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同伴自我表露与父母教养方式及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初中生同伴自我表露与父母教养方式及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研究目的:本研究试图了解初中生同伴自我表露、父母教养方式及自我和谐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进一步探讨初中生同伴自我表露在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我和谐关系中的中介效应,旨在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综述法和问卷调查法,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采用邹泓和蒋索编制的青少年与同伴自我表露问卷、岳冬梅修订的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及王登峰等人编制的自我和谐量表对从江西省宜春市四所中学中随机抽取的597名初中生进行了问卷施测。全部数据运用SPSS17.0和AMOS18.0统计软件处理。 结果:(1)父母教养方式个别因子与同伴自我表露个别维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具体如下:父亲情感温暖理解与兴趣爱好、学习情况、观点态度、亲密友谊之间有极显著的正相关,与学校经历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父亲惩罚严厉与身体发育、亲子关系之间有极显著的正相关,与亲密友谊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父亲偏爱被试与身体发育、亲密友谊之间有极显著的正相关,与学校经历、观点态度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父亲拒绝否认与学校经历、身体发育、亲子关系之间有极显著的正相关,与观点态度、亲密友谊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父亲过分干涉与同伴自我表露的7个维度之间都有极显著的正相关;父亲过度保护与同伴自我表露的7个维度之间都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母亲情感温暖与兴趣爱好、学习情况、观点态度之间有极显著的正相关,与亲密友谊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母亲过分干涉与同伴自我表露的7个维度之间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母亲拒绝否认与学校经历、观点态度、身体发育、亲子关系、亲密友谊之间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母亲惩罚严厉与身体发育、亲子关系之间有极显著的正相关,与亲密友谊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母亲偏爱被试与身体发育、亲密友谊之间有极显著的正相关,与学校经历、观点态度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 父母教养方式个别因子与自我和谐各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具体如下:父亲情感温暖理解、母亲情感温暖与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之间都有极显著的负相关;父母亲惩罚严厉、父母亲过分干涉、父母亲拒绝否认、父亲过度保护与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之间有极显著的正相关。父亲情感温暖理解、父亲过度保护、母亲情感温暖与自我的灵活性之间有极显著的正相关;父、母亲过分干涉与自我的灵活性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父亲情感温暖理解、母亲情感温暖与自我的刻板性之间有极显著的负相关;父母亲惩罚严厉、父母亲拒绝否认、父亲过度保护与自我的刻板性之间有极显著的正相关。 同伴自我表露的个别维度与自我和谐的个别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具体如下:兴趣爱好、学习情况与自我的灵活性之间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学校经历与自我的灵活性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兴趣爱好与自我的刻板性之间则有显著的负相关。 (2)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同伴自我表露的个别维度对自我和谐的各维度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父母教养方式的3个因子能联合预测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11.4%的变异量,父母教养方式和同伴自我表露中的2个维度能联合预测自我灵活性3.5%的变异量,父母教养方式的2个因子能联合预测自我刻板性7.5%的变异量。 (3)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和结构模型方程证实,初中生同伴自我表露在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我和谐的关系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初中生 同伴自我表露 父母教养方式 自我和谐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引言9-11
- 1 文献综述11-24
- 1.1 自我表露研究概述11-15
- 1.2 父母教养方式研究概述15-17
- 1.3 自我和谐研究概述17-20
- 1.4 自我表露、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20-24
- 2 问题的提出24-26
- 2.1 已有研究不足24
- 2.2 研究目的与意义24-25
- 2.3 研究假设25-26
- 3 研究方法26-29
- 3.1 研究被试26
- 3.2 研究工具26-28
- 3.3 施测方式28
- 3.4 数据处理和统计方法28-29
- 4 研究结果29-43
- 4.1 初中生同伴自我表露、父母教养方式及自我和谐所有维度间的相关分析29-35
- 4.2 初中生同伴自我表露、父母教养方式对自我和谐的回归分析35-36
- 4.3 初中生同伴自我表露在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我和谐关系中的中介效应分析36-43
- 5 分析与讨论43-53
- 5.1 初中生同伴自我表露、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我和谐所有维度间的相关关系讨论43-47
- 5.2 初中生同伴自我表露、父母教养方式对自我和谐的预测作用讨论47-50
- 5.3 初中生同伴自我表露在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我和谐关系中的中介效应讨论50-51
- 5.4 本研究的不足及建议51-53
- 6 结论53-54
- 参考文献54-62
- 附录62-74
- 后记74-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燕平;王玉杰;;卫校学生自我和谐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7期
