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论语》教育思想之再探讨

发布时间:2017-12-09 18:10

  本文关键词:《论语》教育思想之再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孔子 万世师表 论语 教育思想 素质教育


【摘要】:万世师表孔子的教育思想丰富、深刻、系统,它集中体现于《论语》之中。其中的育才济世、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德才兼备、学行并重的教育内容,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发愤忘食、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温故知新、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等对当今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有所裨益,对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有所启迪。
【作者单位】: 北华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G40-092
【正文快照】: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是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被后世尊称为万世师表。他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套具有创造性和启发性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孔子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记载他和弟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论语》中,研究它对当今深化教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任选光;从《论语》看孔子道德教育的思想方法[J];船山学刊;2001年03期

2 李宝福,牟伯永;试论《论语》中的情感教育因素[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振华;;颜之推异于先秦儒家的孝亲观[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庄英海;;谈孔子的理想人格观[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8期

3 杨振华;;颜之推异于先秦儒家的孝亲观[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袁恩培;何明;;论中国艺术设计之中庸精神[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5 孙翊泷;;浅析中庸思想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06期

6 邬江峰;杨振华;;论颜之推的孝亲观[J];沧桑;2010年12期

7 周丁力;;“君子如水”:苏轼人格模式探析[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8 李勇;;毛泽东辩证思想:中国传统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年12期

9 唐智松;;我国重点大学校训价值取向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06期

10 王宏伟;;古希腊城邦政治伦理之中的中庸精神初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冬梅;行政人格及其塑造[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傅暮蓉;查阜西琴学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3 程海荣;消费伦理观的历史演进与时代变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俊杰;试论中庸诗歌翻译观的构建[D];河南大学;2010年

5 吴钧;论中国译介之魂[D];山东大学;2008年

6 彭柏林;道德需要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丁雪枫;道德正义论[D];东南大学;2005年

8 黄永健;艺术文化论—艺术在文化价值系统中的位置[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9 赵成;生态文明的兴起及其对生态环境观的变革[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10 陶红;蚕丝文化传承中教育功能分析[D];西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娟;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及其实践[D];山东大学;2010年

2 唐舜尧;行政承诺的困境与因应之策[D];中南大学;2010年

3 张富强;天水胡氏民居的文化及审美意蕴[D];中南大学;2009年

4 李勋;儒学与基督教伦理道德思想比较[D];延边大学;2009年

5 王慧英;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姚轶琳;90后青少年仁爱教育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段宏亮;儒家君子人格与现代公民教育[D];长安大学;2008年

8 徐圆圆;建构和谐社会背景下中小学校长职业道德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美弟;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宋雪莲;孔子教育方法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新才;马丽丽;胡红梅;;孔子教育思想探析[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07年04期

2 刁彩霞;孙冬梅;;从《论语》看新课改对孔子教育思想的回归[J];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19期

3 陈发明;康清莲;;孔子教育思想延伸的当代四大教育支柱[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王英丽;;试论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启示[J];现代交际;2011年06期

5 纪川;;试谈孔子的教育思想[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02期

6 储秀彦,王计军;孔子教育思想中的素质教育[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何楠;;从子贡管窥孔子教育思想[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6期

8 张海育;;孔子教学思想与素质教育[J];青海师专学报;2006年06期

9 宋泽华;;品读《论语》:谈孔子教育思想与语文素质教育[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09期

10 张春梅;;由《论语》中追问方式看孔子的教育思想[J];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洪顺;;尝试教育思想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2 葛荣晋;;孔子论“仁”及其现代价值[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3 王艾宇;;“五常”重评[A];《国学论衡》第一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1998年

4 孔德宏;;孔子的教育思想与当前的素质教育[A];孔学研究(第四辑)[C];1998年

5 孔令琼;;论孔子“有教无类”教育思想中的和谐要义[A];孔学研究(第十二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李奥烈;;孔子的教育思想与高等教育的改革[A];孔学研究(第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第三次孔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7 陈德安;;大同思想不是孔子的教育思想,而是汉儒的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冀名峰;;《论语》“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章辨析及其社会实践意义[A];儒学的当代使命——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9年

9 栾贵川;;君子不器[A];儒学的当代使命——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9年

10 马德邻;;孔子美学思想再评价[A];《与孔子对话——新世纪全球文明中的儒学》——上海文庙第二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丹丹 徐寿松;“孔子热潮”:是“流行”还是“回归”[N];中国改革报;2007年

2 周勇;跟孔子学当老师[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郑张尚芳;“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应如何理解[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4 王扉;当代人如何读经辨惑[N];人民日报;2010年

5 南补习;论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N];青海日报;2000年

6 ;“孔子热潮”:何来?何去?[N];宁夏日报;2007年

7 江怡;鲜为人知的另一个孔子[N];中华读书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石岩;《论语》半部治天下 傅佩荣讲孔子[N];南方周末;2007年

9 金池;《论语》中孔子说的“女子”并非指“女人”[N];北京日报;2006年

10 侯松峰;琴家孔子[N];中国教育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建华;论朱熹教育思想体系的生成与建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冰;回眸与超越——先秦时期原创性教育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锟;孔子与20世纪三大社会思潮[D];西北大学;2002年

4 王世明;孔子伦理思想发微——现代生活语境中的《论语》解读[D];清华大学;2004年

5 赵万峰;二十世纪初(1898-1937)文化守成主义的教育思想及实践[D];西北大学;2005年

6 尚洪波;大学的伦理精神[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孙学功;冯从吾学术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8 王彦力;走向“对话”[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锐;孔孟之间“性”论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10 关松林;杜威教育思想在日本[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靖华;孔子教育思想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晓欢;孔子的言语思想与修辞[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3 闫红茹;《论语》人学思想解析[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4 江丽娜;孔子修身思想及其教育启示[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5 吴文军;《论语》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D];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

6 陈颢;试论老子的教育思想[D];苏州大学;2008年

7 王健;儒家的教育理念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8 陈雁;孔子道德教育方法及其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价值[D];苏州大学;2006年

9 刘世团;孔子和谐教育思想与当代语文教学[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温召贤;农耕文明与孔子孝道[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713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2713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5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