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质量可拓综合评判方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课堂教学质量可拓综合评判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正建立一种能客观评判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数学方法是教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可拓论是以物元和可拓集合为理论支柱,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研究和解决事物可变性的规律,为人们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矛盾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理论体系。该方法不存在函数图的确定,由此,避免了指标界限在无法严格规定的情况下所存在的计算偏差。同时,该方法仅仅涉及到矩阵计算,其计算方法简单,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一种新方法。目前,可拓综合评判方法已在产品
【作者单位】: 海南医学院卫生统计学教研室;海南省人民医院;
【关键词】: 课堂教学质量 综合评判方法 可拓集合 物元矩阵 物元可拓模型 关联函数 物元模型 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重要课题 矛盾问题
【基金】:基金项目编号:HYP201002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建立一种能客观评判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数学方法是教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可拓论是以物元和可拓集合为理论支柱,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研究和解决事物可变性的规律,为人们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矛盾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理论体系。该方法不存在函数图的确定,由此,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汤万金,刘平;露天煤矿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方法研究[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中俊,杨益民;物元场与类控制[J];安徽机电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2 魏中俊,杨益民;信息场与可拓链[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3 邓群钊;贾仁安;梁英培;;多层次多轮实地群决策法及其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8期
4 苏安洋;电子商务中的网上协商探索[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3年S1期
5 姜永波,刘洪伟;企业资源的约束与可拓[J];商业研究;2002年06期
6 杨春燕;资源整合创意的生成研究[J];商业研究;2005年08期
7 邹同庆;地下水水质的物元评价方法及应用[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8 贾飒飒;廖江;周直;;可拓综合评判模型在工程风险评价中的应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杨庆华,陈春光;洪灾强度的可拓学分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4年02期
10 赵永赞,王军,赵民;发散树思维方法在机械产品概念设计中的应用[J];常熟高专学报;2002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沐宇;基于范例推理的边坡稳定性智能评价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2 苏怀智;大坝安全监控感智融合理论和方法及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3 汤家法;山区铁路工务防洪决策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4 王长陶;基于可拓控制策略的材料试验机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5 周志刚;高等学校办学效益综合评估理论与实践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6 李磊;环境资源价值的价格策略[D];天津大学;2004年
7 李如忠;河流水环境系统不确定性问题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8 仲维清;煤业集团供应链管理及应用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年
9 梁军林;水泥混凝土路面断裂破坏机理及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10 郭健;突变理论在复杂系统脆性理论研究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辉;可拓检测技术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0年
2 张吉文;检测技术的测拓理论与工程方法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0年
3 康松林;动态信息系统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4 季晟;物流中信息流的分析与处理[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5 葛维燕;数据挖掘技术及其在数据集市中的应用[D];大连海事大学;2001年
6 张永;基于可拓逻辑的智能控制[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7 李夏;基于可拓学的足球机器人系统策略及冲突消解的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2年
8 张拥军;危机防范与处理的可拓策划方法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2年
9 吴桂花;离散型定制制造系统生产控制模型研究及应用[D];河北工业大学;2002年
10 孙丽文;河北省大型企业集团发展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轶,李吉跃,高润宏,胡涌;包头市城市绿地现状评价[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2 张明;榆林地区脆弱生态环境的景观格局与演化研究[J];地理研究;2000年01期
3 沈珍瑶,杨志峰,曹瑜;环境脆弱性研究述评[J];地质科技情报;2003年03期
4 罗承平,薛纪瑜;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性及其成因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5年01期
5 张硕,陈其兵,侯万儒,高素萍;居住区环境绿化质量的评价方案与方法[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6 蔡国梁,陶华,李玉秀,廖为鲲;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非线性可拓综合评价[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7 张建勇,王立春,高士友,,冯万国,才庆祥;谈我国露天煤矿复垦与可持续发展[J];露天采煤技术;1996年S1期
8 陈润羊;徐卫东;;典型矿业城市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J];采矿技术;2007年01期
9 白中科,王治国,赵景逵,佟则昂,陈建军;大型露天煤矿废弃地生态环境重建的研究[J];生态经济;1996年02期
10 张甫仁,杨昭,郁文红;室内环境评价物元模型及可拓评价方法[J];天津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婷;韦艳;王浩;;反思在课堂教学中的促进作用[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年06期
2 郑文钵;高质量 轻负担──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J];中小学管理;1996年01期
3 李恒;;钱学森之问与课堂教学质量[J];德州学院学报;2011年S1期
4 杨娟;;“面子理论”与课堂教学[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年03期
5 吕洪彪;;用弗兰德互动分析来反思课堂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年07期
6 王东生;;课堂应成为师生焕发生命活力的地方[J];中学教育;2002年02期
7 华建兴;;有效课堂哪里来[J];考试周刊;2011年48期
8 胡艳维;吴新华;;加强计算机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J];大家;2011年17期
9 黄卫;;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评课[J];成功(教育);2011年10期
10 石静;;浅论多媒体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志祥;梁果林;;教学质量与评估[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2 李蔚;;课堂教学整体效应心理实验研究——五方四段整体教学法[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3 陈光鸿;;运用多媒体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4 曾和龙;;运用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5 福建永定抚市中学课题组;;国家教师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子课题——“学科教学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6 董爱华;余琼芳;;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探讨[A];武汉(南方九省)电工理论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河南省电工技术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张捷;;对提升会计教学课件设计与应用质量的思考[A];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王颖;;师徒帮带机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9 杨元利;;基于AHP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分析[A];2011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学术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谭金凤;;浅议教师情绪管理[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纯刚;浅谈怎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N];黔西南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彭德倩;让大师名家回归大学讲台[N];解放日报;2010年
3 潘裕民 上海市黄浦区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在共同体中找到成长的力量[N];中国教育报;2009年
4 田保华 郑州市教育局副局长;2011年我们期待什么?[N];中国教师报;2011年
5 记者 李莹 特约记者 廖伟军 万自明;从教育穷县到教育大县[N];梅州日报;2011年
6 庆阳师范学校 刘庆川;强化科学管理构建和谐校园[N];陇东报;2009年
7 记者 汉青 实习生 邱晨 通讯员 龚伟 曹斌;武汉力破减负越减越重怪圈[N];湖北日报;2010年
8 通讯员 杨强 贺柏林;情倾教育铸辉煌[N];陇东报;2011年
9 陈叶华;“后进生”的零重量[N];中国教师报;2003年
10 旺姆;“十一五”阿里教育实现新跨越[N];西藏日报(汉);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凌济政;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2 尹江勇;普通高等院校青年体育教师技术课课堂专家评估体系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雷爱华;论课堂问题行为[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丁敏;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冲突[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张海霞;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多媒体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潘学中;课堂教学评价实证研究——从“多元智能”实验看课堂教学评价[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赵建勋;信息技术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于桂金;课堂教学交往的有效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课堂教学质量可拓综合评判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67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506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