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何以可能——兼论教育公平制度的设计
本文选题:教育公平 + 质量 ; 参考:《大学教育科学》2011年05期
【摘要】:教育公平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目前我国对教育公平的关注开始转向质量方面。根据国内一些学者通过教育基尼系数对我国教育公平程度的测量,我国教育公平程度总体水平在不断提高,但面临着区域教育不公平和城乡教育不公平的窘境。一些学者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分别对教育公平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讨,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制度设计应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制度设计理念,就目前而言,教育公平制度设计应着重于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教育决策机制以及弱势群体和落后地区补偿制度,不断扩大、丰富教育资源并持续优化教育公平的制度环境。
[Abstract]:Educational fairness is a dynamic concept. At present, the attention of our country to the education equity begins to turn to the quality aspect. According to some domestic scholars' measurement of the degree of educational equity through the Gini coefficient of education in China, the overall level of educational equity in our country is constantly improving, but it is facing the dilemma of regional education inequality and urban and rural education inequality. Some scholars have studied and probed into the issue of educational equity from both macro and micro levels, and put forward their own viewpoints. On this basis,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system design should be the key to the realization of education equity.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have different ideas of system design. At present, the design of educational equity system should focus on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scientific and democratic educational decision-making mechanism and compensation system for vulnerable groups and backward areas. Enrich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continuously optimize the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of educational equity.
【作者单位】: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当代教育论坛》编辑部;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我国中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研究”(EGA070269)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建设教育强省背景下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战略研究”(XJK08AJJ002)
【分类号】:G5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复兴;市场条件下的教育公平:问题与制度安排[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刘海英,赵英才,张纯洪;人力资本“均化”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关系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11期
3 田正平,李江源;教育公平新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明高;教育公平:就高考分数线的地区差异而论[J];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6期
2 顾玉林;;教育不公平现象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强昌文;弱势群体权益法律保护意义论纲[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4 李静;;陪审制度的文化解读——兼论我国新陪审制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5 周开宁;;契约精神与和谐社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陈治国;论罗尔斯正义观的三个理论向度及其表征[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7 邹晓宏;教育公平视野下的大学贫困生问题[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8 王文科;经济全球化、全球问题与全球伦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奚玮,何艳芳;“治愈”抑或“缓解”:死刑复核程序改革论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10 王大鹏;罗尔斯“正义国家”理论初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建华;经济正义论[D];复旦大学;2004年
2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邱本;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余涌;道德权利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吴瀚飞;中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李茹;政府干预市场的伦理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陈海光;中国法官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8 尹丽;民办高等学校的发展: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9 朱家存;走向均衡[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勇华;简易程序论[D];湘潭大学;2002年
2 覃文松;教育公平的基石:教育制度改革[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刘伟;教育公平问题的伦理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4 傅金兰;终身教育与社会正义[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5 党书坡;美国基础教育学校选择制度透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彭鹏;论社会正义[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7 付阳;司法公正与舆论监督[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8 曾国文;论我国市场经济下劳资关系的法律调整[D];苏州大学;2001年
9 赵文静;试论责任与责任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孟利民;取得时效制度存废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劳凯声;世纪之交的中国教育改革走向:教育与市场的关系问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2 刘复兴;教育民营化与教育的准市场制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3 吴平,吴仲斌;重新认识现行基础教育供给中的效率和公平[J];管理世界;2003年08期
4 郭克莎;总量问题还是结构问题?——产业结构偏差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制约及调整思路[J];经济研究;1999年09期
5 蔡fs,王德文;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J];经济研究;1999年10期
6 王小鲁;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制度变革[J];经济研究;2000年07期
7 陈瑞华;程序正义论——从刑事审判角度的分析[J];中外法学;1997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淮;略论我国的社会分层变化及其对教育公平的影响[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2 陈初越;中国呼唤教育公平[J];决策探索;2005年06期
3 唐琼;;论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秦平;;促进教育公平的探索[J];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18期
5 ;2007年度全省教育工作会议部署 着力推进教育公平 促进和谐安徽建设[J];安徽教育;2007年02期
6 ;教育w鸞J];教育;2007年13期
7 张红蕊;;教育公平何时突破“玻璃天花板”[J];云南教育(视界综合版);2007年03期
8 平泳佳;薛婷彦;;“教育公平是我最牵挂的事情” 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与农民工子女共迎开学[J];上海教育;2008年05期
9 王艳艳;陈齐龙;;促进我国教育公平的财政投入对策研究[J];经济视角(下);2008年06期
10 石宪华;;孔子兴办私学与公平教育[J];吉林教育;2008年3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丘利进;;浅论教育公平与民办教育[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2 肖明华;冶进海;;民办学校在教育公平中的和谐作用[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3 肖明华;冶进海;;民办学校在教育公平中的和谐作用[A];中国民办教育大典[C];2010年
4 杨璐情;;教育公平是一种力量[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5 张彤华;;教育公平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6 权力;;农村的教育贫困与实现教育公平[A];《资本论》与贫困问题研究——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朱贤勇;;实现教育公平 构建和谐农村[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讨会文章选编[C];2007年
8 马欣;;促进教育公平与建设和谐社会[A];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全国社科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二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冯星灿;;试论高考“非考试竞争”与教育公平[A];探索与创新——《高校招生》杂志理论研究专辑[C];2009年
10 李涛;邬志辉;;中国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什么统筹?什么改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视阈下的“统筹治理论”建构[A];2010年农村教育高端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关注教育公平[N];大连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胡洪月;教育公平[N];河北农民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马小丽;努力实现教育公平均衡和谐发展[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9年
4 本报特约记者 周兆军;期待教改新局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N];中国改革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倪蔚薇;教育公平,看高位均衡[N];无锡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刘淼;纵深推进素质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N];青岛日报;2009年
7 张文铨;推动教育先行促进教育公平[N];闽北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蒋廷玉 本报实习生 葛灵丹;教育公平,如何变薄弱点为着力点[N];新华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郑峥;促进教育公平 普惠城乡学生[N];宁夏日报;2010年
10 罗芝家;富顺教育今年重点抓好十项工作[N];自贡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师东海;教育公平的政治学思考[D];吉林大学;2011年
2 王振存;文化视阈下城乡教育公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蒋云芳;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联邦政府以促进公平为核心的基础教育改革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4 李淼;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城乡二元结构基础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5 朱金花;教育公平:政策的视角[D];吉林大学;2005年
6 李海生;教育券政策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朱永坤;教育政策公平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庞超;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瑞典基础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9 邱伟华;公共教育与收入差异[D];复旦大学;2007年
10 安晓敏;教育公平指标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润洲;我国现阶段教育公平问题的理论探讨[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2 任荣;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公平[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慧兰;陕西省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施盛威;和谐社会视阈中的教育公平[D];苏州大学;2007年
5 焦红艳;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农村教育公平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7年
6 叶纪林;试论教育公平[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7 刘伟;教育公平问题的伦理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8 苏颖怡;教育公平的理论与实践[D];复旦大学;2008年
9 张露;农村义务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10 海洁;促进教育公平的政府行为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628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862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