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及其时代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3 13:13
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温总理曾说:“教育公平是全民教育的灵魂。没有教育机会的均等,就谈不上社会公平。”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提出,教育公平日益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绝大多数学者从教育学、伦理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研究教育公平,而忽视了马恩的教育公平思想。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上,必须回到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汲取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中的理论营养,奠定我国教育公平理论与实践的强大基石。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的我,在本文中就尝试从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角度探讨教育公平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公平理论,是中国特色教育公平理论的活水源头,对推进中国特色教育公平实践有着重要的价值导向和科学的方法论意义。在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的指导下,科学解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公平,是中国发展的需要,是向现代化宏伟目标迈进,逐步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生活富裕的需要,是实现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本文从对公平、教育公平的概念界定出发,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教育公平的经典理论进行归纳总结,并与中...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问题
(一) 著作方面
(二) 论文方面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教育公平观
第一节 公平与教育公平
一、"公平"涵义探析
二、"教育公平"涵义探析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教育公平观的产生条件
一、客观条件
二、主观条件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教育公平观的主要内容
一、从教育权利平等到"教育起点公平"——教育公平的本质要求
二、从教育机会公平到"教育过程公平"——教育公平的核心问题
三、从人的全面发展到"教育结果公平"——教育公平的最高理想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教育公平观的多重特性
一、历史性
二、全民性
三、相对性
四、科学性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教育公平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中的教育公平观
一、实行面向大众的教育
二、力求教育资源的共享
三、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中的教育公平观
一、解决了教育公平和教育效率之间的关系
二、改革教育体制,推行教育公平法制化
三、注重教育者的公平
第三节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和新一届领导集体的教育公平思想
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二、大力推进教育创新
三、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的时代价值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的理论指导价值
一、明确研究立场
二、寻求公平对策
三、实现终极目标:程序公平与实质公平的统一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的社会实践价值
一、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二、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马克思的视角看教育公平[J]. 柴秀波.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09(03)
[2]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教育公平的社会基础及其当代意蕴[J]. 李德芝,李昕,刘亚平.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9(06)
[3]毛泽东教育公平思想及其在当代的发展[J]. 申小蓉,李惠蓉,李怀杰.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9(01)
[4]论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公平思想[J]. 漆明春. 教育评论. 2008(06)
[5]教育公平及其社会正义价值[J]. 贾中海.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8(11)
[6]马克思与罗尔斯分配正义理论的比较及其启示[J]. 苏磊,张志忠. 前沿. 2008(11)
[7]试论胡锦涛同志的教育公平观[J]. 王先民.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9)
[8]毛泽东教育公平思想探析[J]. 李君. 继续教育研究. 2008(08)
[9]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及其理论基础[J]. 朱磊.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10]程序公正:制度化教育公正的重要原则[J]. 冯建军. 教育发展研究. 2007(Z1)
硕士论文
[1]论马克思主义的公平观[D]. 张小兵.西北大学 2009
[2]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探析[D]. 杜维.新疆大学 2008
[3]邓小平教育公平思想探究[D]. 贺娟.湖南师范大学 2008
[4]和谐社会的教育公平对策探讨[D]. 彭芳芳.江西师范大学 2007
[5]当代中国教育公平研究[D]. 杨锴.华中师范大学 2006
[6]马克思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哲学视角及其当代观照[D]. 王昌英.安徽大学 2006
[7]试论教育公平[D]. 叶纪林.上海师范大学 2006
[8]我国现阶段教育公平问题的理论探讨[D]. 李润洲.曲阜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2974930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问题
(一) 著作方面
(二) 论文方面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教育公平观
第一节 公平与教育公平
一、"公平"涵义探析
二、"教育公平"涵义探析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教育公平观的产生条件
一、客观条件
二、主观条件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教育公平观的主要内容
一、从教育权利平等到"教育起点公平"——教育公平的本质要求
二、从教育机会公平到"教育过程公平"——教育公平的核心问题
三、从人的全面发展到"教育结果公平"——教育公平的最高理想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教育公平观的多重特性
一、历史性
二、全民性
三、相对性
四、科学性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教育公平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中的教育公平观
一、实行面向大众的教育
二、力求教育资源的共享
三、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中的教育公平观
一、解决了教育公平和教育效率之间的关系
二、改革教育体制,推行教育公平法制化
三、注重教育者的公平
第三节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和新一届领导集体的教育公平思想
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二、大力推进教育创新
三、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的时代价值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的理论指导价值
一、明确研究立场
二、寻求公平对策
三、实现终极目标:程序公平与实质公平的统一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的社会实践价值
一、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二、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马克思的视角看教育公平[J]. 柴秀波.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09(03)
[2]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教育公平的社会基础及其当代意蕴[J]. 李德芝,李昕,刘亚平.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9(06)
[3]毛泽东教育公平思想及其在当代的发展[J]. 申小蓉,李惠蓉,李怀杰.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9(01)
[4]论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公平思想[J]. 漆明春. 教育评论. 2008(06)
[5]教育公平及其社会正义价值[J]. 贾中海.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8(11)
[6]马克思与罗尔斯分配正义理论的比较及其启示[J]. 苏磊,张志忠. 前沿. 2008(11)
[7]试论胡锦涛同志的教育公平观[J]. 王先民.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9)
[8]毛泽东教育公平思想探析[J]. 李君. 继续教育研究. 2008(08)
[9]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及其理论基础[J]. 朱磊.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10]程序公正:制度化教育公正的重要原则[J]. 冯建军. 教育发展研究. 2007(Z1)
硕士论文
[1]论马克思主义的公平观[D]. 张小兵.西北大学 2009
[2]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探析[D]. 杜维.新疆大学 2008
[3]邓小平教育公平思想探究[D]. 贺娟.湖南师范大学 2008
[4]和谐社会的教育公平对策探讨[D]. 彭芳芳.江西师范大学 2007
[5]当代中国教育公平研究[D]. 杨锴.华中师范大学 2006
[6]马克思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哲学视角及其当代观照[D]. 王昌英.安徽大学 2006
[7]试论教育公平[D]. 叶纪林.上海师范大学 2006
[8]我国现阶段教育公平问题的理论探讨[D]. 李润洲.曲阜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29749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2974930.html