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平行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理论思考
本文关键词:关于平行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理论思考
【摘要】:当全球范围内的综合国力竞争一致聚焦于科技、教育和人才竞争之上时,教育改革以及教师发展等诸多问题都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与极大重视。“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这一“教育强国战略”,不仅明确了教育事业在培养时代所需人才工作中的首要地位和重要作用,还指明了我们充分实现教育价值的关键在于,完成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一重要工作。教师评价作为对教师的思想状态和现实表现进行科学价值判断的活动,不仅是学校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教师的自我反思与定位、工作态度与成效,更与教师的未来专业发展息息相关。因此,以当前时代特征为背景,紧密联系教育发展规划与教师职业特征,研究并构建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评价体系,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优化教师管理工作,进而推进教育发展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笔者通过参阅大量的文献书籍资料,完成了对教育评价、教师评价发展历程及相关研究的系统梳理。基于上述工作,笔者设想着把集体教育思想、平行教育影响及教师集体理论引入教师评价体系,尝试提出平行发展性教师评价理论并对之进行初步理论探讨。以期在教师评价工作中,借教师集体之力的发挥,实现教师评价的应有功能,达成教师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效能的双重目标。 论文共六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首先,详细介绍了论文的选题缘由;其次,对教育评价、教师评价的发展历程及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述评;再次,从理论与实践两种角度探讨了本研究的价值。 第二部分:平行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内涵与特征。结合马卡连柯所提出的诸多理论,对论文中出现的重要概念:平行发展、教师集体、平行发展性教师评价做出界定与阐释;从评价目的、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及评价结果五个角度,对平行发展性教师评价进行特征分析。 第三部分:平行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多维理论支撑。结合传统儒家思想、现代管理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教师集体思想这四种理论,对平行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理论基础进行搭建。 第四部分:平行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必要性和意义。首先,从教师评价理论与实践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教学管理优化这三个层面,进行平行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必要性分析。其次,从利于学校软环境建设、利于教师与学校双赢、利于奖惩性与发展性教师评价融合三个层面剖析平行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意义所在。 第五部分:平行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原则。对平行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因校制宜、以师为本的原则,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可行、可改、可鉴的原则,平行、可持续的原则进行解读。 第六部分:有关平行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建议。针对教师评价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评价目的、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及评价方法四个方面,提出了关于平行发展性教师评价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平行发展 教师评价 教师集体 教师专业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451.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引言9-12
- (一) 研究缘起9
- (二) 文献综述9-12
- 1. 教育评价的发展历程及研究成果9-10
- 2. 教师评价的发展历程及研究成果10-12
- (三) 研究价值12
- 1. 理论价值12
- 2. 实践价值12
- 一、平行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内涵与特征12-17
- (一) 平行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内涵解析12-14
- (二) 平行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特征分析14-17
- 1. 评价目的:激励性、引导性14-15
- 2. 评价内容:详实化、多维化15-16
- 3. 评价方法:灵动化、多样化16
- 4. 评价标准:全员性、差异性16-17
- 5. 评价结果:有效性、服务性17
- 二、平行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多维理论支撑17-20
- (一) 传统儒家思想17-18
- (二) 现代管理理论18-19
- (三) 需要层次理论19-20
- (四) 教师集体思想20
- 三、平行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必要性和意义20-26
- (一) 平行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必要性20-23
- 1. 应对评价理论与实践发展对科学评价体系的诉求20-21
- 2. 满足教师专业发展对优质教师评价体系的渴求21-22
- 3. 实现优化学校管理对效用教师评价体系的需求22-23
- (二) 平行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意义23-26
- 1. 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所需学校软环境的建设23-24
- 2. 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发展的双赢共进24-25
- 3. 有利于奖惩性和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有机融合25-26
- 四、平行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基本原则26-30
- (一) 因校制宜、以师为本的原则26-27
- (二) 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27-28
- (三) 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28-29
- (四) 可行、可改、可鉴的原则29
- (五) 平行、可持续的原则29-30
- 五、有关平行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建议30-39
- (一) 以效能、发展为双趋,避免评价目的舍全求一30-33
- 1. 理性审视专业发展与教育教学效能的关系31
- 2. 科学看待奖励与惩处的本质与作用31-32
- 3. 努力实现教师集体与教师个体的平行发展32-33
- (二) 以合理分权、赋权为手段,避免评价主体混乱33-35
- 1. 严格评价主体的选定标准34
- 2. 明晰评价主体的职权范围34-35
- (三) 以可用、真实为要求,避免评价内容泛化35-37
- 1. 围绕评价目的选取评价内容35-36
- 2. 依靠亲历、分析、再检确保内容真实36-37
- (四) 以效用、适切为标准,避免评价方法选用不当37-39
- 1. 依循评价目的粗选评价方法37-38
- 2. 依托教师集体精细评价方法38-39
- 参考文献39-41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1-42
