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权力分析
[Abstract]:The teacher's curriculum power in the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activity curriculum has been obvious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discipline, but compared with the realistic demand of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activity curriculum, the situation of the teacher's curriculum power is still quite serious at present. As a resul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tegrated practical activity curriculum is faced with outstanding challenges. This is mainly due to the lack of school curriculum reform and 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teachers'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activity curriculum and the limitations of their own professional ability.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teacher's power in the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activity curriculum and to promote the standardized implement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activity curriculum,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of teacher training, education supervision and examination, supporting guarantee and so on.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分类号】:G423.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周正;;教师课程权力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教师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2 钟启泉;综合实践活动:涵义、价值及其误区[J];教育研究;2002年06期
3 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规定[J];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04期
4 陆旭东;教师课程权利意识薄弱的成因及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01期
5 陈丽华;;“教师即课程”何以成为可能——以数学课程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08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炜瑾;;综合实践学科教学计划研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2年08期
2 赵品爱;李炳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体性探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12期
3 周正;;优秀教师群体特征与发展机制探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4 文可义;研究性学习的课程价值[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5 艾兴;;“未来”离我们有多远——intel未来教育项目的冲击与困惑[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崔明稳;;高师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思考[J];时代教育;2012年19期
7 赵映荷;;初中化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贯通初探[J];化学教育;2013年02期
8 贺守富;;试论研究性学习对大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8期
9 黄长虹;论新课标下数学教师的课程权力[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06期
10 崔小云;;探索网络环境下如何实践研究性学习[J];职业教育研究;200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高晓松;薛富;陈建华;;《高等职业学校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结题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牛文明;学科和课程的分化与综合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径言;教师课程领导学校场域与专业基质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凯;发展性校本学生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马开剑;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徐征;在摇摆中寻求超越[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艾兴;建构主义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7 曹俊军;反思与构想: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吴华;课程权力:从冲突走向制衡[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陈蓉晖;幼儿园教师课程决策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赵彦俊;“实习支教生”实践性知识生成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丽影;幼儿教师课程权力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姜超;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林泰文;研究性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孙冠鹏;普通高中教师课程权力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尹静;基于资源的主题教学模式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河南大学;2011年
6 赖瑜;小学英语教材“二次开发”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乔叶;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小学教师课程意识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丁心玲;初中语文教科书综合学习部分编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魏蕾;高中英语教师课程创生的个案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慧莲;高中语文教师课程意识的现状与对策[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小红;教师课程创生的缘起、涵义与价值[J];教师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2 李小红;;教师课程创生的合理性辩护[J];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3 王文岚;尹弘飚;;论高中课程方案的政策属性——对改革政策的社会学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4 胡东芳;论课程政策的定义、本质与载体[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11期
5 胡东芳;论加强课程权力表达能力的必要性[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04期
6 胡东芳;从“两极”到“共有”——论课程政策制定的思维转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11期
7 胡东芳;论“课程共有”——对中国特色课程政策模式的探索[J];教育研究;2002年08期
8 卢乃桂,操太圣;论教师的内在改变与外在支持[J];教育研究;2002年12期
9 郭元祥;教师的课程意识及其生成[J];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10 朱超华;新课程视角下教师课程能力的缺失与重建[J];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添爽;;理想对现实的牵引——新课改背景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J];教书育人;2010年16期
2 徐家洪;;综合实践活动课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21期
3 肖春彦;;特色课程 大野芳菲——吉林省东丰县实验小学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纪实[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校长);2007年03期
4 徐华君;;综合实践活动课可操作性探究[J];文学教育(下);2007年11期
5 张婷婷;吴殿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整合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33期
6 卢康娥;栾博强;;农村基础教育实践之行[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年10期
7 李英姿;;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与思考[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8 洪宣容;蒋宇;;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困境及应对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7年08期
9 陈树杰;;现实、基点、策略——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几点思考[J];网络科技时代;2007年03期
10 吴忠喜;;基于网络的建构式评价[J];新课程(综合版);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柯文挺;;在探究中学习化学——浅谈新课改的一点体会[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4年
2 宁云莲;;浅谈新课改下的语文创新教育[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柯文挺;;在探究中学习化学——浅谈新课改的一点体会[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4年
4 苏喜梅;;浅谈数学新课改[A];濮阳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选编[C];2006年
5 李大勇;;去除浮华 留住真实——浅议小学数学课堂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6 杨智;;浅谈新课改下如何让语文课更加充满活力[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7 张俊华;;适应新课改要求 构建和谐政治课堂[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东卷)[C];2010年
8 叶金娣;;中学图书馆为新课改服务的探索[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郭伟章;张凤霞;;新课改实施中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困惑及其对策[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10 蔡怀昱;;浅议实验在化学中的重要作用[A];中国化学会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实习生 刘丽萍 记者 毛传来;我省48个县小学初中实行新课改[N];浙江日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李小伟;“新课改,你说我们该听谁的”[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胡国雄;新课改,,也可在静中求“活”[N];中国教师报;2003年
4 王庆环;怎样看待新课改中的难题[N];光明日报;2004年
5 李如一;新课改“新”在何处?[N];伊犁日报(汉);2005年
6 记者 崔晓玲;云南力争今秋启动高中新课改[N];昆明日报;2009年
7 杨理锐;云南今秋拟启动高中“新课改”课程分八块[N];中国改革报;2009年
8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覃立;新课改不能忽视国情[N];中国体育报;2009年
9 朱浩;云南施行新课改方案[N];中国改革报;2009年
10 赵婀娜 张晶 吴佳文;新课改后,复读风险有多大[N];人民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赵虹元;基础教育教师课程权力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姜荣华;课程实施程度的评价工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曹俊军;反思与构想: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吴国平;新课程行动中的教师成长[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万伟;亦续亦断[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文澜;素质教育视野中的中学音乐课程实施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代建军;论我国当前中小学课程运作机制的转变[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建玲;初中历史动态生成教学的实践探索[D];苏州大学;2008年
2 赵丽;中学语文有效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江华;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中的任务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海云;新课改背景下“两极教师双发展模式”探究[D];西南大学;2006年
5 康颖卿;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课堂秩序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肖弋;论“英特尔~@未来教育”在新课改教师培训中的运用[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7 魏磊;新课改条件下课堂教学管理模式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8 胡海艇;促进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剑锋;新课改理念下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研究与实践[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海;新课改下湖南省普通高校乒乓球选项课教学内容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903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290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