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评价标准的价值反思——基于规范认识的视角
本文关键词:教育评价标准的价值反思——基于规范认识的视角
【摘要】:受实体本体论和传统认识论的影响,人们习惯用预成性的思维方式、用确定性的尺度来衡量教育对象的价值,忽视了教育评价标准的价值生成意义。评价是建构人的价值世界的规范认识活动,规则是规范认识的中介和标准,它具有认识论的意义和价值生成的理性特征。随着教育评价规范性认识的发展,教育评价标准经历了从注重成绩量化到注重教育目标以及从注重人的需要到注重人的发展的价值转向,人的自由发展是教育评价的核心价值准则。
【作者单位】: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高教所;廊坊燕京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青年课题(EAA090396)
【分类号】:G40-058.1
【正文快照】: “如果你要理解知识,就要理解支持那种模式。正因为每一个模式都有它自己的语言,所以需要用不同的标准去理解每一个领域中的知识实验”[1]。评价标准是评价活动赖以进行的逻辑前提,评价标准直接规定和影响着评价的性质和质量。教育评价是揭示人的存在意义、建构教育价值世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艳;美国教育评价模式价值取向的转换及借鉴作用[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2 叶立周;;规范认识危机与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倾向——读黄宗智:《中国经济史中的悖论现象与当前的规范认识危机》[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7年02期
3 黄宗智;中国经济史中的悖论现象与当前的规范认识危机[J];史学理论研究;199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强昌文;范德安;;底线伦理与权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2 刘少军;;通过正当程序实现实体正义[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3 何志鹏;;“自然的权利”与权利理论的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4 赵坤;;论移植宪法的权威性[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5 侯艳芳;;治理商业贿赂:深度、限度、力度与广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吴宁;;权利的价值追问[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胡智强;;公司控制权的法律透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莫湘益;论附带民事赔偿范围的扩张[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9 李禾;李海艳;;安徽电大教学过程质量保证的实践与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10 张秋婵;;《安徽地域文化》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文艾;;检察机关派员列席审委会制度的反思与建构[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白云;;和谐社会下我国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3 包诗卿;;卜正民《困厄中的帝国:元明史》介评[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4 刘茂林;;村民自治权之规范求证及解题[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5 彭涛;;公开还是不公开?——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十四条第四款的理解[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张晓萍;;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7 党跃武;;从知识交流到知识管理——新知识交流论纲[A];第四次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郝玲玲;孙河川;;教师评价意义的研究[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陈国利;;媒介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模式研究[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10 张陆;吴永忠;;对隐性知识的再认识:从知识转化到知识循环[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喻登科;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绩效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江庭谊;知识管理、企业文化与组织效能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敏华;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侯成智;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与国际环境法的发展:参与·创新·推动[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郭琳;我国矿区地下水资源的法律保护[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燕;区域科技型人才聚集下的知识溢出效应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蒋士锋;跨界环境损害法律责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孙丽影;幼儿教师课程权力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董玲;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田佳;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周晓郁;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构[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10 任丹;小学教师培训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伯重;;明清江南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明清江南农业经济发展特点探讨之三[J];农业考古;1985年02期
2 黄宗智;中国经济史中的悖论现象与当前的规范认识危机[J];史学理论研究;1993年01期
3 李怀印;略谈中国经验与现代发展理论的范型创新[J];史学理论研究;1993年02期
4 崔之元;“商业化带来发展”的命题适用于英国吗?——评黄宗智教授《中国研究的规范认识危机》[J];史学理论研究;1993年02期
5 俞金尧;商品化、资本主义化及其他——与黄宗智先生商榷[J];史学理论研究;1993年03期
6 叶茂;商品化、过密化与农业发展——部分经济史学者讨论黄宗智《中国经济史中的悖论现象与当前规范认识危机》[J];史学理论研究;1993年04期
7 庞卓恒;新的研究路线的开拓[J];史学理论研究;1994年02期
8 黄宗智;略论农村社会经济史研究方法:以长江三角洲和华北平原为例[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1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宏;;教育评价的价值反思与建构——基于规范认识的视角[J];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04期
2 袁振国;;教育评价的十大问题[J];上海教育科研;1986年03期
3 陶志明;;教育评价的心理效应[J];中国教育学刊;1989年02期
4 杨汉洲,蒋万谟;论教育评价标准确立的基本准则[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商晓辉;关于教育评价的思考[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6 李全柱;;努力提高教育评价的前馈水平[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4期
7 邱渊;关于教育评价的几点基本认识[J];教师教育研究;1991年05期
8 师玉生;隆占玺;;回归生命之途的教育评价[J];河西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王灿明;;中小学创新教育评价的若干问题[J];江海纵横;2001年04期
10 谭绪昌;;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和方法[J];高教探索;198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亚首;谷勇;殷瑶;王玉玲;安明超;尤云钊;;麻疯树优树选择方法与标准研究[A];长江流域生态建设与区域科学发展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2 李e,
本文编号:12828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282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