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美国“种族中立选择”入学政策探析

发布时间:2018-07-16 21:10
【摘要】:种族隔离在美国有着悠久的历史,197 8年巴基案后许多学者主张以"种族中立选择"入学政策实现种族教育平衡,这一政策的建立导致美国许许多多的教育改革计划的产生,并掀起了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浪潮。
[Abstract]:Apartheid has a long history in the United States. After the Baki case of 1978, many scholars advocated that the racial education balance should be achieved by the policy of "racial neutral choice", which led to the emergence of many educational reform program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set off a new round of education reform wave.
【作者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分类号】:G571.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玫玫;;“好的资源”和“快乐的人”——亲历美国中小学教育[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2006年10期

2 周俊;;障碍与超越:美国学校专业学习共同体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07期

3 赵雪霞;美国学校的安全措施[J];教学与管理;2001年16期

4 胡春燕;;如何从美国学校获得奖学金[J];英语文摘;2002年07期

5 丹丹;申请美国学校六项注意(上)[J];出国与就业;2003年09期

6 柴义江;;美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给我们的启示[J];理论界;2006年05期

7 郜影;;浅析美国实施公民教育的主要途径[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19期

8 王家骏;;有情、有义、有神、有魂的汇佳德育[J];中国德育;2007年05期

9 唐莉;高艳杰;;美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赵香柳;;美国学校健康教育课程的历史沿革[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爱玲;;美国校内运动计划的历史渊源[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2 唐海玲;;当代美国学校音乐教育基本思想的新动向及启示[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3 张源源;邬志辉;;美国乡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历程及其对我国的启示[A];“公平、质量、效率:农村教育政策的抉择”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蒋建平;徐晓东;;政府在学生营养改善中的历史责任与作用[A];第二届中国营养产业高层论坛文集[C];2005年

5 李承文;彭玉高;黎辉;秦索娜;杨娟;;中、美部分院校护理专科教育课程体系的比较分析[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6 王国勇;陆小聪;PEREIRA BEATRIZ;JORGE MOTA;;国外学生体育课运动心率的调查研究[A];体质研究与健康促进论文集[C];2006年

7 缪国俊;;关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让他们茁壮成长[A];云南省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曲正伟;;美国缩减班额计划的实践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9 王定芳;;图解法析句研讨——兼论国内流行的语法分析方法[A];福建省语言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唐力行;;纽约的移民儿童教育(英文)[A];都市文化与都市生活——上海、纽约都市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廉·布朗(美)邋李茂 译;美国学校轻松吗[N];中国教师报;2008年

2 创园;美国学校是如何进行创业教育的[N];今日信息报;2004年

3 ;美国学校的辅导员和校车[N];中华读书报;2001年

4 袁东来;美国朋友和他们的“庐山老乡”[N];九江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李茂;美国学校暑假也“补课”[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6 ;美学校“零容忍”,反使学生不良行为增多[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7 本报记者 潘红梅;从校园建设看美国素质教育[N];南京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高靓;造就好学校的是文化而非成绩[N];中国教育报;2008年

9 况发秀;美国学校教育一瞥[N];中国民族报;2005年

10 蔡冬梅;孩子“参与”是教育的关键因素[N];中国教育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彦尊;信息社会视阈中的学校信息伦理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敏;美国教育政策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杨清琼;美国中小学体育教育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宇清;美国学校道德教育历史沿革初探[D];浙江大学;2002年

2 成少钧;美国中小学品格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3 张美;二战后美国中小学品格教育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胡建;我国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对美国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的借鉴[D];西南大学;2006年

5 刘欣亮;美国学校教职工健康促进计划行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6 臧琰琰;美国多元文化教师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贺颖;美国中小学人权教育的内容及实施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时芸;美国全国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NBPTS)优秀教师标准探析[D];西南大学;2007年

9 林楠;美国中小学公民教育课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楼晓悦;美国学校性健康教育研究及启示[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1276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1276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b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