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高中生的自我认知在社会支持与抑郁间的中介作用

发布时间:2017-09-20 01:09

  本文关键词:高中生的自我认知在社会支持与抑郁间的中介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自我认知 中介作用 社会支持 抑郁


【摘要】:目的:探索高中生的自我认知在社会支持与抑郁间的中介作用。方法:运用问卷法,对北京市494名高中生进行了社会支持、自我认知和抑郁情绪的测试。结果:①低社会支持与抑郁存在显著正相关(r=0.293);低自我认知与抑郁存在显著正相关(r=0.553);低社会支持与低自我认知存在显著正相关(r=0.453);②自我认知是社会支持影响抑郁的中介变量,其中介效应为0.32,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86.5%。结论:良好的社会支持是预防青少年抑郁产生的一个保护性因素,高社会支持的孩子自我评价较高,较为自信,不容易发生抑郁;而低社会支持的孩子自我评价也较低,自信心不高,更容易发生抑郁。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教学部医学心理学教研室;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关键词】自我认知 中介作用 社会支持 抑郁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抑郁是青少年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有调查报告显示其发病率为16%~18%[1],而抑郁症状在青少年人群的发生率则高达25%~40%[2]。对于抑郁的病因学的研究显示,社会支持对青少年抑郁的发生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良好的社会支持既能够对应激作用下的个体提供保护作用,又能维持个体良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冯正直,张大均;中学生抑郁症状的流行病学特征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会芹;中国湖南省城乡高中生抑郁易感因素及预测模型追踪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许滋宁;朱湘竹;周雪萍;沈毅;庄勤;高飞;;心理测验在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评价中的应用现状[J];江苏预防医学;2006年04期

2 李丽华;何贵兰;王海成;胡丙国;何万里;李洁;;郴州市高中生抑郁现状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06年02期

3 张莉;;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特征和研究现状[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42期

4 张志华;王强;杨林胜;郝加虎;黄芬;程慧;叶冬青;;中学生生活事件与抑郁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03期

5 冯正直;张大均;杨国愉;;抑郁中学生自我相关生活事件的编码特点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6年02期

6 沈涛;徐斐;池红;王晨阳;梁亚琼;王志勇;;南京市白下区中学生人群中抑郁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厂矿医学;2005年06期

7 王焕林,袁国桢;中国抑郁症患者的躯体化障碍及其相关问题[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年10期

8 冯正直,张大均,汪凤;中学生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晓琦;青少年抑郁症的认知行为治疗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秀梅;初中生抑郁情绪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丹;中学生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熊莉;童年中期受欺负、抑郁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慧娟;初中生的学业成绩与抑郁: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的调节作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健;抑郁症状大学生攻击性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6 罗金成;汕头市区中学生肠易激综合征与心理精神因素的相关性研究[D];汕头大学;2007年

7 王坚杰;小学生抑郁症状现况及其干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茗!230061,张金霞!230061,徐放!230061,沈庆凤!230061;青少年抑郁、焦虑症状及相关因素的研究[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1年04期

2 张玉娟,杜亚松,孙惠颖;在沪藏族中学生心理卫生状况的性别差异[J];上海精神医学;2004年04期

3 卢世臣,翟金国;中学生抑郁情绪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J];四川精神卫生;1999年03期

4 陶芳标,张金霞,毛琛,马尔健,高茗,苏普玉,王敏;抑郁、焦虑症状与中学生多种危害健康行为[J];中国学校卫生;2004年02期

5 阳德华,王耘,董奇;初中生的抑郁与焦虑:结构与发展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年03期

6 刘丽,张日f;青少年应激及其应对研究综述[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02期

7 崔红,王登峰;西方"大五"人格结构模型的建立和适用性分析[J];心理科学;2004年03期

8 盖笑松,张向葵;多层线性模型在纵向研究中的运用[J];心理科学;2005年02期

9 刘贤臣,郭传琴,王均乐,于建春,田军;高中生抑郁情绪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1年01期

10 刘贤臣,刘连启,李传琦,马登岱,赵贵芳,杨杰,孙良民;青少年应激性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鲁君;张林;李文涛;;自我和谐在社会支持与网络成瘾倾向之间的中介效应[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8期

2 李成彦;;创业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机制探究[J];心理科学;2011年04期

3 喻承甫;张卫;曾毅茵;叶婷;李月明;王姝君;;青少年感恩与问题行为的关系:学校联结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年04期

4 张建立;;日本人亲美疏华的原因浅析——从心理文化学的视角[J];日本学刊;2011年04期

5 齐利;;为何幼时不记事?[J];大科技(百科新说);2011年07期

6 曾盼盼;林崇德;刘力;李远红;;大学生经济信心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生涯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1年02期

7 王井云;;自尊、惧怕否定评价对公众演讲焦虑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9期

8 李燕萍;涂乙冬;;与领导关系好就能获得职业成功吗?一项调节的中介效应研究[J];心理学报;2011年08期

9 杨继平;王兴超;;父母冲突与初中生攻击行为: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年05期

10 韩磊;高峰强;贺金波;;人格与羞怯的关系: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J];心理科学;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利娜;张文新;杨先顺;;父亲教养方式与童年中晚期儿童的气质及其社会行为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童佳瑾;王垒;;性别与创新: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耿聪;王二平;陈毅文;;灾区民众生活满意度和政府工作满意度的关系以及社会问题判断的中介作用[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涂翠平;方晓义;刘召;;家庭环境在亲子冲突与青少年抑郁关系中的中介模型[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王乐伟;戴健林;;情绪在大学生同伴冲突应对过程中的作用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邢晓沛;王美芳;孔屏;;父母体罚的代际传递:体罚态度的中介作用[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余祖伟;孙配贞;;中学生自尊与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学校满意度的中介作用[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张继明;;医务人员工作家庭平衡机制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冯冬冬;陆昌勤;;工作需求程度与工作幸福感的关系:工作—家庭冲突的中介作用[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陈福美;朱哲;张彩;王耘;;高中生的学习倦怠及其与学校压力、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淑芹;做人切莫“小心眼”[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2 记者 李鹏;无法承受的心理之痛[N];北京科技报;2011年

3 章睿齐;偏执害己又伤人[N];中国医药报;2007年

4 如月;心理对亚健康的影响[N];山西日报;2002年

5 刘华;别人看你的眼光[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6 通讯员  宋钊 记者  陈帆波;校园心理剧成学生“减压阀”[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记者 李安定;都市白领怎样释放心理压力[N];西安日报;2006年

8 孙央丽 朱谦;女性心理学研究有待发展[N];中国妇女报;2004年

9 高桂英;矫正学习不良儿童的孤独感[N];甘肃日报;2004年

10 王廷兆;优化情绪[N];人民政协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凌;婴儿自我认知的发生、发展及其与母婴依恋的关系[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2 薛云珍;认知偏差与抑郁症关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3 董会芹;3-5岁儿童同伴侵害的一般特点及其与应对策略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梁晓燕;网络社会支持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卢光莉;公平启发式理论的系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7 李佳川;体育锻炼对降低大学生自卑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晓龙;店铺外部环境对初始印象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李海垒;大学生创业意向及其与社会文化、人格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严开胜;生产型企业员工工作不安全感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娟;中学生学习观的初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2 芦炎;初中生抑郁症状与依恋、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晓玲;小学高年级儿童家庭环境、创意自我效能与创造力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孙荣光;大学生生活事件、自尊与社交焦虑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

本文编号:8849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8849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7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