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亲子关系对自尊的影响:一项基于贫困大学生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9 00:22

  本文关键词:亲子关系对自尊的影响:一项基于贫困大学生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亲子关系 自尊 贫困大学生 父母教养方式 内隐父母态度


【摘要】:为了探索亲子关系在经济压力影响下的差异以及亲子关系对贫困大学生内隐与外显自尊的影响,本研究抽取67名贫困大学生和65名非贫困大学生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1)贫困大学生对父母持积极的内隐态度和显著的高内隐自尊;(2)非贫困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比贫困大学生的更积极,但贫困大学生比非贫困大学生对父母的内隐态度更积极;(3)贫困大学生父母的积极教养方式对外显、内隐自尊以及自尊的分离有显著的预测作用,非贫困大学生的内隐父母态度对三个因变量预测作用较好。因此,亲子关系中相对薄弱的方面对自尊有重要影响。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河南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0C B731404)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1引言“亲子关系”的遗传学定义指亲代和子代之间的生物血缘关系。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认为,亲子关系是以血缘和共同生活为基础,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互动所构成的人际关系(王云峰,冯维,2006)。心理学对亲子关系的界定明确了其研究内容和研究范畴,,不仅强调亲子关系以血缘关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宇;;大学贫困生的内隐自尊效应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1期

2 雷雳;李宏利;;金融危机的心理影响与应对[J];心理研究;2010年04期

3 张文新,林崇德;青少年的自尊与父母教育方式的关系──不同群体间的一致性与差异性[J];心理科学;1998年06期

4 钱铭怡,肖广兰;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自我效能、自尊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1998年06期

5 张文新;王美萍;Andrew Fuligni;;青少年的自主期望、对父母权威的态度与亲子冲突和亲合[J];心理学报;2006年06期

6 常丽;杜建政;;IAT范式下自尊内隐性的再证明[J];心理学探新;2007年01期

7 王云峰;冯维;;亲子关系研究的主要进展[J];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07期

8 杨烨;滕飞;;大学生对父母的内隐态度差异及性别分离效应[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年05期

9 杨安博;王登峰;滕飞;俞宗火;;高中生对父母的依恋与学业成就和自尊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福义;内隐自尊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艳艳;大学生内隐自尊、外显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杜娟;传媒对大学生内隐自杀态度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圣玉;成就目标定向、情境类型对中学生内隐和外显自尊影响的研究[D];广州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琳;沐林林;;医学生尊严、自尊和自我和谐的关系[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2 汲慧丽;;论抑郁与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的关系[J];安康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陈晓荣;朱保成;;高水平足球运动员竞技期望、教练员训练方式与团队归属感的关系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11期

4 严以德;;职校学生自尊、自我效能感与应付方式的研究[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10期

5 孙丽岩;经济管理者的职业心理、行为方式与组织绩效[J];长春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6 万黎;论自尊与健全人格的关系[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侯静;;青少年情感关系的特点和发展变化[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9年02期

8 李祚山,唐加祥,赵楠;转型期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养育方式研究[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9 李萍;;亲子关系与儿童行为关系的研究综述[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李东;孙海红;;初中生人际信任度与主观幸福感、自我效能感关系研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丁;张芳芳;高文斌;;流动儿童自尊、应对方式与情绪的相关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2 王薇;李晓苗;罗静;高文斌;;亲子分离与联系对农村留守中学生自尊的影响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3 白羽;李晓娟;;家庭因素对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研究[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4 ;The Weekly Characteristics of Adolescent Behavioral Autononm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m Behavioral Autonomy and Attachment[A];Proceedings 2010 IEEE 2nd Symposium on Web Society[C];2010年

5 李序科;;家庭因素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6 王军;;工科院校大学生自我和谐感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杜丽丽;;音乐心理剧对流浪儿童自尊水平干预的研究[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丽璐;农民工的文化适应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赵红霞;影响初中生学业成绩差异的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杨柳;沙岗村儿童抚育方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严丹;辱虐管理对员工建言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郭文臣;知识型员工可就业能力对职业成功的作用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6 王佳宁;网络谣言对态度改变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2年

7 蔡华俭;内隐自尊的作用机制及特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张林;青少年自尊结构、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丽华;3-9岁儿童自尊结构、发展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10 苏雪云;超常高中生自我意识及其对情绪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敏;小学生同伴接纳、友谊质量对其人格发展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婷婷;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丽平;问题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与其自尊、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罗成山;青少年自尊结构与应对策略选择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颜芹哥;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自尊与时间管理倾向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树娟;外来务工与城市普通初中生的自我概念及其与气质、父亲教养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贾慧;初中生父母体罚与亲子关系质量的关系:对父母体罚合理性及常规性感知的调节作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安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心理疏导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卢佳美;鼻咽癌放化疗病人自我效能的应用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10 敖天侠;初中生自恋类型及其对注意偏向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冬华;从自我价值保护的观点来看自尊[J];安阳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2 李同归;;依恋理论中的几个热点问题概述——兼评胡平等《城市婴儿依恋类型及判别函数的建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3 石伟,张进辅,黄希庭;初中生亲子关系特性的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1期

