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论我国课程改革政策评价的解放

发布时间:2017-11-01 06:28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课程改革政策评价的解放


  更多相关文章: 课程改革 政策评价 政治性评价 教育性评价


【摘要】:长期以来,流于形式的课程改革政策评价使人们逐渐忽略评价本身的教育性与实用性功能,而屈从于评价活动作为一种行政监督或控制的审查性、政治性属性。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实践的深入,我们日益发现课程改革政策评价更应该成为内在于改革过程的学习与发展的重要机制,为提升与深化课程改革的运作水平提供重要依据。这种转向意味着我们需要解放既定的关于课程改革政策评价的属性认识,从我国新课程改革政策评价的现实经验与问题出发,关注评价活动应有的基本规范与趋势,从根本上优化我国课程改革政策评价,切实推动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关键词】课程改革 政策评价 政治性评价 教育性评价
【基金】:浙江省教育厅2009年度科研计划项目《我国课程政策运作的权力生态及其现实优化》(项目编号:Y200906780)研究成果 浙江大学社会科学学部"启明星计划"的资助
【分类号】:G423
【正文快照】: 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课程改革的失败让研究者开始关注课程改革实施的重要性,课程改革政策研究的重点开始转向“趋后倾向”时期,即政策的执行与评价、政策的调整与终止阶段。从那时开始,课程改革政策评价就同课程改革政策实施一起,频繁地进入我们的研究视野。然而,也正是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马云鹏,唐丽芳;新课程实施的现状与对策——部分实验区评估结果的分析与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2 肖远军,,李春玲;政策评价概念探析[J];理论探讨;1995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孔珍;洪成文;;教育政策模型的比较研究——政策主体和政策环境的视角[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2 崔成学,黄亨奎;中日韩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若干比较[J];东疆学刊;2004年04期

3 赵强;;桂东南地区教师对新课程的教学适应性调查研究[J];广西科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黄明东;关于我国教育中解制与规制问题的探索[J];河北法学;2004年07期

5 孔凡哲;;数学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困惑及若干对策[J];湖南教育;2006年15期

6 孙天华;决策系统的有效整合与降低摩擦成本的关系——对我国公立大学决策机制的分析[J];经济经纬;2004年04期

7 易森林,欧阳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反思[J];现代教育科学;2005年10期

8 张家军,靳玉乐;论课程政策评价模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07期

9 刘培树,杨润勇;农村区域教育政策运行中的失范和失效问题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23期

10 容中逵;;口号、呼吁抑或行动、落实——论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三条基本保障[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怀柱;;删繁就简 感知生活[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2 张惠琴;;小学教师认知与实施新课改方案的调查研究[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涂怀京;新中国中小学教师法规研究(1949—2000)[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陈立鹏;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3 蔡春;在权力与权利之间[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姜月;遮蔽与解蔽[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赵爽;教育政策合法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石长林;中国教师政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7 周小虎;利益集团视角下的美国教师组织对教育政策影响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孙艳霞;教育政策道德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薛国凤;冲突与和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赵宁宁;寻找教育政策制定的研究基础[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书霞;吉林省生态省建设土地利用政策评价[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黄晓昆;综合理科课程的教学与科学素养培养[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3 陈智博;中学生物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王映;英国“直接拨款公立学校”政策制定过程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何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郭洁;新中国高等教育专业结构改革的历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红柳;我国科学课程实施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8 宋楠;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创新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刘磊;“新课改”中教师压力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10 汪鸿;新课程实验在贫困地区推进中的教师适应性问题研究——以甘肃省陇南地区为例[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樊改霞;国家课改实验区课程评价在农村学校的调查研究[J];甘肃农业;2003年02期

2 高凌飚;基础教育教材评价体系的构建问题[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3 吴刚平;课程资源的理论构想[J];教育研究;2001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戚业国;面向21世纪西方大学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展望[J];吉林教育科学;1996年07期

2 沈勉荣;课程改革与教育观念的转变[J];上海教育科研;1996年01期

3 靳世荣;国外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方向与重点[J];外国教育研究;1999年04期

4 赵嫒菊;职业学校课程改革势在必行[J];贵州教育;2000年11期

5 赵绪平 ,邢德昌;从新一轮课程改革看师生关系走向与定位[J];黑龙江教育;2001年Z2期

6 黄丽青;课程改革 势在必行——小学课程设置探微[J];现代教育论丛;2001年02期

7 魏晓彦;段长江;;谈个性化教育与课程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1年28期

8 亓殿强,许爱红;山东省第四次省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工作会议综述[J];山东教育科研;2002年06期

9 郭立芹;实施新会计制度后会计专业课程改革初探[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10 张学杰;对我省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中一些问题的认识与思考[J];贵州教育;2004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覃文洁;程颖;;大学生现代设计方法应用能力培养的探索——现代设计方法课程教学的改革[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邓晖;郭祥瑞;;土木工程专业《测量学》课程改革探讨[A];广东省测绘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5年

3 赵金平;;关于高中阶段开发校本课程的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4 贺玲芳;;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初探[A];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1)[C];2008年

5 孟黎清;;充分发挥教师在材料力学课程改革中的主动性[A];世纪之交的力学教学——教学经验与教学改革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6 张义忠;张克猛;范晓军;;当前理论力学课程改革中的几个问题与对策[A];世纪之交的力学教学——教学经验与教学改革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7 王芳;;《电子技术》课程改革与教师观念的更新[A];2005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董节英;;建国初期高等学校的课程改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9 赵秋菊;;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发展状况与课程改革的措施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10 阎乐林;宋智敏;;从对往届毕业生的调查看高职药学专业课程改革的必要牲[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教育体育局 侯清s±钗

本文编号:11256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1256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3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