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建构教学模式下课堂管理的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30 21:23
知识建构教学模式以观点为核心,引导学生在提出观点、设计方案、验证观点和推进观点的反复迭代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的教学模式显然比传统教学模式对课堂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知识建构的初期。笔者通过对比分析传统课堂和知识建构课堂的特点,结合知识建构的12原则,提出知识建构教学模式下课堂管理的策略:前期管理、中期协调、后期放羊。
【文章来源】: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04期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知识建构课堂教学流程图
在知识建构教学模式下,强调以观点为中心,要求鼓励和引导学生基于现实问题提出真实的观点,且学习者提出的观点是有生命的,其生命周期如下图:知识建构课堂中的观点被鼓励和认可的,鼓励学习者提出观点的同时,培养其对他人观点的理解,引导学习者理解观点的多样性,让学生明白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的知识结构,导致每个人看到事物的多面性,理解别人的观点有助于自己对事物全面的认识,从而完善自己的观点。但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者理解别人的观点,并不代表着全盘接受,而是以发展的眼观去看待所有的观点,在理解他人观点的同时,可进一步提出假设、设计和实施研究方案,去验证已有的观点,从而以发展的角度去批判已有观点,当发现并确定为错误的观点时,需要及时抛弃,然后在综合新的观点的基础上建构和发展社区公共知识。[4]在观点的生命周期里,观点并非一定从左到右的发展,而是任何环节都可能引发另一个环节,比如在选择抛弃某个观点时,也可提出不一样的声音,去批判被选择抛弃的观点是否一定是错误的。在观点的提出和推进中,生成和发展了知识,从而丰富社区公共知识,而这些知识并不要求是全新的,也可以是现实中已证明和公认的知识。强调观点中心性的目的只在于引导学生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培养学生生成、转换知识的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高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教育面向学生的未来,而不是我们的过去[J]. 安德烈亚斯·施莱希尔,宋晓凤,陈钰童.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05)
[2]从浅层建构走向深层建构——知识建构理论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分析[J]. 张义兵,陈伯栋,Marlene Scardamalia,Carl Bereier. 电化教育研究. 2012(09)
本文编号:2948320
【文章来源】: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04期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知识建构课堂教学流程图
在知识建构教学模式下,强调以观点为中心,要求鼓励和引导学生基于现实问题提出真实的观点,且学习者提出的观点是有生命的,其生命周期如下图:知识建构课堂中的观点被鼓励和认可的,鼓励学习者提出观点的同时,培养其对他人观点的理解,引导学习者理解观点的多样性,让学生明白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的知识结构,导致每个人看到事物的多面性,理解别人的观点有助于自己对事物全面的认识,从而完善自己的观点。但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者理解别人的观点,并不代表着全盘接受,而是以发展的眼观去看待所有的观点,在理解他人观点的同时,可进一步提出假设、设计和实施研究方案,去验证已有的观点,从而以发展的角度去批判已有观点,当发现并确定为错误的观点时,需要及时抛弃,然后在综合新的观点的基础上建构和发展社区公共知识。[4]在观点的生命周期里,观点并非一定从左到右的发展,而是任何环节都可能引发另一个环节,比如在选择抛弃某个观点时,也可提出不一样的声音,去批判被选择抛弃的观点是否一定是错误的。在观点的提出和推进中,生成和发展了知识,从而丰富社区公共知识,而这些知识并不要求是全新的,也可以是现实中已证明和公认的知识。强调观点中心性的目的只在于引导学生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培养学生生成、转换知识的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高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教育面向学生的未来,而不是我们的过去[J]. 安德烈亚斯·施莱希尔,宋晓凤,陈钰童.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05)
[2]从浅层建构走向深层建构——知识建构理论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分析[J]. 张义兵,陈伯栋,Marlene Scardamalia,Carl Bereier. 电化教育研究. 2012(09)
本文编号:29483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2948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