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儿童期受虐经历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发布时间:2022-01-17 05:01
  目的:探讨儿童期受虐经历、网络成瘾、神经质人格与大学生抑郁之间的关系及内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文版儿童期虐待量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中文版网络成瘾量表以及艾森克人格问卷神经质分量表对53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儿童期受虐经历、网络成瘾、神经质人格及大学生抑郁均呈显著正相关;(2)网络成瘾在儿童期受虐经历和大学生抑郁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3)神经质人格调节该中介模型的直接路径和中介效应后半段。具体而言,个体的神经质人格水平越高,儿童期受虐经历及网络成瘾对大学生抑郁的正向预测作用越强。结论:网络成瘾在儿童期受虐经历与大学生抑郁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这一中介作用受到神经质人格的调节。 

【文章来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20,28(05)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方法
    1.1 被试
    1.2 研究工具
        1.2.1 中文版儿童期虐待量表
        1.2.2 流调中心抑郁量表
        1.2.3 中文版网络成瘾量表
        1.2.4 艾森克人格问卷神经质分量表
    1.3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2.2 各变量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
    2.3 模型检验
        2.3.1 中介效应检验
        2.3.2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感知压力与大学生问题性网络游戏使用: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楚啸原,黄维锋,理原,雷雳.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20(02)
[2]儿童期心理虐待对大学生网络欺凌态度的影响:公正世界信念和特质感恩的中介作用[J]. 陈亮,王彦东,李焰.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20(01)
[3]抑郁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研究:不同类型学校支持的差异化影响[J]. 胡义秋,刘正华.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9(05)
[4]父母关爱对农村留守儿童抑郁的影响机制:追踪研究[J]. 范兴华,方晓义,黄月胜,陈锋菊,余思.  心理学报. 2018(09)
[5]压力知觉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叶宝娟,朱黎君,方小婷,刘明矾,王凯凯,杨强.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8(04)
[6]儿童期虐待经历对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影响:安全感和拒绝敏感性的中介作用[J]. 刘珏,郭年新,麻超.  现代预防医学. 2018(10)
[7]非适应性认知对青少年网络成瘾间接效应的性别特异性研究[J]. 张琴,雷怡,罗玉晗,王耘.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7(05)
[8]问题性网络使用与幸福感、社交焦虑、抑郁关系的纵向研究[J]. 王东梅,张立新,张镇.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7(04)
[9]儿童期受虐经历与抑郁的元分析[J]. 于增艳,赵阿勐,刘爱书.  心理学报. 2017(01)
[10]童年创伤经历与研究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J]. 周永红.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6(03)



本文编号:35940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35940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7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