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校管理论文 >

走向公共性的幸福教育

发布时间:2021-01-13 09:12
  幸福观与幸福教育具有自相关性。幸福观决定了幸福教育的旨向、原则和路径。近代哲学中主流的幸福观是幸福感。幸福感有其局限性。幸福教育的完善需要转变幸福的追问方式,走向公共性。公共性的幸福观有三种进路,以亚里士多德、罗尔斯以及阿马蒂亚·森为代表。走向公共性的幸福教育首先在于通过教育培养人追求幸福生活的可行能力,其次在于通过公共决策设定教育的责任与可行能力的清单,最后幸福教育应将幸福视为持续人一生的实现活动。 

【文章来源】:当代教师教育. 2020,13(03)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现代性视野中的幸福观
    (一)功利主义的幸福理论
    (二)康德的幸福理论
二、公共性的幸福观何以可能
    (一)幸福作为一种实现活动
    (二)幸福与基本善
    (三)幸福与可行能力
三、公共性幸福教育的建构路径
    (一)培养获得幸福的能力
    (二)创造获得幸福的机会
    (三)关注幸福成长的过程



本文编号:29746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29746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b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