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技术学研究取向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教育技术学研究取向问题研究 出处:《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教育技术学研究中,研究取向分化问题逐渐显现。本文通过相关文献研究揭示了教育技术学研究中存在五种研究取向,分别是技术应用主义研究取向、设计研究取向、开发研究取向、技术进化研究取向、实地研究取向。文中阐述了各类研究取向的主要观点,并对各类观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析。基于研究取向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三个需要人们思考的问题:1.由于研究取向的研究对象不相同,教育技术如何协调这些研究对象的关系;2.如何评价教育技术学科发展;3.不同研究取向肢解了教育技术学科知识之后,如何保持原有学科独立的地位。
[Abstract]:In the research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he problem of the differentiation of research orientation gradually appears. This paper reveals five research orientations in the research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namely, the research orientation of technology applicationism. Design research orientation, development research orientation, technological evolution research orientation, field research orientation. Based on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research orientation, three questions need people to think about: 1. Because the research orientation is different, the research object is different. How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an coordinate the relationship of these research objects; 2. How to evaluate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 How to maintain the independent position of the original subject after different research orientations dismember the subject knowledg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分类号】:G40-057
【正文快照】: 伴随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深入以及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发展,近年来我国教育技术学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动向,一些研究者纷纷以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取向命名发表了一些文章,这些文章均发表在国内重要的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杂志上,对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研究主要是对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丽红;;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探析[J];软件导刊;2005年06期
2 杨开城;教育技术学——“开发取向”的教育理论探究[J];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3 李文光,张文兰,何克抗;有关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若干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4 蔡建东;;设计研究取向下教育技术研究的思维特性[J];开放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5 邢晓洁;傅钢善;;基于供给与需求的角度论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取向[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1年02期
6 杨开城;;论教学设计理论研究的一种范式和两种取向[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03期
7 丰向日;;关于“教育史学”学科性质与研究取向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9期
8 林荣策;;反思“现代学校制度”——基于多元的研究取向[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9 廖辉;;教学研究范式的文化转换[J];现代教育管理;2009年09期
10 廖辉;;教学研究的文化向度[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罗江华;;田野工作在教育技术研究中的价值及其应用[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朱毅;;课堂公正的心理机制:内容与动机二维研究取向[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温娟娟;郑雪;;气质性乐观、解释风格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陈陈;霍嘉恩;;澳门初中生玩网络游戏的心理需要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陈桂生;;“教育史学”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6 王灿明;;儿童创造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探析[A];国际创造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李清华;刘惠军;;基本心理需要满足水平对高中生幸福感的预测[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张大均;;我国社会变革时期青少年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所长 孙绵涛;提高教育效能需要大视野[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张良朋;跨过“消极的教学反思”这道坎[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张东辉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研究所;教育研究中的文化视角[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胥兴春;教师工作价值观及其影响效应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艳丽;影响我国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学习动力的基本因素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晴;“教育学立场”辨[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任丽萍;中美教育技术学研究生培养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饶玉梅;我国学科德育研究现状及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金玉梅;批判课程理论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严莉;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型研究与软件开发[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7 郝中超;对教育技术学在我国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价值的分析与评价[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李玉梅;广西高职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9 肖冬宝;Learning2.0:理念、学习活动设计及其管理[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洪霞;绩效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3740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374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