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在位对初中生道德推脱的影响:自尊和道德认同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2-01-15 16:43
目的:考察初中生的父亲在位、道德推脱、自尊和道德认同的基本状况;探讨初中生父亲在位对道德推脱的影响,以及道德认同和自尊在其中的作用,以期了解初中生道德推脱发展的影响因素,为道德推脱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湖南长沙市三所中学的486名初中生为被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1)初中生父亲在位、道德认同、自尊总体水平较高,道德推脱的总体水平较低;父亲在位、道德推脱和道德认同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道德推脱和自尊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2)道德推脱与父亲在位、自尊、道德认同之间均呈显著的负相关;父亲在位与自尊、道德认同之间均呈显著的正相关;自尊与道德认同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3)父亲在位对道德推脱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父亲在位水平越高个体道德推脱水平越低;道德认同也能负向预测道德推脱,道德认同水平越高,道德推脱水平越低;道德认同在父亲在位与道德推脱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4)自尊在父亲在位与道德推脱之间起调节作用。自尊和父亲在位可以一起抑制道德推脱水平。结论:初中生父亲在位、道德推脱、自尊和道德认同总体状况较好,男生的道德推脱水平高于女生,男生的自尊水平也高于女生的...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父亲在位理论模型??第一个维度:子女内心的父亲
Bandura?(1999)认为道德调节功能的失效主要是受到了道德辩护,委婉标??签,有利比较,责任转移,责任扩散,歪曲结果,责备归因以及非人性化等八个??调节机制的影响[9]。图2揭示了面对不同的道德行为时,道德自我调节过程中选??择的脱离机制是不同的。此图仅仅表明了每种道德推脱机制产生的作用,而不能??表明发生的先后顺序%。??道德辩护?忽视或扭曲?非人性化??有利比较?结果?责备归因??娄婉标签??合理行为??有害行为???■犯罪??I?1??责任转移??责任分敗??图2道德推脱在不同行为中的道德自我调节的选择性失效机制??这八种道德推脱机制可以分成三大类:第一类包括了道德辩护,委婉标签和??有利比较。这类推脱机制的重点是对行为本身的解释,通过对有危害行为的认知??重建,让其行为看上去是符合规则的,从而提高其道德可接受性。道德辩护是指??个体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不道德行为,给行为赋予其它意义,使其在表面上看起??7??
1.4.4道德认同的影响因素??Hart?(2005)在《道德同一性的发展》中提出了影响道德认同发展的五因素??模型(如图3所示)。这个模型包括了上下两层因素水平,第一层有人格和社会??机构两个因素,第二层包含道德认知、自我同一性和道德行为的机会三个因素。??__^道德认知??rrtn?道德判断\??\?74探索?道德同-性U??^道德评价?+—????r??nrr^rri?Z显著的自我理想?/??々<1=?z??Xit?/?\????机构?\机会????1?参与机构团体’??人际互动??图3?Hart的道德同一性形成模型??国内学者万增奎认为道德认同主要受到个体内环境和外环境的影响W2]。个体??内环境主要包括了自我同一性、道德判断、人格和自尊。外环境主要包括家庭、??社区和学校这些社会环境。此外,榜样对道德认同也具有重要的影响,青少年可??以通过认同榜样来建构自己的道德同一性。??1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家庭教养对青少年社会行为的影响:道德认同的中介作用[J]. 程琪,赵欢欢,郭德轩,许燕,克燕南,张和云. 中国特殊教育. 2016(12)
[2]中学生父亲在位量表的修订[J]. 吴国来,王敏迪,韩萍,胡慧云,张梦楠,王长荣,李娇花,李海英.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6(06)
[3]家庭功能对青少年道德推脱的影响:责任心与道德认同的作用[J]. 赵欢欢,克燕南,张和云,许燕,程琪. 心理科学. 2016(04)
[4]父亲在位与大学生自尊关系的实证研究[J]. 蒲少华,李晓华,卢宁. 教育学术月刊. 2016(06)
[5]父亲教养参与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J]. 陈玉兰,戴艳,吴梦春.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5(12)
[6]初中青少年自尊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的追踪分析[J]. 潘颖秋. 心理学报. 2015(06)
[7]大学生的道德推脱与其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J]. 俞浩萍,张林. 才智. 2014(27)
[8]大学生道德认同现状分析及其培育策略[J]. 丁芳盛.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4(02)
[9]公民道德推脱问卷的中文版修订[J]. 王兴超,杨继平,高玲.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3(06)
[10]道德推脱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道德认同的调节效应[J]. 王兴超,杨继平. 心理科学. 2013(04)
硕士论文
[1]初中生良心与道德推脱现状及其关系研究[D]. 刘秋苹.湖南师范大学 2016
[2]初中生学校道德氛围、道德推脱与攻击行为的关系[D]. 侯雁.天津师范大学 2014
[3]家庭教养方式、自尊与高中生道德推脱的相关研究[D]. 张艳.福建师范大学 2013
