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校管理论文 >

体现“以人为本”不能简单化

发布时间:2017-12-29 03:21

  本文关键词:体现“以人为本”不能简单化 出处:《中小学管理》2006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以人为本 教师 简单化 特别规定 学校 父母 学期 奖励 考勤 管理理念


【摘要】:
[Abstract]:......
【作者单位】: 山东高密市柏城镇柏城小学
【分类号】:G471
【正文快照】: 为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从上学期开始,学校对教师的出勤作了两项特别规定:每位教师每周可以有两节课的假不记入考勤,也就是不扣考核分,以便教师处理私事;教师的父母、岳父母、公婆过生日,每次可以有半天的假,也不记入考勤。此举一出,立即得到了教师的拥护。可是,执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孟煊;;简议领导核心理念——“以人为本”[J];湖北教育(领导科学论坛);2011年04期

2 赵然;;以人为本,构建学校科学管理模式[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年07期

3 关明启;杨丽梅;杨强;;以人为本”管理思想在院校教育中的运用[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0年12期

4 周中华;;坚持“以人为本” 优化幼儿园管理[J];新课程学习(上);2011年06期

5 戴新敏;;塑造高职院校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6 李丽霞;;班主任管理应“以人为本”[J];快乐阅读;2011年17期

7 黄伟红;;以人为本,构建幸福英语课堂[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1年Z1期

8 丁志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年06期

9 胡立红;;以人为本 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J];华章;2011年20期

10 宋扬;;以人为本 提升管理水平[J];基础教育参考;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俊;;各科之间的和谐与教师的成长[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2 衡彩霞;;高教管理“以人为本”三论[A];人学论丛:第九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2007)[C];2007年

3 徐琴;;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要生活化[A];2008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周雪花;;以人为本创建和谐班级[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5 杨有茹;;构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和谐课堂[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6 张守侠;;浅谈政治课教学中学生积极心态的培养[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7 熊湘敏;季靖;;“以人为本”与“科学精神”相结合的高校教学管理理念[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8 江捷;;柔性管理在数字电子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A];2007年全国高等学校电子技术研究会论文集[C];2007年

9 陈达民;;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课教学[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10 曹芳智;;以人为本 彰显特色 和谐发展——《构建和谐校园促进教师的发展》课题研究总结[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明华;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N];蚌埠日报;2005年

2 梅传众 沈东坡;和谐社会 以人为本[N];北方经济时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李春林 通讯员 陈进书;以人为本 增强活力[N];兵团日报(汉);2005年

4 张晓峰 作者单位 辽宁绥化电业局;坚持以人为本创建和谐企业[N];中国电力报;2005年

5 ;以人为本 恪守诚信[N];中国煤炭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陈静仪 秦淑文 杨养臣;以人为本使金旅走向成功之路[N];中国汽车报;2005年

7 四川省成都市人口计生委主任 李建华;以人为本 完善服务[N];中国人口报;2005年

8 丁国强 吴宝余;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社会[N];中国人事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郭素娥;企业管理如何落实“以人为本”[N];中国文化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何晓林 黄景莉;以人为本强队伍素质[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山鸣峰;人本与效率[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何士青;以人为本与法治政府建设[D];武汉大学;2005年

3 逯改;生命权及其保障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4 皮庆侯;孙中山民生主义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高宗泽;论以人为本的人才观[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郭凤志;德育文化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徐秦法;社会治理中的信仰价值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童静菊;生本理念下高校学生工作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曹海英;西部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10 张艳玲;论“以人为本”[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傅冰;以人为本学校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圣福;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探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祥鸿;以人为本学校管理模式的创新[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凌凌;教育政策的人文性价值取向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5 杨冰;中学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许军华;论高校德育过程中的以人为本[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莉;试论音乐教育中“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理论与实践[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8 王浪;高职《畜产品加工》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5年

9 陈兴旺;当前中学地理教育中人文精神教育的策略[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庆辉;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大学生德育的影响[D];郑州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3485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13485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3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