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论教育改革的思维方式——以新课程改革为例

发布时间:2019-10-11 09:24
【摘要】:以新世纪我国课程改革为例,我们发现,许多描画教育改革的蓝图从理论上看十分高明,但实践效果总是不佳,问题在于支配改革的两种主要思维方式存在相互僭越的现象,一是教育改革中理论思维的僭越,二是教育改革中工程思维的僭越,导致的结果是理论原理没有客观的约束效力,实践设计没有实际的可操作性。通过思维方式的划界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在教育改革中运用理论思维认知教育改革所涉及的各种同质属性,并通过构建各种理论予以阐释,为教育改革提供有效的依据和指导;二是通过工程思维对教育改革所涉及的异质属性进行非逻辑的复合,完成对教育改革中的实践设计。
【作者单位】: 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文阁;生成性思维:现代哲学的思维方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康丽颖;;教师教育研究的实践意蕴——布迪厄实践理论对我国教师教育研究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7期

2 谭广;马卫平;;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探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3 王兴华;南纪稳;;基于教学实践重构的教师职后教育质量观初探[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张勤;;论体育课程内容及结构的研究现状和趋势[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8期

5 杨红英;论成人教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J];成人教育;2005年09期

6 远德玉;技术过程论的再思考[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7 肖峰;从三个层次看技术实在[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肖峰;技术与工程的交界面——论发明与建造之间[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罗玲玲,于淼;浅议工程技术活动中的设计哲学[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10 赵友元;转换教育思维 重读“教育规律”[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罗玲玲;;浅议工程技术活动中的设计哲学[A];第6届东亚科技与社会(STS)国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倪钢;;基于隐喻理解的生态学的技术结构理论[A];“青年科学家创新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课题研究论文集[C];2006年

3 钱霞;;英语课堂的生成≈学生思维的创新——谈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4 王达;;论钻探工程技术体系[A];第十四届全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辛继湘;体验教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杨中枢;学校课程管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衍臻;城市空间信息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年

4 张勤;中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内容设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5 董翠香;我国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6 李林;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理论与实践[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7 陈月茹;教科书内容属性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肖爱民;综合的时代[D];吉林大学;2005年

9 董玉整;网络与真理[D];武汉大学;2004年

10 朱华伟;高师奥林匹克数学课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树真;论教育的不确定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于冬青;幼儿园生成课程及实施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岳伟;交往理论的教育意义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4 陆勇;现代西方两大哲学思潮对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影响[D];武汉科技大学;2002年

5 周新成;风险投资企业的技术创新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6 吕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小学课程现状与特征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周勇军;课程政策实施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8 叶军;生成秩序—当今阅读教学新范式[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9 生青德;科学课程资源探微[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汪明春;预设与生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振国;;教育改革应有法可依[J];小学阅读指南(中);2011年07期

2 苏君阳;;理性定位与审视教育改革目的[J];民主;2011年07期

3 龚明俊;小心教育“改革”毁了教育[J];基础教育;2005年Z1期

4 熊丙奇;;2009,教育改革元年?[J];陕西教育(行政版);2010年Z1期

5 王石川;;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什么?[J];留学生;2010年07期

6 蓝舍;;2011年教育蓝皮书提出——我国教育改革正待破局[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1年03期

7 ;心桥[J];河北教育(教学版);2011年06期

8 潘璐璐;;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改革发展问题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0期

9 王喜苗;;浅谈女性教育的改革思考[J];成功(教育);2011年10期

10 张青山;;地方性高校实验中心评估刍议[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爱煌;;通信系统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A];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1年论文集[C];2011年

2 徐建婷;袁冬青;;中美学分制改革背景分析及对我国高校学分制改革启示[A];2011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学术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孙汉堂;;中日齿科教育比较[A];全国第八次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温恒福;;农村教育的实效与魅力:实施创富教育[A];2010年农村教育高端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林芸;宋化民;;我国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几点思考[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任琳琳;;城乡教育一体化背景下的城乡学校变革[A];城乡教育一体化与教育制度创新——2011年农村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蔡怀宇;郁道银;葛宝臻;李清;;天津大学精仪学院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实施情况和基本经验[A];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及协作委员会2010年全体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贾永兴;朱莹;王勇;王渊;;浅谈“信号与系统”课程深化改革[A];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1年论文集[C];2011年

9 王绯烨;;教育券的理想蓝图与实践困境[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10 朱庆海;唐明生;;中等农业职业学校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的探索[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三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林玉萍;教育改革中的“三问”[N];中国改革报;2005年

2 舟曲县坪定九年制学校 郭炜;教育改革之我见[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5年

3 张洪福;保持理论思维的清醒[N];解放军报;2004年

4 龚明俊   ;教育改革要解放父母[N];天津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李爱铭邋孙刚;教育改革呼唤“弹性”智慧[N];解放日报;2008年

6 符信;广东编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N];广州日报;2008年

7 记者 孙传海 通讯员 杜俊龙;中旗加快推进教育改革步伐[N];巴彦淖尔日报(汉);2008年

8 ;关于就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若干重大问题继续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N];人民日报;2009年

9 记者 吴晶 周玮;民主是决策科学的有力保障[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10 记者 刘垠;知名人士建言教育改革[N];大众科技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铁林;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与一流大学的崛起[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区柏权;传媒人转型大学教师的社会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登福;中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4 叶一舵;台湾学校辅导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文海;壬戌学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李欣;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多维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师东海;教育公平的政治学思考[D];吉林大学;2011年

8 冯平;压抑与超越:高校管理异化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洪志忠;教师绩效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周翠萍;我国政府购买教育服务的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镡永峰;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思维与实践思维及其关系研究[D];中共上海市委党校;2009年

2 肖凯;人的自我完善与学校教育改革[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胡丽;清末湖北州县教育改革述论[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罗叶青;新疆阜康市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与发展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黄睿;促进思维发展的中学英语语法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晓悦;素质教育背景下“因材施教”的价值与创新[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海瑞;学校转制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红燕;河南省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压力致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08年

9 杨林;20世纪90年代以来瑞典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D];西南大学;2011年

10 韩爽;《无机化学》与《Chemistry》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474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5474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d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