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郑永廷,银红玉;试论人的信息异化及其扬弃[J];教学与研究;2005年06期
2 李德,曾立荣,黄有梅;浅论大学生网络道德主体性的失落及其重塑[J];兰州学刊;2004年02期
3 邢亮;王芳;;信息异化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J];探索;2006年05期
4 温忠麟,侯杰泰,张雷;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比较和应用[J];心理学报;2005年02期
5 张轶文;甘怡群;;完美主义对抑郁的影响及人格的调节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年04期
6 刘贤臣,刘连启,杨杰,柴福勋,王爱祯,孙良民,赵贵芳,马登岱;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7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国海;吴文娟;刘奕彤;;幽默感问卷SHQ-6的初步测试[J];校园心理;2009年05期
2 郑莉君;顾黎娜;张宝强;;大学生气质类型与幽默风格的关系研究[J];健康研究;2011年04期
3 陈世民;孙配贞;郑雪;;高校生幽默感问卷编制及信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年02期
4 林凌敏;;大学生应对幽默和社交焦虑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赣江;幽默是“良药”[J];知识就是力量;1999年12期
6 陈依娜;;寓教于乐促发展——论幽默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J];二十一世纪教育思想文献;2007年01期
7 张莹瑞;佐斌;;幽默的心理学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年04期
8 陈煦海;黄希庭;;幽默感研究述评[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9 宗先波;;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其辅导[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10 陆建兰;曾能毅;;浅议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希庆;;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留言分析[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2 陈其华;;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艾滋病分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董海婧;褚宇帆;;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迟立忠;周湘文;;大中学生身体自尊的发展特点及其与整体自尊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丁秀玲;韩力争;冯玉州;;大学生的人格描述与心理健康教育[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6 江雅;黄希庭;;大学生自我价值感和焦虑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杨心德;蔡李平;张莉;;大学生日常生活事件压力指数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闫琼;王有智;;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我和谐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韩红艳;;大学生网络交往研究综述[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柳春香;;大学生自我价值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桑红;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常用办法[N];四平日报;2006年
2 周慧虹;就业大学生别被心理不适应难倒[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3 蔡曙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与预防[N];光明日报;2006年
4 记者 苏雁邋通讯员 陆炜;专家呼吁尽快拆除心理“一米线”[N];光明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朱伟光邋通讯员 张世英;关注大学生抗挫折教育[N];光明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杨岩泽 实习生 白宇飞;众多压力困扰高校学子[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7年
7 实习生 周晨昕 记者 姜澎;两个好消息 不要一块说[N];文汇报;2005年
8 本报实习记者 张杭;“6·25”大学生杀人事件心理调查[N];北京科技报;2005年
9 李舒蕊;“三个和尚”为何没水喝[N];大众科技报;2006年
10 教育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邋执笔 柯狄祖;如何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素质[N];光明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梅;幽默感对压力的调节作用:效果及其机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梅松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朱艳新;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结构、特点及有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佳川;体育锻炼对降低大学生自卑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6 李力红;大学生言语、表象认知风格个体在记忆系统中信息表征偏好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7 李j;身体锻炼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马嵘;不同运动方式和情境对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影响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高宏杰;15FQ~+量表中文版的修订及初步应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10 魏义梅;大学生抑郁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应对干预[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兰岚;大学生幽默特质与创造力特质的相关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2 曾成义;大学生焦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胡凛;大学生自杀倾向的心理预防和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4 高迎浩;大学生愤怒情绪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5 阳柳青;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孙竟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7 杨雪龙;大学生自杀风险因素评估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8 石晓勇;大学生性别角色态度与成就动机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9 杨琳娜;大学生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10 冯红霞;体育院校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特点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11072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107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