4 丛晓波,田录梅,张向葵;自尊:心理健康的核心——兼谈自尊的教育意境[J];东北师大学报;2005年01期

5 陈晶;关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的新探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马志娟;;大众媒体如何在自杀报道中起积极作用?[J];东南传播;2006年04期

7 皮勇;;论网络自杀协议犯罪场与控制对策[J];法学评论;2006年06期

8 蔡军,肖水源,周萍;死亡概念的发展和儿童与少年的自杀意念[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3年01期

9 宋耀武,李宝芬;父母教养方式与中学生自尊的相关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张静;自尊问题研究综述[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蔡华俭;内隐自尊的作用机制及特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吴明证;内隐态度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林;青少年自尊结构、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刘惠军;成就目标定向对工作记忆广度和控制性提取影响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5 杨福义;内隐自尊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美萍;父母教养方式、青少年的父母权威观/行为自主期望与亲子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梁国胜;中小学生成就目标的结构及其发展特点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3 杨福义;工读学校学生自尊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钱玉燕;大学生自杀态度的心理社会因素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5 付春江;轻度抑郁者内隐自尊、外显自尊的实验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纬经;高一学生数学学科自尊水平、成就目标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戴妍;不同情境中大学生的成就目标取向和自尊对自我设限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常丽;内隐自尊的方法效度研究及理论假设检验[D];河南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亚宏;张素桥;;河北省贫困大学生社交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年03期

2 康育文;陈青萍;;贫困大学生心身健康与自尊、人际关系、成就动机的相关[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年05期

3 顾凡;王平;杨蕾;;贫困群体大学生潜在心理危机表现与应对模式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年06期

4 智银利;;团体辅导对贫困大学生自我表露与心理健康的影响[J];晋中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韦克平;;关于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切入点问题的思考[J];社会心理科学;2004年04期

6 魏志义;;贫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10期

7 孔令艳;刘长亮;;青少年自尊与人际关系的研究综述[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年07期

8 王玉杰;;贫困大学生的自尊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年26期

9 周碧薇;;儿童自尊发展影响因素综述[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8年20期

10 曹旭;;团体心理辅导与贫困大学生的成长[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琨;;如何改善亲子关系[A];湖北省儿童全面发展研究会第三届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2 修巧燕;;家庭中亲子关系对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简述几位精神分析学家的思想[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3 张祥龙;;孝意识的时间分析[A];“哲学、宗教和科学:传统与现代的视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李智聪;黄辛隐;;内观疗法对改善中学生亲子关系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徐璇;;享受孩子共同成长[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6 王薇;李晓苗;罗静;高文斌;;亲子分离与联系对农村留守中学生自尊的影响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7 张文新;Andrew J.Fuligni;;青少年对待家庭义务感的态度及其与亲子关系和学业适应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戴丽琼;方晓义;房超;;亲子沟通内容及其特点[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魏军锋;蒋艳菊;;感觉寻求、亲子关系及同伴交往对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梁晓华;于卫建;胡荣花;;浅谈应用PCR-STR 16位点Identifiler Plus试剂盒鉴定亲子关系的必要性[A];中国输血协会第三届输血大会论文专辑[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苏军;让祖辈投资“亲情”合适吗[N];文汇报;2010年

2 汪来超;如何确认亲子关系[N];检察日报;2002年

3 沈慧婷 本报记者 丁秀伟;教育孩子只允许有一种声音[N];中国妇女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艾谦 实习记者 李雪;亲子关系并非无解方程[N];乌鲁木齐晚报;2010年

5 主持人 程熳;让暑假充满天伦之乐[N];黄石日报;2010年

6 文/劳凯声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网络时代如何重建亲子关系[N];中国妇女报;2002年

7 记者 教学;亲子关系也要和谐[N];西部法制报;2006年

8 杨易;从亲子关系紧张看责任教育缺乏[N];光明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杨雪松;好的关系,就是对孩子最大支持[N];本溪日报;2010年

10 张丽峰;反省我们的亲子关系观[N];中国妇女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德生;高校在校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王美萍;亲子关系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联系:遗传与环境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燕;亲子关系的教育哲学分析[D];苏州大学;2005年

4 李佳川;体育锻炼对降低大学生自卑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白玉妍;应用微卫星DNA标记进行蓝狐(Alopex lagopus)亲权鉴定和分子遗传多样性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6 崔淑丽;3D互动式教学法在视听说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7 田录梅;自尊的认知加工偏好及其对情感反应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杨娟;高自尊异质性现象与自尊的神经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卢明霞;中国孝德教育的历史与变革[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郝若平;家校合作:亲师互动对学生学习品质与心理健康的影响[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玲;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玉杰;贫困大学生的抱负水平及其与自尊的关系[D];河南大学;2009年

3 李霞;基于社会工作理念构建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络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陈亮;贫困大学生消费结构与消费观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5 李淼;贫困大学生消费心理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1年

6 刘淑伟;高校贫困学生人际交往障碍、成因及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李力生;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及其干预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马洪玲;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9 万煜;社会支持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及干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吴玲;自尊团体训练对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效性的实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061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3061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5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