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经费保障机制探究
[Abstract]: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the national basic education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form of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funds guarantee mechanism in 2006,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degree of attention and the investment of funds, the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presents great changes, the school building is renovated, the children of rural families who drop out of school return to the classroom again, the level of teachers' treatment is improved, and the teachers' satisfaction is improved. A growing sense of belonging. However, budget management is weak, educational resources are scattered and local financial resources are tight. With the deepening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funding guarantee mechanism needs to be discussed.
【作者单位】: 贵州大学;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分类号】:G522.3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赵世超,司晓宏;关于在西部地区建立教师特殊津贴制度的思考与建议[J];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2 司晓宏;杨令平;;后农业税时代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研究;2006年11期
3 司晓宏;王华;;教育财政转移支付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和稳;;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生存现状的比较研究——基于西部农村中小学学生基本情况的问卷调查[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09年11期
2 王嘉毅;发展西部教育的若干政策建议[J];教育研究;2000年06期
3 沈仁;西安将办西部地区电脑节[J];神州学人;2000年05期
4 吴仕海;对加快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的哲学思考[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0年Z1期
5 ;信息波[J];中国高校招生;2000年04期
6 张柏林;加快建设适应西部大开发需要的人才队伍[J];党建研究;2001年01期
7 陈瑜;西部地区人口素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人口与经济;2001年S1期
8 唐湘辉;西部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9 刘剑;“九五”时期重庆及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比较分析[J];重庆社会科学;2001年05期
10 杨国良;西部地区的产业转型障碍——兼论成都市的产业结构调整[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余厚康;;西部发展商贸业应借鉴东部的经验教训[A];“发展商业,适应西部大开发”征文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欧阳泽华;;资本市场架桥:高起点的兴西策略[A];民革全国西部大开发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刘玉平;王桥;申文明;王文杰;郑丙挥;;遥感和GIS技术在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中的应用[A];第十三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4 侯众;;浅议我国西部地区草原利用、保护和改良的工作重点[A];中国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4年
5 刘昌平;;西部大开发与社会保障[A];社会保障问题研究[C];2000年
6 谢宗万;;西部中草药开发大有可为[A];2000中药研究论文集[C];2001年
7 胡金荣;;西部地区劳动者素质分析[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第23次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张金尧;;在西部地区印协第八次协作会议上的讲话[A];西部地区印刷协会第八次协作会议会议专辑[C];2004年
9 陈宗兴;周民良;;循环经济与西部地区的工业发展[A];生态健康与循环经济——第二届中国生态健康论坛文集[C];2005年
10 曾鸣;陈小良;李晓博;;西部地区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对策[A];2006电力系统自动化学术交流研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子实;西部地区应跳出开发怪圈[N];中国民族报;2005年
2 记者 白景辉;王正伟会见萧庆伦[N];宁夏日报;2008年
3 孙书博;一季度西部地区固投同比增46.2%[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童海华、冯洁、张粼粼、王颖春、李杨、程晖、李博采写;西部地区:保护生态不是包袱 应对危机也有优势[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5 江国成;国办就保持西部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出意见[N];中国民族报;2009年
6 记者 李慧;西部地区“大扶贫”格局形成[N];光明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刘鸿燕;西部地区形成“大扶贫”格局[N];农民日报;2009年
8 梁瑾欢 江国成;西部地区改革开放将进一步深化[N];中国信息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李力;促进西部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N];经济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周铮;“向西部地区送电脑”全部到位[N];农民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东霞;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2 苏振锋;西部地区发展适用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3 郭俊华;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模式的选择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4 马长有;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5 田治威;论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观[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6 杨雄年;中国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升级转化过程中政策绩效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7 王丽萍;西部地区农户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8 张小明;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9 王水莲;中国西部地区农村工业化动力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10 刘志生;西部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雪娟;西部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中政府作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黄河;西部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廖琳玲;外商直接投资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D];四川大学;2003年
4 舒沁沁;我国西部地区实现工业化突进的制度性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丁向华;西部地区区域旅游合作的战略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6 谢方;西部地区产业集群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7 通格勒格;西部加工贸易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8 潘朝辉;清洁发展机制与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彭洪洋;西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构建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10 富华;我国西部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3415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341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