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学校制度文化的内涵、类型和构成要素

发布时间:2018-04-25 06:13

  本文选题:制度 + 文化 ; 参考:《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08期


【摘要】: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对学校某种制度或整个制度体系的价值判断和行为方式。学校制度文化类型包括正式制度文化与非正式制度文化、内生型制度文化与外束型制度文化、显性制度文化与隐性制度文化、主体型制度文化与非主体型制度文化。学校制度文化的构成要素包括文本、体系、内涵和外延四个方面。
[Abstract]:School system culture is the value judgment and behavior mode of school staff and students to a school system or the whole system. The types of school institutional culture include formal institutional culture and informal institutional culture, endogenous institutional culture and external institutional culture, dominant institutional culture and recessive institutional culture, subjective institutional culture and non-subjective institutional culture.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of school system culture include four aspects: text, system,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作者单位】: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学校文化创新与学生创造力开发研究”(课题批准号:BHA070039)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47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苏济;杜学元;;“以人为本”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问题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翁有为;;民国时期的行政督察专员制度及其知识背景[J];史学月刊;2006年06期

3 陈曙光;钱穆的世界文化个性思想评析[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金奇;被学科规训限制的大学人文教育[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胡绪阳;语文德性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翁有为;从专员区公署制到地区行署制的法制考察[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戴大明;“读经”与文化自觉[D];西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饶芳;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的困境与出路[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2 廖林子;抗战时期的中国高校教育管理[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毛齐明;课程改革的文化透视[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铭瑜;曾国藩的阅读教育思想[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晓丹;全球化语境下语文教材的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周小明;美国工具主义高等教育思想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田晓梅;文化与化学教材的建构[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本章;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学校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周妹;北京版初中语文教材的文化取向[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宏波;中学古典诗词教学与中学生人文意识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明;姬中奎;;打造学校制度文化 构建和谐大学校园[J];科技信息;2009年33期

2 张军凤;;学校制度文化的内涵、类型和构成要素[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08期

3 刘任丰;杜时忠;;隐性德育课程视角下的学校制度文化建设[J];教育导刊;2006年08期

4 刘海顺;王小玲;;试论学校文化[J];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顾建德;喻志杰;;关于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年04期

6 纪国和;张作岭;;关于课程模式与教学模式关系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5年12期

7 尹娟;;对教学环境设计的研究[J];考试周刊;2007年48期

8 章结明;;试论学校制度文化[J];现代教育科学;2008年12期

9 刁贺;;浅析德育实效性[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王茜娟;罗文浪;戴贞明;;数字化教学软环境的构建[J];中国市场;2007年4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焦绪良;;名校的构成要素、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分析[A];山西省行为科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选集(1999-2003年度)[C];2003年

2 邓京华;彭祖智;;从系统论的观点看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兼谈对内因动力说的总看法[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3 何纪全;;关于小学生对应用题结构认知发展的初步研究[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4 张雯;张大均;;大学生生命质量观的初步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宋晓玲;;非智力心理因素与教学的关系[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6 田宝伟;翟怀远;;论学校心理咨询机构应建成心理素质教育基地之必要[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金传 作者单位系内蒙古扎兰屯林业学校;新课程教学中教案的构成要素[N];中国教师报;2006年

2 申佳红 吴文军 记者 刘娟;推进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东坡中学亮点纷呈[N];眉山日报;2010年

3 周海宏;艺术教育的核心与感性素质的培养[N];光明日报;2007年

4 西南大学副校长 陈时见;课外的探索必须回归课堂[N];中国教育报;2006年

5 李伟;在素质教育中培养创造型人才[N];周口日报;2006年

6 夏建文;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N];人民日报;2006年

7 浙江师范大学 王利兴;教育信息化再认识[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8 王志伟;浅谈美育经济功能[N];吉林日报;2008年

9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知识工程研究中心 王运武;重构教育信息化产业生态链[N];人民政协报;2010年

10 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 周海宏;艺术教育的核心与感性素质的培养[N];中国艺术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清臣;基于专业发展的教师精神文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韩登亮;基础教育学校变革机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高琛;促进学生优长发展教育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4 姚志敏;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课程执行力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桑志坚;超越与规训[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妍涛;主配班教师合作行为构成要素及类型分析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奇;论学校品牌形象塑造[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3 陈海燕;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个案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娜;基于网络的大学生自主学习环境的建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5 郭磊;数字化学习情境下的学习力构成要素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李捷;甘肃省中小学信息化校园环境建设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恒杰;教育在国家综合实力构建与提升中的作用[D];山东大学;2008年

8 焦广兰;对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李成增;张之洞近代教育模式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10 张化东;应用BLOG构建教研共同体的探索[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000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8000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4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