2 谢四元;张芳;;留守与非留守青少年的自我和谐及应对方式[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7期
3 付伟;雷蕾;于增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年22期
4 邢强;唐志文;黄裕兴;;当代大学生的社交焦虑与自我和谐[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5 张玲;陈家麟;;职校生自我和谐及其与应付方式的关系[J];职业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6 张莉莉;张小龙;;家庭教养方式与高职生自我和谐的相关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7 胡琳丽;;师范类大学生自我和谐与专业满意感的关系[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张玲;陈家麟;;职校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其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9 孙秀玲;卓云莹;;新疆师大学生自我和谐状况的调查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年34期
10 杨绍清;杨阳;张珊珊;王怡;李建明;;医学院校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J];职业时空;200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熹;徐晓杰;冒然;;社会化网络下的自我表露:风险效用决策模型[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信息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李林英;;自我表露——心理咨询中的重要因素[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3 蒋索;卢娟;;大学生与同伴的自我表露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4 孟秀红;何成森;;大学生自我和谐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A];第二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王东明;张珍;赵永刚;董智恒;周宝卿;李丽琴;;精神科临床医护人员幸福感与自测健康及自我和谐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张旦红;阐玉英;;低年资护士的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和谐关系[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7 包陶迅;;大学新生自我和谐水平与心理健康[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陈斯君;;高中生成就动机与自我和谐的相关研究[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闫琼;王有智;;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我和谐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程燕;;网恋与非网恋大学生自我表露、情感体验对比调查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兴祥;教师谈话应注意的方式[N];黔西南日报;2008年
2 张仕福;教师在语言上怎样引领学生[N];黔西南日报;2009年
3 邱华栋;北漂的呼唤与坚守[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4 雷达;无情的反省难解的迷惘[N];文艺报;2002年
5 迈克尔·马奎特;你会问问题吗?[N];经济观察报;2007年
6 胡宗;克服交往中的羞怯心理[N];健康时报;2007年
7 周朗;走出心理困扰的阴影[N];人民日报;2005年
8 周文彬;现实主义在中国[N];中华读书报;2004年
9 刘丽娅;个案工作应注重双向沟通[N];中国社会报;2007年
10 市国税局 方庆来;按人文关怀要求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N];温州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邦惠;精神病态男性罪犯自我的特点[D];西南大学;2008年
2 姜峰;大学生团体心理干预的实验流行病学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3 谢俊;虚拟自我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郝志红;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预测模型与干预实验[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5 乔云雁;情绪性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邬心云;日志式个人博客的自我呈现心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欣;初中生同伴自我表露与父母教养方式及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万杰;大学生人际信任、自我和谐与自我表露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帖彦萍;大学生人际关系及其干预对自我和谐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冯佩佩;教师自我有露与学生课程兴趣、沟通动机的关系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5 康菁菁;小学教师自我表露调查及成因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何敏;自我和谐和时间维度上大学生内隐、外显自我评价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1年
7 丁大海;天人合一与自我和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薛蕾;工读学校学生自我和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亚杰;大学生自我和谐与生命意义的相关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陈盛科;福州地区警察职业倦怠、自我和谐现状及其关系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初中生同伴自我表露与父母教养方式及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106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510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