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论新课程改革中教学模式的转变

发布时间:2018-03-22 14:45

  本文选题:改革教学模式 切入点:新课程改革 出处:《教学与管理》2011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目前一些教师对"教学模式的转变"还缺乏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他们仍然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主宰着自己的教学工作,严重影响着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为此,本文就"新课程改革教学模式的转变"作一粗浅分析,以期给予他们一定的启迪与帮助,促使他们从传
[Abstract]:At present, some teachers still lack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and accurate grasp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teaching mode". They still dominate their teaching work with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which seriously affects the process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is paper makes a brief analysis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teaching mode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in order to give them some enlightenment and help, so as to urge them to pass on.
【作者单位】: 山西省长治学院师范分院;
【分类号】:G42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米庆华;;对藏族牧区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2 李海艳;;《现代教育管理专题》课程教学反思[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3 王如辰;刘丹;;大学语文课程的综合效益探析[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4 陈保峰;关于“教育”概念的探讨[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许月云,林芹芳;新时期大学生对体育教师的角色期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11期

6 韩丁;;高等体育院校的“休闲与健康”公共服务供给[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7 孙宗芹;;美国家庭学校教育综述[J];保山师专学报;2005年06期

8 韩光明;;课程改革我们追求什么——对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思考[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9 王红梅;王涛;;对高校课程体系的理性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年04期

10 沈卫华;论控制主义的班级管理[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门葆红;西勤;王同合;牛德力;龚有亮;;地籍测量与管理课程的设计与教学实施探讨[A];2009全国测绘科技信息交流会暨首届测绘博客征文颁奖论文集[C];2009年

2 张艳丽;余红芬;孙凤琼;;浅谈中专学校师生发生冲突的原因、影响及对策[A];科学发展与农村教育——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殷世东;王守恒;;城市“流动学生”行为失范及其应对策略——基于安徽省阜阳市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与思考[A];“公平、质量、效率:农村教育政策的抉择”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胡洪羽;彭蜀晋;;从3-6年级《科学》课程标准窥探课程改革取向[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滕曦;;《Final Cut Pro入门与应用》实践教学课程浅谈[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二军;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自我认同[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吴东方;复杂性理论观照下的教育之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爱琴;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开发模式与功能[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朱海燕;中国茶美学研究——唐宋茶美学思想与当代茶美学建设[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5 张琳琳;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教育与培训目标的定位及达成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学领;篮球教学系统设计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7 张家政;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文化哲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8 张媛;城市绿地的教育功能及其实现[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9 胡韵;军队院校护理学专业教育标准的研究与构建[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10 闫艳;课堂教学目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荣;高中历史课程过程目标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2 郭海燕;新课程背景下民族高中语文教学和语文思维培育[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晓燕;利用DIS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实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宁;中美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比较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颖;教学假象初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建忠;学校教育中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闫慧;山西省吕梁市农村教育与经济发展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徐媛媛;“主题性”室内设计课程教学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9 张发军;农村学业不良初中生学业成败归因现状及特点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薛良磊;河南省国家级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炜;;新课程标准下的音乐教材内容质疑[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周微;;浅谈物理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实验的开展[J];吉林教育;2010年02期

3 常建忠;;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J];吉林教育;2010年01期

4 杨军;;新课改下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关注点[J];中小学电教;2010年Z1期

5 杨滨;;对教育中质研究过程的探索与反思[J];中小学电教;2010年Z1期

6 赵百国;;略议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J];学校管理;2010年01期

7 沈志国;王志钢;;浅谈新课程下的德育工作[J];黑河教育;2010年01期

8 肖清红;;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冲突[J];青年科学;2010年03期

9 李霞;;浅谈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教育行为[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0年02期

10 张爱军;;县级教研室应在新课改中充分发挥职能作用[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俊晓;郭瑞斌;张春;孟淑娟;莫尊理;;新课改下化学教师素质及其培养对策[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2 陈永东;;试论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与新课程教学改革[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3 王正福;;浅谈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的选题[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4 伍君昌;;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建立新的教师评价体系 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5 解国柱;;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积极构建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师评价体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6 李水平;;论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南卷)[C];2010年

7 构建幸福的学习共同体结题报告课题组;;《构建幸福的学习共同体结题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8 程桂苹;;独立思考探究式学习方式[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9 高丕卿;;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辽宁卷)[C];2010年

10 丁兆芬;;《教师多元智能训练的研究》结题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黑龙江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夏星 刘进;推进新课改 为重庆教育提质加速[N];重庆日报;2011年

2 夏星 刘进;推进新课改 为重庆教育提质加速[N];重庆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常振科;打造“活”的学校[N];运城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刘小兵;杨国杰六十能学艺 九旬育桃李[N];光明日报;2011年

5 祝传飞;让课堂活起来[N];淄博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沈沁芳;山西:2011年新课程改革高考方案出台[N];发展导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王环威;牵挂农村教育[N];丹东日报;2011年

8 通讯员杨光权;青河建成首个通用技术实验室[N];伊犁日报(汉);2011年

9 王秀芹 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潍州路小学;重塑心中的“主席台”[N];中国教育报;2011年

10 黄梅县实验小学 乐雄成;实现有效课堂的思考[N];黄冈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丹儿;我国综合科学课程内容统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姣姣;实践与反思:课堂教学行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守波;数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统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黄梅;基于三维目标的化学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晋银峰;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文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曹俊军;反思与构想: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姜荣华;课程实施程度的评价工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慧霞;西北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吕润美;新课程地理学习过程性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韩承敏;教育随笔的哲学思考[D];苏州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巍莎;于漪人文教育思想及其对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启示[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夏恋春;初中化学教师课堂教学“自我评价”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翠萍;高中历史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牛楠楠;课堂教学中教师权力行使状况与优化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5 王珍源;新课标时期语文教育论争的发展与反思[D];西南大学;2010年

6 高岑;高中文理分科问题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张晓;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小学生学习方式改革与发展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8 陆学平;重庆民族贫困县初中物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9 祁慧琳;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小学美术教师知识结构研究[D];长春师范学院;2010年

10 于继东;科学教育专业实验体系的构建[D];长春师范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16491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6491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0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