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校管理论文 >

麦克默里兄弟的教育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31 09:14
  19世纪末,麦克默里兄弟将德国赫尔巴特学派的教育理论引入美国,开启了轰轰烈烈的美国赫尔巴特学派运动。在知识倍增和学校人数急遽扩张的时代背景下,麦克默里兄弟的教育传播与改造无疑给身处困境的美国教育带来了一丝曙光。麦克默里兄弟将美国赫尔巴特思想结合美国教育实际,进行了适当的改造,并将其运用到教育实践中,促进了美国学校教育目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建设等一系列重要方面的改进和发展。20世纪初,各种社会改革运动风起云涌,以杜威为代表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走上历史的舞台。麦克默里兄弟适时的接受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开始将重心放在师范教育上。论文正文共五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详细梳理了麦克默里兄弟的教育历程,从求学经历到回国后对赫尔巴特思想的传播与改造,再到后来受帕克、杜威等影响,思想重心的转变过程,从实践方面具体叙述麦克默里兄弟在教育组织、学术刊物、初等教育、师范教育方面的教育举措。第三章从教育理论着手,梳理麦克默里兄弟的教育目标、儿童观与兴趣论、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第四章在对麦克默里兄弟教育的意义、历史地位进行客观评价的基础上,总结其思想的主要特点,探讨对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一)麦克默里兄弟的重要地位
        (二)目前研究不够充分
        (三)对当今我国的教育改革具有启发意义
    二 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
        (二)国内相关研究
    三 研究方案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麦克默里兄弟的教育历程
    一 早期留学经历
    二 对赫尔巴特思想的宣传与改造
    三 进步主义思想走向
第三章 麦克默里兄弟的教育主张
    一 教育目的论
    二 儿童观及兴趣论
    三 课程设置
    四 教学方法论
        (一)五步教学法
        (二)设计教学法
第四章 麦克默里兄弟教育思想与实践评析
    一 麦克默里兄弟教育思想的特点
        (一)强烈的美国意识
        (二)变通的思想精神
        (三)科学统一的教学组织
    二 麦克默里兄弟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立足本国,批判采纳
        (二)道德培养与人才目标相结合
        (三)教育科学化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探析杜威、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一致性[J]. 张亚红.  成功(教育). 2008(05)
[2]试论赫尔巴特学派的形成及其主要教育理论[J]. 赵敏.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03)
[3]从兴趣与经验的角度看赫尔巴特与杜威教育理论的一致性[J]. 荣艳红.  滁州学院学报. 2007(04)
[4]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传播及其对美国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影响[J]. 荣艳红.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2)
[5]赫尔巴特在美国[J]. 张斌贤,陈露茜.  教育学报. 2006(05)
[6]赫尔巴特教育学在中国:一个跨越世纪的回望[J]. 周谷平,叶志坚.  教育学报. 2006(05)
[7]关于“我们怎样思维”的教育学探索——从赫尔巴特到杜威[J]. 郅庭瑾.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2(03)
[8]赫尔巴特学派课程论评述[J]. 蒋晓.  课程.教材.教法. 1986(02)
[9]赫尔巴特学派运动的形成和发展[J]. 蒋晓.  外国教育动态. 1986(03)

博士论文
[1]美国赫尔巴特学派运动研究[D]. 郭庆霞.河北大学 2011



本文编号:29493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29493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4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