[4]基于父亲在位理论的初中生父亲在位水平研究及相关干预研究[D]. 易培.上海师范大学 2013
[5]大学生自尊量表的编制与初步应用[D]. 张艳青.山东大学 2012
[6]关于中学生亲子关系现状的调查报告[D]. 刘道海.安徽大学 2012
[7]大学生道德敏感性对道德脱离、自我控制的实证研究[D]. 肖婕敏.云南师范大学 2011
[8]儿童青少年价值观、道德判断与攻击行为的关系[D]. 姚利.山东师范大学 2009
[9]大学生自尊及其与归因方式的关系[D]. 宋芳.辽宁师范大学 2007
[10]青少年自主性、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D]. 张英蕾.贵州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90966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父亲在位理论模型??第一个维度:子女内心的父亲
Bandura?(1999)认为道德调节功能的失效主要是受到了道德辩护,委婉标??签,有利比较,责任转移,责任扩散,歪曲结果,责备归因以及非人性化等八个??调节机制的影响[9]。图2揭示了面对不同的道德行为时,道德自我调节过程中选??择的脱离机制是不同的。此图仅仅表明了每种道德推脱机制产生的作用,而不能??表明发生的先后顺序%。??道德辩护?忽视或扭曲?非人性化??有利比较?结果?责备归因??娄婉标签??合理行为??有害行为???■犯罪??I?1??责任转移??责任分敗??图2道德推脱在不同行为中的道德自我调节的选择性失效机制??这八种道德推脱机制可以分成三大类:第一类包括了道德辩护,委婉标签和??有利比较。这类推脱机制的重点是对行为本身的解释,通过对有危害行为的认知??重建,让其行为看上去是符合规则的,从而提高其道德可接受性。道德辩护是指??个体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不道德行为,给行为赋予其它意义,使其在表面上看起??7??
1.4.4道德认同的影响因素??Hart?(2005)在《道德同一性的发展》中提出了影响道德认同发展的五因素??模型(如图3所示)。这个模型包括了上下两层因素水平,第一层有人格和社会??机构两个因素,第二层包含道德认知、自我同一性和道德行为的机会三个因素。??__^道德认知??rrtn?道德判断\??\?74探索?道德同-性U??^道德评价?+—????r??nrr^rri?Z显著的自我理想?/??々<1=?z??Xit?/?\????机构?\机会????1?参与机构团体’??人际互动??图3?Hart的道德同一性形成模型??国内学者万增奎认为道德认同主要受到个体内环境和外环境的影响W2]。个体??内环境主要包括了自我同一性、道德判断、人格和自尊。外环境主要包括家庭、??社区和学校这些社会环境。此外,榜样对道德认同也具有重要的影响,青少年可??以通过认同榜样来建构自己的道德同一性。??1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家庭教养对青少年社会行为的影响:道德认同的中介作用[J]. 程琪,赵欢欢,郭德轩,许燕,克燕南,张和云. 中国特殊教育. 2016(12)
[2]中学生父亲在位量表的修订[J]. 吴国来,王敏迪,韩萍,胡慧云,张梦楠,王长荣,李娇花,李海英.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6(06)
[3]家庭功能对青少年道德推脱的影响:责任心与道德认同的作用[J]. 赵欢欢,克燕南,张和云,许燕,程琪. 心理科学. 2016(04)
[4]父亲在位与大学生自尊关系的实证研究[J]. 蒲少华,李晓华,卢宁. 教育学术月刊. 2016(06)
[5]父亲教养参与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J]. 陈玉兰,戴艳,吴梦春.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5(12)
[6]初中青少年自尊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的追踪分析[J]. 潘颖秋. 心理学报. 2015(06)
[7]大学生的道德推脱与其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J]. 俞浩萍,张林. 才智. 2014(27)
[8]大学生道德认同现状分析及其培育策略[J]. 丁芳盛.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4(02)
[9]公民道德推脱问卷的中文版修订[J]. 王兴超,杨继平,高玲.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3(06)
[10]道德推脱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道德认同的调节效应[J]. 王兴超,杨继平. 心理科学. 2013(04)
硕士论文
[1]初中生良心与道德推脱现状及其关系研究[D]. 刘秋苹.湖南师范大学 2016
[2]初中生学校道德氛围、道德推脱与攻击行为的关系[D]. 侯雁.天津师范大学 2014
[3]家庭教养方式、自尊与高中生道德推脱的相关研究[D]. 张艳.福建师范大学 2013
[4]基于父亲在位理论的初中生父亲在位水平研究及相关干预研究[D]. 易培.上海师范大学 2013
[5]大学生自尊量表的编制与初步应用[D]. 张艳青.山东大学 2012
[6]关于中学生亲子关系现状的调查报告[D]. 刘道海.安徽大学 2012
[7]大学生道德敏感性对道德脱离、自我控制的实证研究[D]. 肖婕敏.云南师范大学 2011
[8]儿童青少年价值观、道德判断与攻击行为的关系[D]. 姚利.山东师范大学 2009
[9]大学生自尊及其与归因方式的关系[D]. 宋芳.辽宁师范大学 2007
[10]青少年自主性、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D]. 张英蕾.贵州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909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3590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