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理科教师科学本质观研究述评
本文关键词:美国理科教师科学本质观研究述评
【摘要】:科学本质是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关注焦点,理科教师的科学本质观研究成为美国科学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对美国有关科学本质的内涵、教师科学本质观的测量工具和调查、提升教师科学本质观的策略以及教学行为的转变等方面做了评析.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
【关键词】: 科学本质观 理科教师 科学教育 科学本质
【基金】:2010年首都师范大学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中美物理教师职前教育课程的比较研究” 科技部国家重大项目“中小学科学探究学习与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研究”(项目号2009IM010300)子课题基础理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571.2
【正文快照】: 美国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本质观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那时对科学本质的认识等同于科学过程和方法,在课本和学校课程中体现的是传统培根的科学观,将科学知识描述成绝对的、客观的、通过归纳的方法来发展,缺乏创造性和想象力.在20世纪60年代,科学本质逐渐强调探究和科学过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袁维新;;国外关于科学本质教学的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梁永平;理科教师科学本质观及其教学行为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谢爱华;顾江鸿;;高师物理学专业学生科学本质观的调查[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2 许应华;;文化视角下化学探究教学案例的反思[J];化学教育;2010年11期
3 王晶莹;;中美理科教师科学本质观的比较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0年10期
4 高潇怡;胡巧;;教师的科学本质观:研究进展及趋势[J];外国教育研究;2010年08期
5 王晶莹;郭玉英;;中美高中物理教师对探究教学认识的比较研究——基于四节探究教学录像的量化分析[J];教育学报;201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晓;体现科学本质的科学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朱卉;化学教学中科学史、科学探究和STS内容的教学价值再认识[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巧学;教师科学本质观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健;合情推理与高中化学教学[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邦平;HPS教育与科学课程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06期
2 袁维新;国外基于建构主义的科学教学模式面面观[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8期
3 姜勇,阎水金;西方知识观的转变及其对当前课程改革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4 冯向东;对科学文化和科学教育的思考——兼谈素质教育的几个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5 袁维新;科学的本质与科学本质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07期
6 诸大建;科学革命研究的十个问题[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7年06期
7 何薇;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回顾[J];民主与科学;2004年05期
8 戴建平;新文化运动视野中的科学观念[J];南京化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9 丁邦平;科学元勘与科学教学改革的两种模式[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11期
10 陈克晶;;论20世纪科学观念的变革[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强;;理科教师如何“牛”起来[J];教育;2010年04期
2 陈晓君;王彦杰;;后现代主义语境中科学教学观新取向[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02期
3 胡银辉;;“做中学”与科学教育[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夏建军;;用爱培育良好的师生关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07期
5 季薛庆;;融入科学史凸显科学本质的教学探讨——以原子结构模型教学为例[J];科学教育;2010年02期
6 顾长明;;小学科学“做中学”课堂结构的探讨与分析[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0年05期
7 胡维政;魏冰;;澳门中学理科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实践的调查研究[J];化学教育;2010年04期
8 杨建朝;;为科学教育改革辩护:理由与应对[J];文教资料;2010年12期
9 景源;;北京密云:山里娃的科学教育[J];基础教育课程;2010年06期
10 向玉青;;放开眼界读书[J];现代教学;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华;;无机化学课程中化学史的教育功能[A];2010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杨宝山;;欧美国家开展科学教育对我国的启示[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3 卞祖武;赖肖冰;邱伟华;;培养适应区域发展需要的小学科学教师——江西省小学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丁邦平;;科学教育(学)学科建设三题[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马雪梅;;回归科学原旨,重振科学雄风[A];第五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暨研究会理事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杨宝山;;欧美国家开展科学教育对我国的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9)——外国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7 肖征;李远蓉;;新课程视野下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STSE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探析[A];重庆市化学化工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黄炜;王晓巍;;科学观的嬗变与中学化学教学改革[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化学教育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9 刘克文;;STS教育:当代科学教育的一种理想范式[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化学教育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10 牛建民;;化学史教育对促进中职生科学本质观的研究[A];2007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建荣;谁来经营中国科普教育?[N];大众科技报;2011年
2 本报驻美国记者 马小宁 本报记者 吴成良;美英公布科学与技能教育新战略[N];人民日报;2010年
3 方祥华 王佳欣;终生育人 大爱无声[N];中国教师报;2010年
4 记者 陈怡;提高科技教师素质任重道远[N];上海科技报;2010年
5 记者 陈怡;提高科技教师素质任重道远[N];上海科技报;2010年
6 记者 陈怡;提高科技教师素质任重道远[N];上海科技报;2010年
7 记者 陈怡;提高科技教师素质任重道远[N];上海科技报;2010年
8 记者 陈怡;提高科技教师素质任重道远[N];上海科技报;2010年
9 记者 陈怡;提高科技教师素质任重道远[N];上海科技报;2010年
10 记者 陈怡;提高科技教师素质任重道远[N];上海科技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董素静;中学理科实验探究教学新模型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陈发俊;社会语境与公众科学素养测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3 严文法;高中生科学本质观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王晶莹;中美理科教师对科学探究及其教学的认识[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文礼;20世纪美国中学科学教育的发展与变革[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蔡其勇;小学科学课程的科学哲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7 李江林;高师理科专业教育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金京泽;韩国科学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孙可平;STS教育:挑战与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怡;中学理科专家型教师的群体特征与培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婉;利用影片ATOM发展化学师范生的科学本质观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巧学;教师科学本质观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宁锋;欠发达地区中学物理教师学业评价观研究[D];延安大学;2010年
5 尤月虹;发展中学生化学核心概念理解的实践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红娜;物理学史与中学物理教学结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潘清;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生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王雪;中学化学课堂中反映真实科学的描述语、解释语和评价语的特点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胥炜;探究教学到朝阳[D];西南大学;2009年
10 王珊珊;人与环境之和谐的回归[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美国理科教师科学本质观研究述评
,
本文编号:5151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515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