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学习的人文价值与校本文科课程开发
本文关键词:观察学习的人文价值与校本文科课程开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实施的逐步深化,校本文科课程开发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在人文价值引领下,开始探寻与建构适宜性的学习理论基础。观察学习与文科课程,具有人文价值取向的同一性,因而观察学习理论可以成为校本文科课程开发的主要理论基础。分析表明,观察学习理论的"以人为本"的主体原理、"观察-习得-表现"的模仿原理、"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动机"的过程原理和"三元交互决定"的互动原理,可从课程目标制定、课程资源开发、学习方式创新、教育环境优化等环节为校本文科课程开发提供新的思路与途径。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观察学习 人文价值 校本文科课程开发
【基金】: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8年度重大项目“新中国小学教育基本理论发展的文化哲学清理与建构”(08JDXM88001)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项目“学习化课程论稿——课程文化哲学初探”(GD10HJY01)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已成为整个教育界的共识,然而,基础教育存在人文精神缺失问题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致力于人文素养培育及人文精神塑造的文科课程,虽已在新课程改革中进行了重大革新,但是在学校与课堂的实施却急切呼唤开展进一步的校本开发。校本文科课程开发,旨在满足无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佑清,李丽;操作学习的发展价值及其局限性[J];教育科学研究;2004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国来,王国启;自我效能感与教学效能感综述[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2 赵小青,孙凤梅,宋敏,王立华,李为人,潘进;大学物理学习成绩评价方式多样化的研究[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3 范兆雄;论美国课程研究方法的主流取向[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4 熊和平;课程:从"圈养"到"游牧"再到"传记"[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5 刘育锋;论职业导向的职业技术课程开发模式──美国职业技术课程开发方法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1996年06期
6 马云鹏,吕立杰;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与倾向——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设计者的访谈[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4期
7 林向阳,黄汉升;论普通高校体育教材的筛选机制和评价模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8 林向阳;普通高校体育教材的调研报告[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11期
9 郜岭;;试析课程开发理论关注的基本问题[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申仁洪;现代科学观及其教育表象[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航;游戏与教育——兼论教育的游戏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唐德海;大学课程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3 张华;经验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4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傅建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王春燕;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变革的历史与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王胜利;教育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8 叶信治;提高大学课程实践自觉性的哲学探讨[D];厦门大学;2003年
9 杨中枢;学校课程管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李彦荣;中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文化路向[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艳春;对人教社新编高中语文教材的分析与评价[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付梅;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人际交往的关系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鹏;中学物理研究体验式教学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牧华;生态主义课程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刘仲全;高师公共课教育学教材知识结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赵大川;普通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构建与评价[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罗尧成;中国大学课程结构改革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8 唐安奎;西部农村初中职业教育及其课程设计初探——以富顺为例[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9 巩江;中学生物学利用CAI开发学生多元智力的研究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刘志波;网络课程评价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佑清;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及其选择[J];江西教育科研;2003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利民;;论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及其应用[J];新课程(下);2011年06期
2 张劲;;论社会学习理论及其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14期
3 耿静;;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对教育工作的几点启示[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02期
4 侯丹;;“我能做到!”——介绍社会学习理论创始人班杜拉[J];大众心理学;2003年08期
5 周红玉;;德育中运用同喻文化传承模式的策略研究[J];浙江教育科学;2011年03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卢毅勤;;教师在心理活动课中的定位[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2 罗洪菊;;初中生亲社会行为培养策略的研究综述[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白成社 作者系市一中副校长;80/20法则在教学中的应用浅析[N];朔州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熊艺;现代迷信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庆峰;大学生归因方式、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迷信心理的关系[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观察学习的人文价值与校本文科课程开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106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510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