- 致谢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芳;;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构建[J];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09期
2 任云峰;李增敏;;教师专业发展要回归原点[J];山东教育;2011年13期
3 本刊编辑部;;实践智慧: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关键词——周小山教授谈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科学论坛;2011年06期
4 汪永贞;;教研员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年26期
5 娄维义;;教师,在专业发展中感受幸福[J];思想理论教育;2011年18期
6 刘成群;;构建“县乡校”三级联动模式 促进县域教师专业发展[J];河北教育(综合版);2011年Z1期
7 许德顺;;打破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J];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11年06期
8 彭峗;;教师专业发展微探——在诗意的田园栖息[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年06期
9 陈晓蓉;;我国发展性教师评价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群文天地;2011年06期
10 李伟;;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策略研究[J];新课程(综合版);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小栋;孙河川;;发展性教师评价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2 ;夯基础 激活力 提素质 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A];河北省教育厅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0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10年
3 于学书;符丽萍;;校本研修一体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A];来自教育一线的报告——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一五”优秀教育科研成果[C];2011年
4 ;夯基础 激活力 提素质 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5 孙昆峰;;关于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调查与研究对策[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6 ;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是新时期的立校之本[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7 ;以师为本 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8 ;构建教师专业发展体系 推动师生与学校持续发展[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9 ;规范教学管理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10 ;搭建平台 科学引导 确保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健康持续发展[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 毕景涛;助推教师专业发展要抓住四个问题[N];中国教师报;2009年
2 弓彩玲;复兴区着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N];邯郸日报;2009年
3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学院附中校长 程和方;团队评价引领教师专业发展[N];中国教师报;2009年
4 山岚小学 唐亚;加强读书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N];六盘水日报;2009年
5 顾琴;让研究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N];中国教育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梁杰;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阶梯[N];中国教育报;2009年
7 记者李国涛 实习生陈丽媛;第八届全国高中教师专业发展论坛在衡中举行[N];衡水日报;2010年
8 王大根 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由“积累”走向“转型”的教师专业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0年
9 通讯员 郑红丹;麻城二小多项措施促教师专业发展[N];黄冈日报;2010年
10 记者 夏禾;十六中推进教师专业发展[N];苏州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二军;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自我认同[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许楠;论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维度[D];西南大学;2012年
3 王大磊;共和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胡惠闵;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管理改革:上海市打虎山路第一小学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于兰;建构主义视阈下第二语言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陈静静;教师实践性知识及其生成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李志厚;教师校本学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王立国;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素质标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丹;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李飞;引领与自主:学校变革中的教师领导与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阳;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唐名丽;基于信息技术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个案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杨寒凝;教师眼中的教师专业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佳;基于教育生态学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5 廖青;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师徒结对”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王冠男;河北省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杨慧;大连市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朱雪梅;优秀护理教师专业发展的叙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尹雁;艺术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10 赵静;运用知识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512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851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