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教育社会学中的新制度学派:基于问题史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9-10-09 17:36
【摘要】:本文批判性地总结了1970年代以来美国教育社会学界兴起的新制度学派的发展轨迹,新制度学派提出三个基本的理论命题:(1)现代教育是伴随世俗个人主义而出现的一种独特的社会实体,本质上是一种制度神话和理性仪式;(2)教育组织是松散联接的系统;(3)现代教育的效果主要是对人和知识进行合法化分类。在对经典社会学家韦伯和涂尔干的继承上,新制度学派与美国当时盛行的结构功能理论和冲突论有明显的差异,认为现代教育不是维持地方国家或者特殊阶层需要的地域性事业,而是超越民族-国家和特殊群体利益的世界性制度。新制度学派对教育社会学的贡献,不只是对教育组织和教育效果的深度理论分析,而且其对教育扩张和课程内容的经验研究已经成为当代教育社会学中一个重要的学术传统,在问题意识上有其独特的价值。在借鉴新制度理论时,必须坚持中国经验本位,避免简单地套用和比附新制度理论,应解释和揭示中国教育经验内隐的深层机制,以中国经验丰富和发展新制度理论。
【作者单位】: 上海市宝山区教师进修学院;
【分类号】:G40-05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志鹏;;法的和谐价值:可持续发展时期的新要求[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2 强昌文;论当代中国社会法律的价值基础[J];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3 陈宝胜;;公共管理模式嬗变的系统动力学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任丙强;家庭与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对马克斯·韦伯观点的阐释[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吴贤静,郭松;心灵环保:环境伦理的宗教向度[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胡文木;;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徐文军;吕军利;;刍议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维度[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1期

8 姜焕勇;何临春;;农村基层干部道德考核体系建设[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0期

9 方敏;;现代性的历史进程、内涵和实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10 贺飞,陈世永;传统文化的解构与重建——从文化传统看中国的现代化[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建德;;产业发展中的文化变迁——以江西省余江县中童镇眼镜业为例[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2 高峰;;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论的研究视角[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赵丹;;法律职业伦理的生成与基督教传统[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白云;;和谐社会下我国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5 周宪;;“后革命时代”的日常生活审美化[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程宇;;“警察”职能异化的组织学分析——来自于沿海发达地区N区和H区的调查[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7 蒋美华;李瑾瑾;;女性宗教认同研究——以郑州市为例[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康艳;;当代美学发展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陈戈;储小平;;差序制度结构与中国管理革命——以李宁公司的发展变革为例[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广东卷)(第六集)[C];2008年

10 丘海雄;梁倩瑜;徐建牛;;国有企业组织结构改革的逻辑——对广州一家国有企业的个案研究[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广东卷)(第六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龙飞;文化社会学视野下武术在登封的存在与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赵勇;结构化工作满意度及其对离职倾向的影响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4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韦立君;美国公立高中能力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彭国华;我国高校理工科博士生科研激励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8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宗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小型私营企业诚信问题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吕云涛;学校教育中不当惩罚问题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微;中古罗马天主教会经济伦理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尹彦婷;和谐社会视角下公共行政人员职业道德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梁小利;企业社会责任的三维度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姚鹏;论我国政府采购程序的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8 蒋连香;关于教育惩戒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苏州大学;2010年

9 张久鹏;新课改下高中函数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金yN臣;当代中国社会组织自治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闫引堂;;新制度主义的发展:领域拓展还是理论深化?——评迈尔和罗万主编的《教育中的新制度主义》[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02期

2 章建新;企业教育的市场化与职业化[J];现代企业教育;2002年07期

3 严督;;教育管理的一种新型模式——社区教育组织管理功能剖视[J];中国教育学刊;1993年03期

4 张德新;ISO9000核心理念对教育组织的积极影响[J];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04期

5 聂瑞华;武丽志;陈小兰;吴奰欣;;远程教育组织贯彻ISO9000标准的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6 任珂;;古代书院的文化生态意蕴[J];教育评论;2010年04期

7 朱涛;成人教育组织发展论[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徐慧;;教师情感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09期

9 许永哲;金奉烈;;基于KM理论的教育组织智力资本特征与管理研究[J];前沿;2009年11期

10 杨露;;新制度主义:理论评述及其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J];前沿;2010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正平;李君;黄俐研;汪辉亮;;“高分子化学”课程结构和内容的改革与实践[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2 缪蔚锦;;魅力常州行——探索常州人文文化——常州勤业小学综kg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设置与实施[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3 王志红;;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设 促进中医教育事业的发展[A];全国中医药创新与发展研讨会专辑[C];2005年

4 窦立军;王玉英;;应用型本科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内容改革[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8年

5 张新军;彭卫兵;;桥梁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韦静;;用微笑点亮学生的心灯[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研讨班论文集[C];2008年

7 刘南生;;近代光学测试技术课教学改革[A];全国光学、光电和电子类专业教学经验交流、研讨会专集[C];2002年

8 梁莉;;浅谈音乐课程综合理念的本质与实践模式[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9 王丽娟;王友军;余元德;;优化“信号与系统”课程内容[A];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09年论文集[C];2009年

10 高娃;;内蒙古民族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祚松;三门峡市支队用信息技术提升教育效果[N];人民武警;2006年

2 刘金华邋贾明昌;平山区人武部拉直心中问号深化教育效果[N];中国国防报;2008年

3 宋朝华 黄江臣 黄玉峰 李晚云 张进;拓宽教育渠道深化教育效果[N];中国国防报;2008年

4 记者 李陈续;支持专项行动期盼常态严管 改善教育效果用好网络资源[N];光明日报;2009年

5 潘文海 朱晓;临沂市支队实施远程监控确保教育效果[N];人民武警;2003年

6 李建;不留死角 注重实效 融入训练[N];战士报;2006年

7 宫开庆 刘道明;东营支队灵活组织促进教育落实[N];人民武警;2008年

8 熊振猛 贺文明 金立红;惠阳区人武部采取措施提高民兵政治教育效果[N];战士报;2008年

9 吕义民;创新教育形式 增强教育效果[N];解放军报;2003年

10 李道国 记者 于舰 田贻杰;把多媒体变成网络资源库[N];人民武警;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淑英;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胡雅欢;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周彬;教育政策基础的经济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东芬;北京奥运会教育价值的开发与实现[D];苏州大学;2009年

5 邬烈炎;艺术设计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1年

6 陈大路;高中人文地理课程内容选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孙越;中国体育管理专业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8 许静;普通高中物理课程内容与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的适切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9 胡根林;语文科文学课程内容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10 何穗;上海、加州两地化学课程内容的微观比较[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淑惠;中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程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明峰;科学人本主义“课程教学”视角中的文学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齐华勇;我国中小学健康教育课程目标、内容体系的探究及建构[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肖斌;初中数学游戏课的教学设计与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刘佳俊;高校设计专业色彩艺术基础教学体系的重构与创新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高威;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设置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汤亚平;体育师范生篮球三年专修制教学模式的设计与试行[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钟峰华;论语文教材对课程内容的实现[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9 贾鹏飞;中美小学社会课程的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阴婷婷;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一体化建设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468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5468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0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