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论费希特《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中的教育思想

发布时间:2018-01-04 02:12

  本文关键词:论费希特《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中的教育思想 出处:《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费希特 教育 民族教育


【摘要】:费希特的教育哲学提倡教育兴国的教育理念,推动了普鲁士的教育改革,为德意志民族的独立和复兴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主张从善良意志的确立、学习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塑造和宗教信仰的培育四个方面全面革新德意志的旧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他重视民族教育,强调教育在复兴国家的事业中具有的重要力量,提出通过发展民族教育来复兴民族的主张。费希特的教育思想也能为我国的教育方针和民族复兴提供有益的借鉴。
[Abstract]:Fichte's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dvocated the idea of education and rejuvenation of the country, promoted the educational reform of Prussia, and made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the independence and rejuvenation of the German nation. The cultivation of learning ability, the shaping of practical ability and the cultivation of religious belief are four aspects of reforming the old German education in an all-round wa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with all-round development. He attached importance to national education and emphasized the important force that education had in the cause of rejuvenating the country.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rejuvenating the nation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ducation, and Fichte's educational thought can also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educational policy and national rejuvenation of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G40-092
【正文快照】: 德国古典哲学家费希特在西方哲学史上以其“知识学”著称,他不仅推进了由康德开创的先验哲学,而且为谢林、黑格尔的哲学体系的创立奠定了重要基石,在德国古典哲学的逻辑进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但费希特不仅是众所周知的哲学家,而且还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他曾与洪堡等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万年;王阳明良知自律的研究——兼与康德意志自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刘喜珍;论康德绝对命令的实践理路及价值指归[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3 王小飞;当代德国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选择与定位[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4 沈晓阳;论责任的内涵、根据、原则[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王前;刘文宇;;现代技术伦理的“知行合一”问题[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高峰;试论普法工作的目标转向——从权利意识的角度分析[J];中国司法;2005年11期

7 郭艳;守望中的自我确认——张炜小说论[J];当代文坛;2001年01期

8 魏长领;论道德信仰及其功能[J];道德与文明;2003年06期

9 樊国宾;“十七年”成长小说兴起的深度溯因[J];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05期

10 王元骧;;文艺本体论研究的当代意义[J];东方丛刊;2006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学功;本体论哲学批判[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郭艳君;历史与人的生成[D];黑龙江大学;2002年

3 李晓春;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础[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董淑君;刑罚的要义[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6 陈迎年;感应与心物——牟宗三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杨庆峰;技术作为目的[D];复旦大学;2003年

8 张德昭;内在价值范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9 陈海静;审美自由论[D];复旦大学;2003年

10 熊在高;当代境遇中的价值论研究与现代性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欣;本体论视域中的美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孙丽巍;“主体性”视野下的康德、克罗齐美学思想[D];黑龙江大学;2001年

3 周红阳;刑法和人性:西方思想的批判性阅读[D];湘潭大学;2001年

4 杭功元;康德在宗教观上的继承与创新[D];安徽大学;2001年

5 高山杉;康德之前的分析判断和综合判断[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许雄波;越名教而任自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7 杨礼银;论罗尔斯正义理论中的“原初状态理念”[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周治伟;世界公民观点下的永久和平[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9 张奉君;休谟正义观述评[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10 王泽庆;论“美是道德的象征”[D];安徽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改学;付道明;;教育信息化对民族教育发展影响的前后20年[J];中国电化教育;2011年07期

2 王文岭;;十年来乡村教育先驱黄质夫研究述评[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白继忠;;全面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 推进牧区教育跨越式发展[J];甘肃教育;2011年13期

4 ;“分步实施”是解决突出问题的关键[J];教育;2011年24期

5 ;教育格言[J];新课程学习(下);2011年06期

6 秦光荣;;明确目标 创新举措 推动云南教育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云南教育(视界时政版);2011年06期

7 Birgit Sandkaulen;谢永康;;教育不再是田园诗[J];内蒙古教育;2011年15期

8 ;原音回放[J];中国西部;2011年Z1期

9 郭虎;;关于制定和贯彻《宁夏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情况的报告——2011年3月29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J];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11年02期

10 ;简讯[J];中国标准导报;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滕大春;;从比较教育观点评费希特在教育史中的贡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安永新;;明清时期贵州民族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3 王树秀;;8—12岁甘南藏族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研究[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4 李坚;;学习徐特立教育思想,,提高新时期教师素质[A];纪念徐特立诞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何东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课题第三次研讨会上的讲话[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6 陈崇凯;;西藏现代教育体系的创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7 刘军;莫志斌;;潘光旦优生教育思想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邹时炎;卓晴君;张健;朴胜一;李晋裕;宋尽贤;李正心;毕诚;方晓东;王明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课题第三次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摘要)[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9 陆士杰;;青海高源9—15岁多民族儿童思维发展的比较研究[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10 江文涛;罗丹;;中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专项投资研究[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加大民族教育投入 促进民族教育发展[N];黑龙江日报;2004年

2 夏越 刘见;民族教育发展将再提速[N];西藏日报;2003年

3 王伟;锡林浩特市注重发展民族教育[N];锡林郭勒日报;2009年

4 记者 卢雪英;全力推动民族教育加快发展[N];甘孜日报(汉文);2010年

5 记者 郝文婷;全面提升民族教育发展水平[N];中国教育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田人 通讯员 李光平 周文宾 邹商峰;奏响民族教育赶超“集结号”[N];永州日报;2010年

7 记者 马晓莉 实习生 谭晶;我市民族教育发展工程位列全区第一[N];呼和浩特日报(汉);2011年

8 德国波鸿大学哲学系 Birgit Sandkaulen 谢永康 译;科学与生活:费希特笔下的教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记者 焦新;各地加大民族教育倾斜力度[N];中国教育报;2011年

10 记者 夏越 刘见;民族教育发展将再提速[N];中国教育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卢德生;民族文化传承中的社会教育运行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滕志妍;世俗时代的宗教与学校教育关系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岳龙;现代性境域中的传统[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朱旭东;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前期欧美国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历史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1995年

5 李庶泉;多元文化课程理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黄胜;从“逃学”到“向学”[D];西南大学;2011年

7 王启祥;藏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刘晓巍;奘寺学童现象及其教育法规因应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巧妹;旅游开发对丹巴县女童教育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罗正鹏;洱源县福田村教育公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3 于萨日娜;内蒙古科左后旗民族教育与民族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4 田景红;加拿大多元文化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毛信元;清代贵州榕江地区义学政策实施情况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杨俊平;内蒙古牧区教育公共投入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7 杨昌江;民族地区多元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林翠平;龙潭的故事[D];四川大学;2006年

9 郭翠梅;地方教材中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透视[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唐艳丽;民国时期甘青藏族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765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3765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e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