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性:学校管理的始点与旨归
本文选题:学校管理 + 教育性 ; 参考:《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18期
【摘要】:管理的出发点最终决定了管理行为的归宿。最佳的学校管理就是最大程度地体现和发挥学校组织的教育性,唯有如此,才能最大可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以教育为出发点、不以学生发展为旨归的学校管理必然会削弱学校教育的力量。因此,学校管理必须蕴含教育的精神和信念。
[Abstract]:The starting point of management ultimately determines the fate of management behavior. The best school management is to embody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educational nature of the school organization to the greatest extent, only in this way, can the student's all-round development be promoted as far as possible. The school management which does not take education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does not take the student development as the goal will inevitably weaken the strength of school education. Therefore, school management must contain the spirit and belief of education.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7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欧光琳;;班主任对学生的心理惩罚及其避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2 王守恒;关于教育社会学研究本土化若干问题的思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3 殷世东;教师专业化的困惑及其对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李国庆;;从实用主义德育理论到品格教育——美国道德教育理论的演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汪昌华;;论班级弱势学生群体的社会资本缺失[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6 胡艳涛;;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2期
7 查啸虎;教育机会均等的历史演进与现实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周元宽;论教学过程中教师权威的消解[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9 陈群;重要他人对幼师女生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翟莉;学生家庭文化:影响师生关系的“远位变量”[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伟;;以涂尔干集体意识的观点浅析当前社会秩序的维持[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静;;工程力学课堂中师生心理因素[A];力学与工程应用(第十三卷)[C];2010年
3 易全勇;侯玉娜;;蚁族的生态特征及社会流动——兼对《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一书的述评[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龙佳解;蒋晓东;欧庭高;;论杜威的科学划界观[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5 谌安荣;;《学记》和谐教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罗曼;;贵州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教育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郝彩虹;;冲突与和谐——从科塞的冲突功能理论看我国农民工与市民的利益冲突[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彭国胜;;农民对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主观体验与政府信任的构建——基于贵州省的实证研究[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白昊;;社会变迁中的教师角色透视[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宋帅;;中部城郊村庄精英的现状及对农村发展的影响——以河南省新郑市河李村为个案分析[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传友;北京奥运会社会价值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屯;大学社会评价中的符号资本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于景辉;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社会管理机制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周晓波;中美德育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张莉;社区参与:社会稳定的基础[D];吉林大学;2011年
9 闫闯;制度变迁中的象征秩序[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郑剑;社会资本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庞飞;西部农村老年人口对社会工作的需求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曾焕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祝娇娇;医学生诚信教育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4 孙丽影;幼儿教师课程权力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吕云涛;学校教育中不当惩罚问题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董娇;普通高中主科科任教师威信现状与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徐艳君;初中教师间竞争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s,
本文编号:19467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1946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